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春雄
渠道驱动力的消失,并不是说渠道要消失。无论线下渠道还是线上渠道,渠道作为交易的通路永恒存在。
渠道驱动力的消失,这是一个大趋势,并不是说马上会消失。在中心城市,已经接近于消失,在乡镇市场,渠道仍然有一定驱动力,但驱动力已经严重下滑。
中国营销的双驱动:品牌与营销
中国营销是双驱动,品牌驱动与渠道驱动。早期的中国企业,缺乏品牌驱动力,特别是与跨国公司相比,几乎在所有营销要素上都缺乏竞争力,但有一点优势:渠道运营的优势。
2000年后,包政老师、施炜老师提出深度分销理论,陈春花老师提出,中国营销“渠道驱动优先品牌驱动”。这是正式在理论与实践上确实中国营销的“双驱动力”。
陈春花教授说:“很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人员,特别是一些中国的研究学者,在根据有限的资料总结世界优秀企业经营的成功之处时,往往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品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而中国企业还没有一家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品牌。这使得很多中国企业非常悲观,以至于对刚刚建立的渠道优势产生怀疑,进而在‘品牌知名度与‘渠道成熟度的选择上犹疑难决。”
“在中国市场,推进产品占领市场的过程并不是通过市场手段建设品牌的过程;企业即使建立了品牌也无法令市场占有率获得提升。这并不是说品牌不重要——在中国,最终消费群不能也无法只依赖品牌购买产品。在‘品牌知名度与‘渠道成熟度两者之间,我建议首先选择渠道。”
现在,深度分销被称为“最佳中国营销实践”,先渠道驱动积累资源,后品牌驱动,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崛起的路径。
即使是在中国成功的跨国公司,比如,宝洁、可口可乐,在中国渠道上的首力也不同于西方市场。还有很多知名的跨国品牌,因为不适应中国的渠道而退出中国市场。
认知、交易、关系
为什么渠道驱动成为中国营销的一个独特景象?甚至是有别于西方营销的中国特点。这与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有别于苏联“夺取中心城市”的逻辑相似,是由中国营销的环境决定的。环境决定论。所有营销逻辑的展开,原点在此。
施炜老师提出的“认知、交易、关系”,我认为是商业的万能分析逻辑。一个完整的商业过程,一定要经历认知、交易、关系三个过程。
在西方国家,认知靠大众媒体完成(品牌传播),交易交给第三方:渠道。渠道的功能比较简单:交易,以及围绕交易形成的服务。中国市场,认知即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完成(品牌驱动),也可以通过渠道完成。这就是中国渠道曾经拥有的一个特点: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这本来是施炜老师用于分析互联网环境商业特点的。但我们发现,这个理论用于分析中国的驱动更有用。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渠道有一个独特的要素:关系。西方营销也讲关系,比如CRM(客户关系管理),但那是基于交易的关系。中国的渠道关系是因为终端老板的“生活半径”与商业半径重叠。要商业交易之前,关系即已存在。熟人即熟客。这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痕迹。
现代商业,如KA、连锁超市,就没有这种关系的痕迹。因为城市结构中,生活半径与商业半径是分离。进店是客人,出店是陌生人。
因为熟人即熟客,这种关系有利于降低认知成本。即终端老板利用熟人关系,向用户推荐时,用户是能够接受的。
“店主首推”
如果说品牌驱动是“用户首选”的话,我把渠道驱动的终端表现称为“店主首推”。
我在早期的调研中,经常问店主“什么产品好卖”,店主的回答经常是“我想卖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好卖”。
深度分销,从操作上似乎表现为“分销”,是产品的分销过程。其实,分销不过是接近终端,与店主建立“关系”的过程。这种建立关系,不仅仅是通过“客情”变成“熟人”,而是完成店主“想推”(有利润)、“敢推”(产品认知、信心)的过程。
“店主首推”才是渠道驱动的核心。统一在推广老坛酸菜方便面时,采取“三次精确有效打击”的做法就是如此。连续在一个终端做3次推广,因为推广有效,所以店主“敢推”(尽管那个时候老坛酸菜还不那么有名);因为连续3次推广,所以与店主建立了关系;因为有利润,所以店主愿意推。
近几年,我一直在讲深度分销要淡化。这次又提出渠道驱动力的消失,都是源于一个核心环境认知:终端店主与用户关系的淡化。终端店主与用户关系的淡化,有三个原因:一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新型社区,农业社会痕迹渐渐消失,店主与用户的强关系减弱了;二是新生代消费者更习惯于“自由选购”而不是店主推荐;三是店主推荐的动力减弱。现在经营情况稍好的终端,陈列和堆头都被厂商“买断”,很多门店仅买断收入就足以支撑运营成本。有些门店已经像以前的KA一样,从产品销售获取利益变为出售流量获取后台利润。
当店主不利用关系作为用户认知的手段,或者用户更愿意自由选购时,渠道作为认知手段功能在下降,渠道驱动力也在下降。
渠道驱动力逐渐消失
深度分销作为渠道驱动力,分销是结果,关系降低认知门槛才是核心。
深度分销有认知逻辑是:厂商与终端建立关系,服务商店主与用户有关系。两个关系形成一个关系链,厂商与终端的关系,能够通过终端与用户的关系“变现”(认知、交易)。
深度分销,如果不能通过店主与用户的关系变现,那么,渠道职能就仅仅是交易的通道,而缺乏“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的职能,当然主要是缺乏认知功能。
最近在一线调研,中心城市,无论大店小店,都是用户“自由选购”;县城,基本上也以用户自由选购为主,店主干预较少;乡镇门店,很多已经超市化,超市当然是用户自由选购。乡镇及乡镇以下,还有部分店主推荐式的购买,但比例已经很低了。
虽然一些KA仍然有导购,但非品牌产品的导购意义不大,因为有导购价值的KA,已经有一堆名牌厂商的导购员扎堆。
渠道驱动力减弱乃至消失,现在已经表现出来:第一,中心城市,哪些是小店,非名牌产品几乎消失;第二,没有借助IP,新品牌哪怕在低线市场崛起已经非常困难,甚至于接近不可能。
依靠渠道关系直接变现虽然越来越难了,但依托渠道关系建立用户关系,依托社群发起推广、认知,渠道除了交易功能外,仍然有巨大价值,只不过价值表现形式不同了。
如何建立新的渠道驱动力
在渠道驱动力消失的时候,能否建立新的驱动力。这才是核心问题。
西方早已进入了1P营销。渠道是高效的第三方交易系统。中国也会进入类似的格局。
当渠道驱动力减弱时,中国借助互联网兴起了IP驱动。IP就是互联网语境的品牌。IP不同于品牌之处,在于品牌通常要依靠高强度的大众媒体传播,而IP要借助社交媒体传播。
I P驱动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小众产品,借助垂直社群,做纵向传播。表现形式是IP+KOL;二是大众产品,借助水平社群,比如社区团购的团长,做水平传播。表现形式仍然是IP+KOL。
由于社群的高度分散性,中国庞大的销售队伍仍将长期存在。过去,中国渠道的人海战术是因为渠道的分散性。现在,因为客户群的分散性,虽然有类似群控技术,但只要是关系维护,人员仍然少不了。不过,由于中台技术的出现,前台人员会大大减少,利用大数据支持的前台人员,效率會大大提高。
IP+KOL驱动。这又是一个营销驱动力组合。
IP驱动,类似于以前的品牌驱动。可以是中心化的。
KOL驱动,其实是社群驱动。类似于以前的渠道驱动,社群即渠道。社群一定是分布式的,非中心化的。
目前,可以把部分终端店主视为KOL,社区团购的“团长”即是如此。
在渠道驱动力即将消失的时候,构建社群(KOL)驱动力,就很重要了。依托终端仍然存在的影响力,把部分店主发展成社群运营的KOL,时机正当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