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我国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时间:2024-05-07

摘要:文章结合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显性表征,力图进一步廓清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报道题材等基本性概念,审视和揭示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性所在,从而在整体上对民生新闻的内涵进行界定,对其在理论认识上的一些误解和实践上存在的农民话语权缺失、背离新闻特性、同质化等误区进行进一步辨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对象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8-0022-02

民生新闻到底“起源”于何时?学界一般把2002年江苏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作为国内电视民生新闻时代的自觉阶段,其仅仅用了36周的时间就创造了国内地方电视新闻高达17.7%的收视奇迹。当然,这种观点不论准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民生新闻栏目是地方台参与新闻竞争的必然趋势。四五年间,民生新闻遍地开花,风生水起,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没有人统计过,全国到底有多少个民生新闻类栏目,民生新闻究竟为电视产业带来多大的利润空间,民生新闻影响了多少受众,甚至电视节目的发展。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民生新闻以良好的收视表现和丰厚的广告回报,成为各地方台的强势新闻栏目,并使其所在的频道成为最热播的地面频道。因此研究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民生电视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但目前,这些栏目间的竞争已经从质量竞争沦落到为了金钱的竞争,大量的抽奖环节占据了原本应该给观众传播信息的时段,这种新闻抽奖已经成了一种潮流,正在被其他地方的新闻节目效仿。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全国省会城市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间的激烈竞争。

古人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零距离”的成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创办民生新闻栏目的浪潮,但地方台的盲目克隆,使栏目同质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在定位上略有不同,但如果这样的竞争得不到根本改观的话,节目运行成本的上升和经营利润的下降将是必然结果。民生新闻如何跳出同质化竞争的窠臼,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健康发展,获得新的生机,是学术界应该深入探讨的命题,也是“零距离”们应该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课题。

2.报道止于浅层表现,新闻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电视民生新闻聚焦百姓身边事,白描市井百态,反映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媒介非批评即表扬的困境中找到了一个出口,在市民和政府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受到了政府的认可,也获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和喜爱。民生新闻在接近性方面做足了文章,但在报道现象之后如何帮助观众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受众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方面显得不足,在有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应对个人和社会危机的能力方面更显不够。

3.内容盲目扩张,垃圾新闻频频出现。现在的民生新闻节目做得越来越大,动辄60分钟,甚至90分钟,节目是不是一定要做得很长,或许可以有一个延伸和衍生品来释放节目积累的能量?在地方电视台的“民生大战”中,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采取拉长节目时间、安排系列报道、多渠道、多手段、非线性、互动式的传播形式来增加信息含量。但某一地区一天中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民生事件是有限的,如果生硬地拉长时间、扩大信道,只能是将零碎、琐屑、浅薄的几无新闻价值的内容一股脑地推到观众面前,日复一日的污水、垃圾、火灾、车祸等报道将形成荧屏新的视觉污染,危及民生新闻的生存和发展。

4.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抬头。当电视文化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资讯娱乐化(或者信息娱乐化)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目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都暗含着一种竞相“戏说”新闻、滥用娱乐元素的倾向,使得民生新闻日益偏离新闻采制的正常轨道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子上越走越远。这种娱乐化报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以下影响:第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进而削弱了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意味;同时,受众批判的力量也缺失了。第二,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消解了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第三,夸大了信息资

讯本身的娱乐功能。

二、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1.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向。公共新闻进一步扩大了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新闻媒介由一个观察者、报道者转变为问题的参与者和解决者,这将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一次质的飞跃。现阶段地方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民生新闻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完成从普及新闻信息到传播新的新闻理念的过渡,从平面的信息传递到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信息和议题,创建讨论、解决公共事务的平台。公共新闻的发展既避免了“越位”之嫌,又不失去媒体审视、批判所必需的距离。

2.以地域和人情优势做大做强。一是民生新闻节目报道街头巷尾被市民关心的日常事件,报道市民的喜怒哀乐、街市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域文化最鲜活的体现。“兰州零距离”的以下报道:“建兰市场应有一个公平秤”(2004年12月27日),“蛤蟆滩的沧桑”(2005年1月6日),“牛肉面好吃难”“消化”“(2005年4月1日)”“移民小学”的明天(2005年5月6日),这些都因为打上了兰州这座城市强烈的地域烙印而唤起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记忆和归属感。二是民生新闻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创建了一个突破传统观念的虚拟社区,使不同观众和群体因为对节目展示的地域文化认同而结成一个有着强烈内聚力的社会人际网络,节日甚至能够促成观众在现实中的合作。2008年12月,广西台“新闻在线”报道了南宁一对父母双亡的小姐弟,姐姐年仅12岁就要辍学照顾被烫伤的弟弟的生活境遇,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直接促成了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就收到社会捐款近9万元,大量市民纷纷自发地前往探望。以接近性原则为出发点,以帮助本地民众重建“地域认同”为归宿,“新闻在线”在上述事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3.金牌主持人打造品牌民生新闻节目。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甚至媒体的品位、可信度和权威性。成名新闻节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新闻主播(主持人)对于节目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新闻主播(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他们不仅帮助节目树立和巩固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和软性特征,而且还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和风格化的象征。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说,挖掘培养优秀主持人,打造“金字招牌”,是保持节目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一

步。

三、我国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对策

1.发挥电视优势,做好民生新闻。一是立足本土,坚持接近性,深挖独家新闻。地方电视台新闻立足本地、立足百姓的选题思路将地域色彩浓厚、生活意味十足的平民新闻呈现给观众,能让观众在惊喜荧屏变化之余爱看新闻、主动参与到新闻节目中。就城市台目前的境遇而言,能够自身获得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记者不能完全包揽城市中时时、处处发生的新鲜事、突发事,但随着市民家庭摄像机的普及,其拍摄的素材则有可能成为城市台的独家新闻。二是加强电视媒体间的资源共享。目前,设在广州电视台的“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交换中心”已经日益完善。随着各城市台回传技术的普及,城市台之间新闻交换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一个城市的突发性事件当天或隔天就能送达各城市台,本地观众在最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来自外埠最鲜活的消息,时效性甚至超过中央台。“新闻交换中心”今后更大的优势在于和境外媒体联手互换新闻素材,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电视新闻交换网。三是加快城市台网站建设,运用“流媒体”技术获取新闻资源和传播新闻节目。“流媒体”是指在互联网上同步传输的视频和音频信息,它可以让人们像看电视那样看网络,带来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的革命。城市台如果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将能在信息源的获取和传播方面打开一方天地。另外,通过“流媒体”技术,还可将电视新闻节目放置在网站上供外地网民随时随地点播,使不上星的地方电视新闻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延伸了电视的触角。

2.打造品牌走市场化规模发展之路。在多媒体、多频道时代,品牌对媒介的生存至关重要。对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来说,做好节目只是第一步。只有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树立节目品牌、规模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民生新闻节目有着良好的收视表现和市场前景,它的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视台应对竞争的长久动力。首先,要根据节目定位和风格,有针对性地在频道不同时段插播节目形象片和宣传片,利用各种途径宣传自己的新闻节目。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主编黄欣曾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新闻在线》,可能现在的广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没有这么火。《新闻在线》2004年1月1日开播以后,下半年收视率跃居到全广西所有电视新闻栏目第一名,一直保持到现在,去年这个节目的平均收视率是11.99%。”很显然,《新闻在线》已经成为了广西台的品牌。其次,要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策划实施一系列公关活动,改善媒介与公众的关系,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创造条件。最后,建立识别系统,强化节目形象。识别系统有适应、调适功能,统整功能,更新、重建企业文化功能。通过识别系统的建立和推行,节目特色更加明显、理念更加突出。

作者简介:陈玉珍(1982-),女(壮族),广西横县人,广西广播电视学校助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