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金融视角看香港

时间:2024-05-07

程晨

《华人经济》入编稿:

近半世纪执业金融界,前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主席吴亮星先生,荣获“太平绅士”、“银紫荆星章”等荣誉,但闪亮的並非这些名号,真正使人敬仰的是: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港护港者,不但为人平易,更善於利用自身专业为香港社会出谋划策。

他渴望以市场导向来抚平中港两地暂时出现的摩擦;他期待人民币迈向作为国际货币的舞台;他推动並坚信香港的金融市场将迎来一个更广阔、有作为的世界市场,亦祝愿香港走向更繁荣稳定的未来。

吴亮星先生,香港金融界资深人士,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参加公共服务,对香港各类公共事件拥有独特的看法。针对近来香港发生的热点问题,他的观点如下:

解决“水客”问题,应以市场导向为主

记 者:今年3月,香港反水客事件带来恶劣影响。4月13日,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的请求,中央政府決定:停止向深圳市户籍居民签发赴香港“一签多行”签注,改为签发“一周一行”签注,这是“一签多行”自2009年试行以来的首次调整,您是如何看待这次调整?

吴亮星先生(以下简称吴先生):“一周一行”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项政策措施,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民生的关心,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积极回应市民诉求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疏导民情的需要,如果能取得一定效果,我觉得可以这样做。但同时,“一周一行”的推行令到部分商界担忧,而且这样的措施可能使得内地居民产生一些不满心理。

早在2003年时,香港遭受“非典”疫情肆虐之後,为促进香港经济复苏,中央政府才顺势推出了内地居民可以个人旅遊方式前往香港的“自由行”。据统计,从“自由行”开放至2012年,赴港个人遊给香港带来的直接旅遊收入高达3462亿港元。可以说,“自由行”大大地拉动了香港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催生了一个特殊群体“水货客”,给正常遊客们、以及香港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所以,近期在新界屯门等地出现的反水货客的暴力行为,人数不多,却是一种民间诉求,同时也掺入了一部分激进团体,他们借以“反水货客”之名挑拨两地民众对立,以望达其政治目的。

記 者:那应採取怎样的措施才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

吴先生:对於推行“一周一行”的硬性措施,在心理上的成效大於实际,因为,解决“水货客”的本质问题是商品的供求关係。

改革开放後,随着消费能量的极大释放,许多香港市民将各种商品带往内地,之後,也有不少香港市民从内地购买商品,这是一个市场自动调整的作用。目前,内地遊客或居民前往香港购物大多集中在特定商品上,比如奶粉、美容产品和电子产品等。所以,在对待“水货客”无需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政策上回应加具体行动,取得百分之十至二十的成效,其它的交由市场自己去调整。

以市场为导向,建议政府多与商界沟通,在临近过关口岸的地方新建一些大型购物中心或贸易城,扩大遊客特需商品的供应量,满足水货客的需求,分流遊客购买力量,这样一来,自然可免使一些民生商场受到干扰。从长远来看,解决供求关係,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政策手段的插入势必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而香港是一个自由经济体,不应受到政策手段的束缚,而应回到以市场为主导的原貌。同时,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声音,香港特区政府也应在推出新措施之时,及时向市民们反映此新措将带来的各种影响。倘若“一周一行”使得香港的商业大受打击,失业率提升,最後的恶果还必将要由香港特区政府来承受。这些道理讲得清楚明白,市民们自然不会随意去附和某一些人,某一些声音,而是听从本心。

努力做好香港在国际上的中介角色

记 者:吴先生,您在金融界拥有近半个世纪的从业经验,现又担任中国银行(香港)信託有限公司董事长,从您的专业角度来讲,香港在未来将扮演一个什麽样的角色?

吴先生:一直以来,香港与内地在多个领域之间都是互惠互利的,金融领域更是如此。首先,内地是一庞大、富有潛力和活力的市场,而香港则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经验,以及与海外合作的国际关係,就目前而言,许多外国企业迈入内地仍需要香港这一富有专业经验的国际金融中心来协助,恐怕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还将是如此。因而,我认为应该发展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关係,在金融、会计、法律、建筑、医疗等专业领域进行资质互认,多多合作。我相信,在未来的许多领域都将是在经济的推动下不断改善、完善的。简而言之,两地的关係在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密切,在互惠互利当中,大家共同把饼做大了都高兴,就不要太计较谁分得多寡。

记 者:香港回归前,您就担任了临时立法会议员,早前又身为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主席,这麽多年以来,您最关注哪方面的问题呢?

吴先生:我在立法会是一名金融界代表,且本身又从事银行业,一直以来,我都十分关注香港在金融方面的问题。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世贸中心,金融业佔到香港GDP的16%,我们将在保持原有基础上争取继续增长;第二,金融界专业性强,跨领域多,涉及面广,在香港大概拥有二十六万至三十万的从业人员,属於一个不小的从业群体,维护和争取大家的合理权益十分重要;第三,我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为行业引入新的发展项目,扩大整个金融界的从业领域。比如资产管理项目,即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所佔GDP份额的增加,僱佣人员的增员,整个金融业务的扩张,这三个方面是我当下的主要目标,而且非常有机会达到。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是大势所趋

记 者: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被大家热议,也对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针对人民币未来走势,您有什麽看法?

吴先生: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中间有起伏,但总体是会一直上升的。我们以史为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官价是,港币对人民币是42块7兑100港元,在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人民币无论是在实体还是信誉方面,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40元人民币兑100港元的那一天,也是指日可待。当下,从历史和实际的软硬实力的改变上来看,我们完全有信心:人民币将慢慢地成为国际货币,从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记 者:近日,“一带一路”亦为经济社会带去了很多发展动力,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吴先生:说到“一带一路”,我也在尽快地推动香港特区政府加入亚投行,在其中找到自己所能担当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为内地做一个国际性的桥头堡,为亚投行集资及提供专业服务。因为,香港拥有大量高质素从业人员,提供相关顾问服务,与此同时,全世界一百大银行都在香港设立了分行,每年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的需求可以在香港召集到,因而可通过香港招揽全球一些强有力的公司来支持和参与其中。

记 者:您的工作繁忙,平常是怎麽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呢?

吴先生:在中学时代,我就酷爱运动,是学校的一名田径运动员,常参加各种运动会,到现在也保持着运动的习惯,一有空就去游泳,打网球,能走路尽量不开车。而且,我喜欢在运动中与众人交流,或许正是常运动的原因,紧张忙碌的状态常常在运动过後得到放鬆、消散。

记 者:运动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未来您有什麽梦想呢?

吴先生:在未来,金融在香港仍将发挥着重中之重的作用。但同时,香港也会在未来遇到更多的难题,依我二十多年的公共服务经验来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不过,我仍希望能出一分力,尽力而为。

记 者:谢谢您抽空与我们分享这麽多,祝工作愉快。

吴先生:谢谢。

人物简介

吴亮星先生,1949年出生,太平绅士、荣获银紫荆勳衔,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金融界)议员、中国银行(香港)信託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银香港慈善基金董事、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港区代表、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