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舞剧《回家》中的审美文化探析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时间:2024-05-07

史 军

(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天津 300171)

“审美文化,是将审美与文化相整合的产物,是审美主体立于人类整体的文化创造的高度,以审美方式对于客体世界进行认知和改造,以及对于自身文化创造精神和本质力量予以肯定的过程。同时,审美文化又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以艺术文化为核心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形态。”这是著名教授田川流在《艺术美学》中的一段经典论述。依据辞书对生命力的定义和名家对审美文化的论述,本文以笔者完成的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舞剧《回家》的审美文化为例,探析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一、艺术作品的创作源头,是生命力的根基

笔者认为,舞蹈创作的主体源头清新,应是生命体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生命力才旺盛,才能绽放出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

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扎牢根基。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艺术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艺术思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心里有人民、胸中有大义、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几年前观看《等着我》《亲爱的》《失孤》等电视节目上拐卖儿童、失孤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于是产生了创作一部关于打拐事例舞剧的想法。2015年借助国家艺术基金这个平台,让这个想法得以实现。项目获批以后,我们确定立意,采取一找、二访、三调查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即找当地打拐办搜集相关资料;访相关打拐事件和志愿者;调查被拐孩子及丢失孩子的亲人们。通过多方面的调查,了解到他们的痛苦经历和内心世界,体会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根据他们现实经历,拟创作一部反拐题材的舞剧,于是拟定架构,并将舞剧定名为《回家》。

《回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而源清本正、根基牢固,不仅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还应邀参加多次公演和专场演出,获得领导专家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生命力的躯干

一个文艺作品主体框架确立之后,表现形式非常重要。表现形式得当,躯干养分充足,生命力就旺盛。

(一)创新手法 蓄积养分

《礼记·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一天可以使自己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就应该天天如此更新,这里所说的主旨是创新。《回家》在排练期间,笔者反复分析思考创新手法,打磨人物的主题动机,并设定人物之间的情感表达、矛盾冲突,舞剧的起承转合及幕次的分配。以此设置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多种形式。创新运用各种方法来处理舞剧的诸多方面,舞剧中情节的处理突出典型性,道具的运用少而精,情感的表达合理而真挚。

如舞剧“序”中打破常规叙事方式,在主角情感外化的表现中交代剧中人物,创新运用当时情景下萌萌的心路历程,在“空间”编舞技法的运用中来进行。首先,萌萌人生经受巨大的变故后,对家及亲人的向往是无限的,所以在交代爸妈时,将他们的位置设定在舞台空间中上场口的前区,并运用暖色的灯光和舒缓的音乐旋律,营造出家的场景,在三人舞蹈过程中特别设定爸妈将萌萌高高托起至三度高空,表现他们对萌萌的娇宠及其慈爱形象。交代拐子时,将其位置设定在舞台下场口前区的位置,灯光冷暗,音乐急促恐怖,并运用双人舞非接触的技法,表现拐子在二度空间始终阴魂不散的尾随萌萌,表现出拐子邪恶、阴险的形象。在交代婆婆和傻“丈夫”时,将他们的位置设定在舞台空间中下场口后区的位置。灯光白、清,音乐恐怖阴森。运用三人舞独、双交替技法,将萌萌逼迫压制在一度空间,表现婆婆的狠恶、傻子笨拙的扭曲形象。这些情节的交代和空间的处理,都根据萌萌内心情绪外化表现出来。这三种不同空间的运用,使观众能在剧中角色的即时即景中产生共鸣,为剧情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剧情的展开和道具的运用上,创新表现形式,运用简洁精炼的手法。第一幕“被拐”,开始部分,为交代当时的环境,没有过多地去表现,只是在暗场中运用鞭炮声和喜庆的音乐呈现结婚氛围,通过恶“婆婆”及傻儿子双人变形表演凸显他们扭曲的形象。在设定傻“丈夫”家的场景时,道具选用了一张床,一块灰色的缦纱,以及歪挂着的红色“喜”字。“床”意味着续香火,歪挂的“喜”字代表这是个扭曲的婚姻。这些设计都暗示剧情的矛盾冲突及隐喻着作品的主题思想。

情感处理方面,采取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在第二幕“煎熬”中,表现萌萌被拐后她与爸妈之间相互思念而痛苦煎熬。在处理爸妈煎熬时, 主要运用实与虚的交叉与平行的方式呈现,他们在痛苦的思念中出现了幻 想,萌萌仿佛回到他们身边,美丽的回忆与现实中痛苦的无奈,以及他们所担心萌萌遭遇的各种场景都在同一空间呈现,使情感的抒发连接流畅且合理。在处理萌萌的煎熬中,表现她与“婆婆”和傻“丈夫”俩斗智斗勇,运用了符合剧情发展的三人舞中对比的技法来塑造他们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三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物的心境。

(二)精磨细琢 强健躯干

舞剧《回家》,从创作伊始,我们不断否定自己,细心打磨,创新表现方式。在第三幕“找寻”中,为了剧情的发展及矛盾冲突的凸显,设计了体现人性弱点——“冷漠、愚昧”的社会风气及形形色色人的人间百态,如:冷漠的村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有热心但没有行动的人,同情而离开的人,心怀鬼胎的人等等。让萌萌及爸妈感受到现实社会的阴暗面。以此来表现萌萌回家之路的艰辛及爸妈寻子的艰难,从另一角度体现出萌萌及爸妈要团聚决心,从而衬托出亲情的伟大。

在第四幕“解救”中,主要体现在群舞设计方面,为了将剧情推向高潮,把现实中处于三个不同空间的人物,放在同一个舞台空间呈现。将舞台空间进行区分与切割,并运用独、双、三在群舞中的作用,通过队形的流动、高低、正反、强弱、大小的对比,及灯光和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剧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和各自的人物形象。这些细腻的打磨,使得作品肌体丰满,躯干强健。

三、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生命力的灵魂

白居易论文强调文艺品创作与现实的关系,认为文艺作品不仅要反映社会生活,还要与时、与事紧密相关。舞剧《回家》是为保护妇女儿童正当权益而创作的作品,它的主题思想是彰显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因而她的生命力无比旺盛。

(一)确定主题 整体推进

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好文艺与人民的辩证关系。”因此,艺术作品创作的主题定位非常重要。在确定本项目初期,笔者将创作主题思想定位为:让观众在艺术的薰习熙载中平添彰显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力量。依照这样的构思将舞剧《回家》安排为序、被拐、煎熬、找寻、解救、回家几个场段,实行整体推进,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力求使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注重细节 提炼精髓

在本项目执行的后期创作中,特别注重与剧情相对应的舞剧语言的提炼。如萌萌面对傻“丈夫”和恶“婆婆”的威逼,先是惊悚和绝望挣扎,后来急中生智,感化了傻丈夫,合力智斗恶“婆婆”,得以逃出虎穴。再后来在寻找漫漫回家路上的顽强抗争中,都选用了特定的舞剧语句和语汇。这些细节的处理,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为彰显正能量铺平了道路。

(三)精准技法 活力四射

根据舞蹈的特殊表现形式和题材的局限性,人物形象的设置,在舞剧《回家》中运用诸多艺术手法,使本项目舞蹈语言丰富、意境深邃,用以突出主题思想。

1.虚与实的平行

萌萌被拐以后,关在小屋中,人物形象塑造呈现的方式是,实:现实中的害怕导致虚的呈现:爸、妈(美好);拐子(恐怖);婆婆傻“丈夫”(压抑);通过这些手法交代出舞剧中人物形象。爸妈在思念萌萌的过程中,实:现实中的痛苦,虚:回忆中的美好。爸妈在找寻萌萌的过程中,实:踏上漫漫寻女的艰辛,虚:幻觉中萌萌的遭遇,一个个都在平行中呈现。

2.强与弱的对比

强势:恶“婆婆”、拐子、冷酷的山村人;弱势:萌萌、爸爸妈妈、寻子亲人们。随着剧情的发展强弱势力相互转换,通过对比衬托出人物形象的鲜活。以此引发出矛盾冲突高潮迭起。

3.黑与白的对立

黑恶势力和正义团体形成黑白对立,服装黑与白的设计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婆婆、拐子、冷酷山人以黑色服装为主,代表黑暗、冷酷无情。萌萌、爸爸妈妈、志愿者、寻亲联盟、警察以浅色服装为主,代表光明和希望。同时,灯光的明和暗的设计也体现出两种势力的对立。

4.正与邪的较量

以萌萌和萌萌的爸爸妈妈、志愿者、寻亲联盟、警察为代表的正义团体和婆婆、拐子、冷酷山村人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在最后的较量中安排了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细节。当正邪两种势力胶着较量时,只设置一位警察上场,以此凸显政府正义力量的强大和神圣不可侵犯。

5.“蒙太奇”的叙事

运用“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技法,在分幕叙事中推进剧情的发展。萌萌跑、婆婆追、爸妈找,在同一空间平行呈现。婆婆逼、萌萌抗、爸妈等在同一时间交叉进行。

上述表现手法贯穿整个作品,使作品主题思想突出,让广大观众在艺术地熏习熙载中平添彰显正能力、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力量。

四、结语

美是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立意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舞剧《回家》坚持彰显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因之它有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所以它的生命力特别旺盛,不仅在公演时间连续多场演出,接着应相关单位邀请又增加多场公演和专场演出,社会效益显著。这几年,有不少观众来信来电,希望再次公演,为满足广大审美者的要求,笔者拟制作一套完整的电子版,面向全国发行,让其在祖国的艺术大花园中绽放出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