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建河
在教学中学做班主任
□张建河
于老师在书中虽然谈的大部分是教学,但正如他所言,“教案应烂熟于心,将百分之八十的思想集中在学生身上”。于老师的课堂上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更有很多值得班主任借鉴的管理方法。
积云成雨,方能左右逢源。于老师说,“谁也说不准哪块云彩会下雨”。初为人师的于老师用“弹风琴教唱歌”和“画雷锋肖像”这两片“云”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于老师用“画地图”把《在仙台》讲得准确生动,用“简笔画”和“弹钢琴”把《燕子》讲得栩栩如生。于老师手中众多的“云”,让他随时可以下雨,可谓得心应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注意积累“云”的数量,并适时发挥手中“云”的作用。
2016年,学校元旦联欢会上,我演唱了一首《敢问路在何方》,看到我登台演唱,我班的孩子们对我说,他们感觉和我之间的距离似乎一下消失了。唱歌这片“云”为我下了一场及时雨,融洽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此,我经常在学生面前露一手。例如,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我当裁判,手势打得有模有样,学生好奇地问我是否经过专业的培训。其实,我哪里参加过专业培训,都是跟着电视上学的。这些“云”拉近了我和学生的关系,让学生亲近我、相信我,甚至崇拜我,而我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善攀“巨人”,方能登高望远。于老师说:“和其他老师相比,并没有什么迥然不同之处。我之所以在教学上有所作为,就是我不傻。我善于博采众长。各门各派,兼收并蓄。一言以蔽之:我敏于发现‘巨人’,并马上爬到其肩膀之上,直直地站立起来。”其实,不仅作为任课教师要“善于博采众长”,作为班主任,也应该“敏于发现巨人并马上爬到其肩膀之上”。
最初做班主任,我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治班之道”,自己所坚持的都是正确的,自己所做的都是有效的,而对别人的创新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不屑一顾,认为那只是搞花样、博眼球。后来,看到有的班级采用此方法后不仅学生关系融洽、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各项评比成绩都在自己的班级之前,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正如于老师所言,“少了一个‘虚’字,缺了一个‘诚’字,就很难发现别人的长处,即便发现,也会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少‘虚’缺‘诚’是学习的大敌。”于是,我开始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年轻的有新鲜的思想,年老的有成熟的做法,在班级管理中遇到难题主动向别人请教,让我收获颇丰。
宽严有度,方能和谐有序。于老师认为,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老师应是个明白人,要对学生适当的严格,做班主任何尝不也如此?
作为班主任,应该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用什么方式去做,做到什么程度。只有心中有了方向,才会忙碌而不盲目。明白了这点,我便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班级建设重点,把需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罗列出来,依次处理,就不会感到毫无头绪了。
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有标准的。以前我经常发脾气,卫生打扫不好发脾气,课间操做不好发脾气,最后结果往往是老师很生气,学生不服气。现在,不论做什么事,我都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标准,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做,他们因没做到而受到批评也就心服口服。比如班级卫生,我参照学校的标准为教室的每个卫生区域制定卫生标准,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一般都会努力做到,就算因做不到而受到批评,也不会觉得委屈。
于老师的书不仅是“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贴心建议”,也是给班主任的贴心建议,值得班主任借鉴和尝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