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思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语文统编新教材。新教材对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强调“整本书读写教学”和“儿童阅读指导”的专业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思辨式阅读专栏”即由此诞生。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因此,每一期“思辨式阅读专栏”,我们都会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三本书,其中一本是语文教材要求的必读书,另外两本是主题延伸的书。
在具体体例安排上,采用“整本书导读-原文精华选摘-深入了解作品-思辨式阅读任务”,层层深入,帮助同学们深度了解作品内容及背后的故事,梳理作品脉络,完成阅读理解;进一步学会追问、讨论,产生自己的想法,从而锻炼思辨能力,让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深入和广阔。
思辨式阅读,最要紧的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思考”,唯有这样,才能够养成用字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至于缺少观点;也唯有这样,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培养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民间故事来自民间,通过口口相传流传下来。故事角色性格分明,内容非常丰富,情节大起大落,常有幻想成分,表达人们对美好、富裕、安全生活的向往。也有不少故事含有教化功能,希望劝诫一代代听者,要小心说谎、偷窃、骂人、不孝敬父母等行为,这些故事里会用夸张的后果来作为警告。
民间故事可分为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成语故事里,有不少来自民间故事,比如“井底之蛙”“牛郎织女”“叶公好龙”“邯郸学步”……
歪歪兔童书馆,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较早专注于原创童书研发创作的专业团队。团队成员由儿童教育和心理学专家、编辑、插画师、美术设计师、儿童教育资深从业者等组成,出版了不少优秀原创作品,内容涉及生命教育、领导力、逆商、财商、逻辑思维等。《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也是由歪歪兔童书馆编著的。
《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是系列书,共10册,收录了500个故事,8000个成语。这500个成语故事按成语意义分为20大类,包括写人和写景、情绪和神态、品质和性格、技艺和文采、议论和评价、计谋和决断、关系和情义、变化和恒定等,方便查找和了解。
几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针对本期要讨论的话题,我们要了解的这个成语是: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中把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而且他们俩的性格、思维、行为、语言等存在明显的对比性,读起来非常具有戏剧张力,也能带给人反思。
有意思的是,有很多个成语来自这段传记,比如“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怒发冲冠、胶柱鼓瑟、刎颈之交”等,可见其故事的精彩。
廉颇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册封上卿。后因蔺相如也被封为上卿,心生不平之气,想要羞辱蔺相如,得知蔺相如不与自己正面冲突的原因是为了国家利益,勇敢认错,负荆请罪,最终和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
廉颇战功卓著,先后打败齐国、魏国、燕国等,赵悼襄王即位后,却解除他的官职,廉颇只得去魏国居住。后来在楚国去世。直到死前,仍希望带领赵国战士开疆辟土。
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本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后被举荐给赵惠文王,缪贤对他的评价是:“其人勇士,有智谋”。
蔺相如以出色的胆量和外交能力,完璧归赵和护送赵王参加渑池之会,保护国家利益和君王的尊严,后被封为上卿。
升官后遇到廉颇的羞辱和刁难,却尽力避免冲突,容忍躲让,力求和睦。蔺相如是一位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轻看个人得失的有德之人。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大将军名叫廉颇,他勇猛善战,战功赫赫,被赵王封为上卿。
有一次,赵国得到了珍贵的和氏璧。秦王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拜见秦王。蔺相如察言观色,发现秦王根本没打算用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于是和秦王斗智斗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了赵国。
后来,秦王想和赵王在渑池这个地方和谈。赵王害怕秦王,不敢去。蔺相如说:“您不必害怕,有我陪着您呢!”于是,赵王带着蔺相如来到渑池。会谈过程中,秦王几次三番地想要羞辱他们,蔺相如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反把秦王羞辱了一番。赵王扬眉吐气,回去后就把蔺相如也封为上卿,地位还在廉颇之上。
廉颇知道后非常不高兴:“我打了那么多胜仗,才当上了上卿。蔺相如有什么本事?他只不过陪着赵王说了几句话就当上了上卿,地位比我还高。我要是见到他,一定要和他理论理论。”
廉颇的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便处处躲着他,就连要上朝时也故意装病不去,尽量避免和廉颇碰面。有一天,蔺相如坐着马车出门,走到路口忽然看见廉颇正往这边来,赶紧命令随从调转车头往回走。
随从不满地说:“您的官位比廉颇大人还高,为什么一看见他,就好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蔺相如笑着说:“你觉得廉颇大人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那还用说,当然是秦王。”随从回答。
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大人呢?”
“那您为什么總是躲着他?”
“我和廉颇都是朝廷的重臣,有我们陪在赵王身边,秦王就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我们两个不和睦,传到秦王耳朵里,肯定会对赵国不利。为了赵国的安定,我受这点儿委屈又算什么呢?”
廉颇知道后,心想:蔺相如躲着我,我还以为是因为怕我呢!原来他是在为国家考虑啊!我真是太糊涂了。于是,他光着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面前,愧疚地说:“我这个人心眼儿太小了,希望您不要跟我计较。”
蔺相如双手搀起廉颇,两个人重归于好,同心辅佐赵王。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舍人是什么人?
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你留意到“舍人”这个说法了吗?蔺相如本来是缪贤的舍人。
舍人,也有称门客的,是古代贵族或豪门家养的人。他们不算官,平日里由贵族豪门供给吃穿。需要时,他们为主人贡献智慧或担任使者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蔺相如原是舍人,他给缪贤留下勇敢和智慧的印象,在国家遇到重大危险的时候,得到机会,挺身而出,不计生死,拯救国家。
蔺相如做上卿之后,也有了一批舍人,他们看到蔺相如遭到廉颇羞辱,很是为他鸣不平,来鼓动他与廉颇针锋相对。表面看来,他们是要维护主人的名声,一心为主人考虑。但是,与蔺相如的话一对比,就能看出他们目光短浅,只在于主人的个人名望。
廉颇也有舍人,在廉颇失势时,他们纷纷转投他家,等廉颇再次得势,他们又回来了。廉颇带着鄙视让他们退去时,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解释,说天下大事跟做生意一样,要跟着势力走。这一群舍人,每天谋算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跟廊前追逐骨头的狗也差不多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