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郑大为:我去古巴拍电影

时间:2024-04-24

徐颖

电影《哈瓦那之恋》选择在古巴哈瓦那华人街开机。图为人们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华人街一家武馆内练习中国武术

当地时间2015年1月13日凌晨两点,古巴首都哈瓦那,一个中国人为了回复《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的微信信息,举着手机满大街找网络信号。

这个人叫郑大为。2016年2月8日,中国春节大年初一,他筹备了多年的中古合作电影《哈瓦那之恋》将在古巴哈瓦那华人街正式开机。这部电影是中古合拍的第一部电影,得到了古巴驻华使馆、古巴文化部、古巴旅游部、古巴外交部的支持。

可以称得上“古巴通”的郑大为,曾带领中国摄影家们去古巴办过影展,帮助古巴电影参展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多次往返于中古两国之间,是三任古巴驻华大使的老朋友。

郑大为(左),古巴格莱美主席音乐家胡尔黑(中)电影《哈瓦那之恋》水下摄影师孟庆然(右)

郑大为告诉本刊记者,2016年是中国拉丁美洲友谊年和哈瓦那建城500周年,《哈瓦那之恋》已定为这些重要时刻的献礼影片。而筹拍这部电影,也正是中古交流提速的一个注脚。

灵感缘起金鸡百花奖

开始策划《哈瓦那之恋》,是在2011年末。而其直接灵感,还要从郑大为把古巴电影引进2011年的金鸡百花奖说起。

郑大为曾与中国电影家协会一起探讨如何引进古巴电影。他发现,虽然历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都有国际影片比赛单元,但从未有古巴电影参与,拉美国家参与的也特别少。

“如果能引进古巴电影,不仅会为电影节增色,也会促进中古交流,我随即联络古巴的电影局,他们也很兴奋。”郑大为说。

不过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如何选择片子?如何在古巴通讯不畅通的情况下与古巴导演沟通?如何把重量不轻的电影胶片运到中国?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

这时,郑大为想到了向此前在古巴结识的中国留学生寻求帮助。

“留学生们给我当翻译,还帮助我联络古巴的电影导演。最后古巴确定六部影片参加电影节,因为拷贝后靠邮寄容易丢失,时间紧迫,入关又特别麻烦,所以胶片完全由留学生利用回国的假期背回来了。”他说。

经过审查,《哈瓦那组曲》《红色城市》《毛里西奥的日记》《老房子》这4部影片参加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终,四部电影全部入围,《哈瓦那组曲》更是从8个国家28部影片中脱颖而出,与另一部奥地利影片一同获得了观众最喜爱的外国影片奖。

这一经历给了郑大为灵感:这次文化交流中,中国留学生们充当了特殊的信使角色,为什么不先拍一部他们的纪录片呢?

古巴是拉美地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2006年开始,在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倡导和推动下,古巴专门为支持中国中西部地区12个省区培养人才设立了奖学金项目,中国学生在古巴的全部费用由古方负责,哈瓦那大学还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立了哈瓦那大学塔拉拉分校,在古中国留学生大多在该校区学习。

2008年11月18日,正在古巴进行国事访问的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还曾来到哈瓦那大学塔拉拉分校探望在那里学习的1100多名中国留学生。

“新世纪以来,中国共有3000多名留学生接受古巴政府奖学金,在古巴大学学习语言、医学等课程。”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去邮局传剧本

剧本是电影的基础。对于这部在古巴拍摄的电影,离开了古巴人的帮助,很难有好剧本。

好在,拍摄这个题材电影的想法,迅速得到了古巴国内的回应。一位为中国留学生授课的哈瓦那大学副教授阿德丽娜找到郑大为,表达了希望参与创作剧本的想法。她经历过的与中国留学生的故事,成为了电影剧本的重要素材。

2012年10月开始,郑大为与阿德丽娜的跨国合作开始了。然而,这一合作却颇为不易。

古巴的国际通讯费用十分昂贵,在古巴法人机构拨打中国国际长途的资费为每分钟5.85美元。与此同时,普通古巴居民住宅不能申请互联网服务。2013年6月古巴在全国118个网吧提供更便利的接入服务以前,互联网对于古巴人还是奢侈品。

“阿德丽娜发个邮件需要去邮局,有时甚至得排两个小时的队。”郑大为说。

到了2015年,尽管古巴电信公司为58个公共无线上网点提供了WiFi连接,但是使用网络在古巴依然不容易。酒店的网速连微信语音也发不出来,因此才出现了本文开头郑大为在半夜里满大街找网络信号的场景。

语言是另一个障碍。郑大为需要找翻译把阿德丽娜写的西班牙语剧本译成汉语,然后进行修改,之后,再把修改后的版本翻译成西班牙语,发回给阿德丽娜。只是写剧本,就花了两年时间。

转眼到了2014年底,剧本终于敲定,《哈瓦那之恋》以中古两国间的教育计划为背景,以中古留学生海外留学为题材,中古两国青年爱情为内容,在美丽的加勒比岛国风光风情,和浪漫独特的歌舞氛围中,讲述中国留学生陈弈和古巴姑娘玛利亚的爱情故事。

不过,找投资方是更大的难题。很多投资人都质疑“古巴题材、留学生故事、主旋律的东西谁会看呢?顶多就是政治宣传电影,那是政府的事儿。”

为了满足投资方的要求,电影的剧本后来又经过反复修改。

“不仅要保持古巴本身特有的文化特点,也需要让爱情故事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和解读,一方面保留电影的艺术性,一方面又需要加强电影的商业性。”郑大为说。

为了迎合投资商,电影甚至从一对情侣的故事改成了两对情侣。

“最开始的版本是中国女孩儿学salsa舞,然后跟古巴男孩儿谈恋爱,结果投资商们都不愿意,说干嘛要中国女孩儿跟外国男孩搞对象?能不能中国男孩儿跟古巴女孩儿搞对象?所以修改后的剧情是两对情侣。”郑大为说。

古巴哈瓦那的美丽海滨

阵容豪华

中国导演要来古巴拍电影的消息很快在古巴文艺圈传开。2015年初,郑大为去古巴交流时,很多古巴艺术家都主动找到郑大为,纷纷表示“如果需要,一定全力配合。”

而无论是参演阵容,还是支持单位,从古巴的角度看,这部电影都堪称豪华。

古巴salsa舞创始人胡安尼斗、花式钢琴泰斗丘乔·巴尔德斯、古巴格莱美主席音乐家胡尔黑、古巴国家音乐名片的蒙卡达乐队和青年人最喜爱的劳斯帮帮乐队等都将在影片中亮相演出。

影片由北京和古巴的两家公司与古巴音乐家协会联合拍摄,古巴广电局、古巴文化部、古巴旅游部和古巴驻华使馆支持。

白诗德也为这部电影的宣传站台。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是中拉文化交流年,古巴是拉美首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为中拉之间的交流建立了良好桥梁,其中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哈瓦那之恋》也将会为中拉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在古巴看来,这既是个古巴的宣传片,也是门促进古巴旅游业发展的生意。

伴随电影的拍摄,北京的拍摄方还将与古巴4大旅行社和哈瓦那市政府联手推出:“跟着剧组去古巴商业旅行”活动。

白诗德对本刊记者表示:“如今,中国游客到古巴旅游签证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2015年9月,中古直航开通。甚至美国媒体都报道称:正如古巴官员所希望的,这预示着会有“海量中国游客”莅临这个加勒比海岛国。

时间倒回到2001年。

那时的古巴还不是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国,中国游客很难赴古旅游。古巴旅游部决定拍摄一部宣传片,配合古巴向中国申请这一资格。

古巴驻华使馆认为宣传片应更符合中国人视角,因此希望找一位中国导演操刀宣传片的制作。于是,使馆工作人员通过中国文化报,找到了当时在北京电视台工作的郑大为。

而这,正是郑大为和古巴结缘的起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