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海:“互联网冒险家乐园”

时间:2024-04-24

孟莎美

经济腾飞到一定阶段之后,中国人对“工作”的理解正在不断进化和解放

一时之间,上海的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都在热议同一件事:创业。

往年的朋友聚会上,大家最羡慕的,是谁谁谁当上了某跨国公司中国区负责人,住着大别墅,有专职司机,孩子在国际学校的学费由公司负担……那是大多数人眼里最好的生活。

但是,风向好像悄悄变了。

我的英国朋友A,在上海工作10年,一家美国公司的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年收入过百万,穿梭旅行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和澳洲。但上个月,她居然辞掉了这份令人艳羡的工作,原因是“厌倦了每天跨时区开会和过多的商业旅行,在相似的宾馆房间里一觉醒来却想不起来身在何方”。

但她为自己规划的下一站,并不是回欧洲享受人生,而是留在上海创业。

像现在很多中国创业者一样,她打算进军“互联网+”,运用自己在人力资源行业的人脉和经验,做一个简易好用的求职APP,让求职者可以直接在APP上与潜在雇主交流,而不用经历传统的找猎头、发简历、约面试的繁琐过程。

上周跟她一起喝咖啡,已经不工作的她,显得比工作时还要忙。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认识天使投资人吗?”

“天使投资人”——这个词,在中国朋友中更是个“热词”。

某次参加一个聚会,席间有5个中国人,3个是创业者——一位中年男士早年就创业成功正在“二次创业”,还有两位年轻人则在人生第一次创业过程中。

30多岁的男士开发了一种门店管理软件,可以对零售门店进行远程的高效管理;20多岁、刚刚从海外留学归国的女士,则在筹划把欧洲的鲜花即时运到中国,并为高端聚会和婚礼提供“鲜花解决方案”。

他们几位,都有海外生活经验,可以用流利的英文交谈。窗外是陆家嘴璀璨的夜色,我们喝着托斯卡纳的红酒,有男士抽着古巴进口的雪茄,聊着创业计划和投资项目——如此情境,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纽约,雄心与梦境交织,身边的某个人或许就是上海的“盖茨比”。

一位10年前就投身互联网业、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并转行做天使投资人的中国朋友告诉我:“现在case(项目)多得看都看不过来,硅谷的很多风投也想进来。”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挑战和质疑,上海,仍然在悄然重返“冒险家乐园”时代——或者更确切地说,进入到“互联网冒险家乐园”时代。

从更深层面来说,经济腾飞到一定阶段之后,中国人对“工作”的理解正在不断进化和解放。工作的意义,已经不止于稳定、体面、高薪——工作的意义,更在于实现自己定义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