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促进“教”与“学”和睦的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时间:2024-05-07

张小波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保障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使“教”与“学”和睦并进,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本文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关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执教经验,从教学设施保障、教学师资保障、教学过程保障等方面,探讨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保障;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1-0185-02

一、教学设施的保障

教学设施是影响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工作的物质环境,是保障“教”与“学”和睦的物质基础,对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有重要影响,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目标、过程和结果。教学设施具体包含学生宿舍、教学场地、学生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这里之所以将学生宿舍包含进来,是因为信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教師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地进行以手机等为工具的无缝教学活动。为确保教师正常授课、学生正常学习,保障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教学设施利用率,可制订相应的“教学设施管理制度”,该制度可分两个方面:1.教学设施保障分工,包括教学设施的建设、采购、管理、维护等;2.提高教学设施利用率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设施的使用等,要保证教师和学生与设备的协调性。

二、教学师资的保障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中,更强调科研与教学的一体性。为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保障教学,应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瞄准计算机学科领域,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办法”,结合地方院校实际,争取引进省内外教学名师、学术大师和中青年学科领军人才,重点强化领军人才的校内培育;坚持党管人才,建立重点人才党政联系人制度,以感情和待遇留住人才。

2.培养骨干教师。要从政策上保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教师岗位聘任为导向,鼓励和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探索推进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三年内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45岁以下专任教师的科研能力,夯实教师个人学识,保障教学水平。健全项目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45岁以下专任教师融入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积极参与教学、科研项目和教科研平台建设,主动为青年教师排忧解难,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3.实施资深教师育才计划。积极引导和鼓励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成就丰硕的资深教师积极参与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支持和鼓励资深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指导、科研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任务,为青年教师做好表率。

4.促进教职工队伍的全面协调发展。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升教学为主型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的综合水平;积极支持和鼓励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将科研成果用于教学,强调科研对教学的有力支撑;形成基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且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敢于创新的教学团队;加强实验、工程等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与管理,建设一支业务精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特点,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支持教师对外交流,重视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及培养、考评,结合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积极探索计算机类专业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制度,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和服务。

三、教学过程的保障

教学过程的保障,即教学管理队伍对教学过程的跟踪、记录和反馈,服务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保障方面,应从“教”的过程、“学”的过程、“‘教与‘学统一”的过程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教学质量。

(一)“教”的过程

在教的过程中,应坚持依据计算机类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总结经验。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一般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具体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块。理论教学包括备课、授课、讨论、作业、答疑、考试等环节,突出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基础的衔接,以研究型、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授课,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践课做好准备;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要求各位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组织教学。

为保障“教”的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保障“教”的过程的顺利进行,应在职称评审中强调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在教研室活动中,教师须采取教师互相听课与评课等措施,不断提高“教”的能力。

(二)“学”的过程

1.加强学生的思想和品德学习,保障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的重要性。各专业须开设相关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学生的基本价值遵循。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精心组织各类榜样教育活动。认真研究学生需要,建设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成长档案。

2.加强学生人文和身心素质培养,确保他们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学习。各专业均须开设“大学语文”、“体育”和“心理学”等课程,在大学四年时深入开展各项体育赛事活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学生体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心理服务中心,从而培养意志坚强、自信乐观、体魄健康的学生。

3.加强学生学习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社会适应力。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建立教学助理等朋辈学业辅导学习效果提升机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督学机制建设。完善学生评奖评优制度,大力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作用,培育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endprint

4.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创新习惯。为此,须积极研究并试用大学生创新教育教材,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增强创新意识。以互联网+等竞赛为抓手,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引领作用。

(三)“教”与“学”统一的过程

“教”与“学”的统一,即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服务于教学。在“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對教师的“教”,要求教师上课时要针对学生准备教材、教案等,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研究。有关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师积极申报教改项目,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对学生的学,学生办公室应要求学生上课认真思考,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学生对自己的学要定期反思,对教师的特点要有效利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教师批改作业时要面对学生,学生上课要积极向教师寻求疑难问题的解答,以及实验课堂的手把手辅导等。教师通过试卷考核学生,让学生自省,进行学习方法的改进。教师和学生要灵活安排时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时沟通,促进教学和睦、水平提升。此外,始终将“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特点,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外实训基地1名导师、校内本专业1名导师,努力践行产学结合。

为了接受社会监督,期末时应对日常教学秩序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基于按学期以班为单位的教学质量分析(该质量分析包括学生各科成绩统计分析、教师教学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已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于每学期定期发布各专业教学质量情况,每自然年定期发布毕业生年度就业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设立“意见反馈电子邮箱”,及时接受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意见,促进教学。

四、总结

在整个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中,应在强调师生与教学设备统一的基础上,始终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确保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坤,余宏亮.大学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研究实证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134-136.

[2]张日恒.做实教师下企业实践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71-74.

Abstract:Teaching quality is the lifeline of higher education,and ensuring an orderly manner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harmony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computer professional in the local colleges,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security system from teaching facility security,teaching staff support and teaching process security.

Key words:"teaching";"learning";security;service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