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一项国家战略

时间:2024-04-24

姬小梅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曾多次参与中宣部、国务院信息办、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重大课题的组织和起草工作。2003年8月,他曾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相关问题。

在所了解的诸多中国文化产业项目和现象中,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被他看做最重要的一个。

此前在2013年3月5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该文化产业走廊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涉及川、黔、滇、藏、陕、甘、青七省区,核心区域内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人口超过760万,覆盖面积超过68万平方公里。

作为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策划实施的重大文化产业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精神的重要举措。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区域内自然生态独特、文化资源富集,在中国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

目前,有20多个民族在走廊地区共居,人口1000余万,其中一半是少数民族。

“藏羌彝地区呈现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形态。如今,走廊内正在兴起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成了各民族增进了解、沟通心灵的重要渠道。”熊澄宇称,自己被文化产业走廊的丰富和多样所震撼。

承载了国家认同、民族和睦、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诸多任务,熊澄宇说,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可以以特色文化产业为基础。而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最重要要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润滑剂”、“减压阀”和“稳定器”

《瞭望东方周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提出的?

熊澄宇:藏彝走廊是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来的一个民族学概念。费先生更多是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研究民族形态的发生与发展,文化部的规划则在费先生提出的概念基础上,将藏彝走廊拓展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一方面清楚地描述了藏羌彝三个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将历史地理概念拓展延伸到社会经济文化领域。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项目在历史、地理概念的基础上,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合理开发藏、羌、彝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一条文化产业走廊带。这将有力推动西部少数民族集聚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是一项增加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和睦、推动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程,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夏天,我曾受文化部委托在其中调研。我感受到:发展以民族文化交流、民俗文化传播和宗教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形态能够提升少数民族同胞对国家的认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和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解释这里面的国家认同、民族和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熊澄宇:国家认同,是说汉民族和这些少数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互相融合地带,就是走廊。藏羌彝地区是中央政权与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交叉结合地带,大量的人物、事件和历史文化遗存记录和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通过发掘、梳理藏羌彝等民族与历代中央政权的历史渊源和互动关系,通过正面解读历史事件、代表人物、文物古迹等文化元素,转化为今天大众能接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向心力。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内容体现了我们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政治主体、一个主权国家,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

在甘孜州康定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明代永乐年间和宣德年间中央政权给当地寺庙的两份诏书,清楚地阐述了明代朝廷与藏传佛教的关系;阿坝州的松藩古城见证了松赞干布与唐王朝战争与和平的过程;与相关活佛的交流中,他们也明确表示了对清朝以来中央政权拨库银修建寺庙的感谢。

藏羌彝三个民族实际上来源是一家,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融合概念。建立这样一个文化产业走廊,还有利于民族融合,能够认识到藏族、羌族、彝族之间的文化延续和历史关系。藏羌彝的融合,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整个西南,我们大的民族政治。

比如,实际上宗教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宗教问题也是一种民俗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这种文化是与少数民族的宗教和民俗融合在一起的。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就可以去开拓它的产业链。这就涉及第三个问题,经济发展的问题。

国家认同、民族和睦、经济发展是社会安定的前提。藏羌彝走廊地区在历史上就是中原文化与西蜀文化的交汇处,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融合处,是华夏文明与古羌文明的结合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开拓的南北通道和东西通道,一直就是内地与边疆在政治、文化与经济交往方面的血脉和载体。

在调研过程中,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普遍认为,社会不稳定,发展就没有保证。保持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是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一致心声,但也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工作。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需要各民族对国家的强烈认同,需要民族之间的和谐团结,需要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化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和情感联系的纽带,能够起到社会的“润滑剂”、“减压阀”和“稳定器”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将生活形态的文化内容拓展为生产方式和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民族地区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所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一个文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战略布局。应该说,特色文化产业只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中的一个点,或者说是它的一个表现。

应认识文化,存敬畏之心

《瞭望东方周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内的文化产业建设有何特点?endprint

熊澄宇:一谈到文化产业都会谈到北上广,因为它们是大都市。但我们在讨论文化产业的时候,有很多省区市也提出,是不是可以增加一点地方特色。

比如说我们现在定文化产业有十大门类,报刊服务、出版印刷、广播影视等,有些地方的类型放不进去,就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变成10+X,X就是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往里加。文化产业发展确实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特殊性。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不一样,它的特点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一种文化都和它的历史、地理、民俗和群众生活发生关系。如果不是从这样的角度去讨论文化,文化就变成机械、大规模的产物。

对于文化产业,有四个要素,内容、科技、资本、服务。“内容引发社会需求,科技改变产品形态,资本影响市场规模,服务决定事业成败”,这四句话是我对文化产业核心要素的提炼,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特色文化产业而言,这四句话的前两句更为重要。

内容引发社会需求,指的是原创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的内容。原创性指的是拥有知识产权,挣钱挣得心安理得;差异性是找到了特定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对特色产品和服务有兴趣,有爱好,愿意在这些方面消费;所谓不可替代性,是说这个产品或这种产品只有你有而别人没有,要消费,必须来找你。

这恰恰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带特色文化产业的优势。这些产品多数是原生态的、手工制作的,所以要与科技结合,跟上时代生产力的步伐,才能使产品形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才可能产业化。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表现形式,或者生产力有一种呈现。在我们今天生产力体现的是科学技术。科技改变产品形态,就是说这种特色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容要找到和当今生产力的契合点。这种契合点不是说都是信息化、数字化,它们是科学技术的一个方面,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都是科技,科技和内容融合,才可能使这个特色产业真正变为符合当代生产力。

从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过程,都可以通过科技转化。比如香的生产方式,过去和现在都不一样。现代科技和传统技术不会互相排斥。

《瞭望东方周刊》: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这个地带内,谁做这个事情、能否做好是个重要问题,你如何看?

熊澄宇:首先,对所有人来说都需要学习。学习什么?首先得认识这个文化,不认识这个文化,没有敬畏之心,可能投入越大、效果越差。

对这种文化进行学习、理解,然后再来考虑转化,包括当地人、外来人。当地人除了自己学习,还要向外去推广,要经营、要营销、要做形象传播。外来的人也需要带着敬畏之心去学习、去理解,而不是说按照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去改造对方。

要去了解、理解这种文化,只有站在这个基础上,对这个文化产生热爱,才可能真正把它转化成一种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涉及对这个文化的发掘、认识。

我们说传承创新,创新的前提是传承。没有学习、理解,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也没办法创新。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符号,都是从历史的一些元素里提炼出来,然后找到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没有对这种元素的认知,就没有办法体现,更没有办法找到它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放低身态,认真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创新、发展,这是正确的态度。

对传统文化的改造,没有真正认识它的核心内涵、价值的时候,这种改造往往是破坏性的。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