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孙晨
【摘 要】在信息碎片化的移动传播时代,内容始终是媒体生存之本,主流媒体更应锻造竞争力和影响力。本文结合融媒体改革背景,对根植传统媒体的采编力量打破地域限制聚焦热点、借助融媒体手段乘风起航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进行分析总结,探索主流媒体如何成为新发展阶段的民生热点引导者、后真相时代的社会稳定器,旨在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提供案例参考。
【关键词】主流媒体;融媒体;移动传播;热点报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地方属性越来越弱。打破地域限制,立足本地,放眼全国,“不缺席”国内重大新闻、热点事件,坚持原创、追求独家,在纷繁的舆论场中发出主流声音,已成为国内诸多媒体的转型思路。两年来,新安晚报旗下的大皖新闻客户端依托优秀的采编团队,加大对国内热点和异地线索的挖掘研判,产出了两千多条国内原创新闻,其中产生较大影响力的独家报道、深度调查等500多篇,备受网友关注。这些报道,不仅在全国媒体的同题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成为大皖新闻创造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一、融媒改革浪潮下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必须“走出去”
2021年元旦,新安晚报全面启动融媒体改革。2023年2月28日,新安晚报迎来第10000期,旗下大皖新闻客户端全面改版升级,重新出发。在坚持深耕本土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战略步伐,开辟“全国化”新闻疆域,是做大做强地方主流媒体、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必由之路。
大皖新闻于2018年初打造了独家原创新闻栏目“大皖看点”,该栏目很快成为“走出去”报道的主阵地。“大皖看点”关注社会热点、舆论焦点,一方面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发掘社会正能量,一方面深度开采社会热点,以重磅调查回应社会关切,迅速成为大皖新闻抓本地重磅和国内热点的品牌栏目。这些内容经由大皖新闻移动传播矩阵分发,不少作品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光明网等媒体转载推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坚持独家原创,做后真相时代的社会稳定器
(一)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应“在现场”
面对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在现场、不缺席,大皖新闻以快速出击践行新闻理念,提升全国影响力。
2021年4月,上海金山區厂房发生火灾,多人遇难,两名消防员牺牲。大皖新闻记者迅速赶到现场,发回直击报道,梳理事发过程,挖掘到了事发前几日厂内还曾组织消防演习的信息,并采写出《3名安徽老乡在上海金山厂房火灾中遇难 其中一人和消防员进火场救人再没出来》的独家原创报道,牵动了沪皖两地市民和全国网友的心。
此后不久,河南遭遇最强暴雨,牵动全国网友的心。大皖新闻在克服重重困难下,采取视频、电话连线等形式,及时报道当地防汛动态,挖掘了一批救援故事,采写了安徽消防、蓝天救援队、企事业单位人员和民间志愿者等力量驰援河南,救出700多名被困群众、转移3000多名遇险人员的救援纪实。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大皖新闻派出记者,当天下午出发,连夜赶到震中区域,既是全国少数,也是安徽唯一派出记者赴泸定地震灾区进行新闻报道的媒体。新安晚报曾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较大地震后派出记者赶赴震区,具有不怕危险、不怕艰苦、与震区百姓共患难的优良传统。此次大皖新闻派出的三名年轻记者均为“90后”,他们克服交通出行难、采访条件差、生活无保障、通讯不稳定等困难,继承发扬能吃苦、能战斗的新安精神,与救援队伍穿越危险封锁区,架设简易钢架桥,探访震区安置点,运用文字、图片、航拍、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回了大量第一手的独家报道。手段的多样化,使报道的可读性、可视性、直观性和感染力大大增强,在国内同题报道中掷地有声。
(二)国内热点事件发生时,媒体要“有声音”
积极介入国内热点事件和焦点话题,有声音、有态度,是大皖新闻锻造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女魔”劳荣枝案系列报道,是大皖新闻近年来取得较大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从2019年11月劳荣枝落网到2022年8月劳荣枝案二审,大皖新闻对劳荣枝案的不懈追踪和独家挖掘始终保持在国内领先,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力。
1999年,劳荣枝和法子英在合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绑架杀人案,法子英持枪拒捕终伏法,此案在全国形成轰动。2019年11月,身负7条人命、潜逃20年之久的劳荣枝在厦门落网,再次成为全国热点。此案与安徽关联密切,大皖新闻派出记者,兵分两路,在合肥和厦门对此展开重磅报道。从20年前的枪战现场视频、劳荣枝原生家庭的回忆、与法子英的纠葛,到劳荣枝落网细节、伪装生涯揭秘、兄长的最新回应、受害人家属及其代理律师发声,大皖新闻连续推出多篇独家报道,尤其是《劳荣枝酒吧工作旧照曝光 被称为“女神”雪梨》《遇害木匠妻子将向劳荣枝索赔 想问劳“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劳荣枝在大数据下现形》《劳荣枝二哥认为想赚钱让妹妹不顾一切,但“怎么判刑都支持”》等重磅内容,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2021年9月,劳荣枝案一审再次开庭。大皖新闻记者奔赴南昌,开设直击“女魔”劳荣枝受审专题报道,采访双方家属和律师,对案件展开深度剖析。值得一提的是,大皖新闻记者捕捉到了劳荣枝庭审中的多个耐人寻味的细节,站在公众角度提出多个疑问,并制作长图《揭秘“女魔”多个面孔》,再次受到网友高度关注。
2022年8月,劳荣枝案二审开庭。大皖新闻加强谋划、群策群力,前后方联动,依托网、端、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等多个平台,在合肥与南昌开展跨区域连线直播。开庭当天,特派记者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演播室直播间进行视频连线,发回南昌庭审现场的最新内容;直播间邀请到了被害人“小木匠”子女及一审代理律师,通过主持人访谈形式对案件进行讨论;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还邀请劳荣枝案一审被告人家属委托律师参与连线,分析案情焦点。直播间还预备了案件背景资料,与网友互动,3个小时内吸引了近260万人次进入观看。
此次庭审,大皖新闻推出50余篇独家报道,10余条短视频,专门制作了《劳荣枝的罪与罚》4集专题片,总浏览量突破2000萬,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大皖新闻这次升级尝试的数字化立体报道,极大满足了公众需求,展示大皖新闻始终坚持的“内容为王”的理念、在移动传播中的实力与媒体融合转型的可能性。
2023年1月28日,失踪106天的江西少年胡某宇遗体被发现。1月29日,大皖新闻记者抵达上饶市铅山县胡某宇遗体被发现的金鸡山。事发地气氛紧张,阻碍重重,记者严守采访纪律、恪守新闻伦理,在不干扰公安部门、尊重逝者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采访,清晰呈现了事发地的地理环境,还原了人物背景,与事件目击者、胡某宇哥哥、家属委托律师等展开对话,尽力拉直公众问号,还原事件真相。此次报道表现出大皖新闻日益成熟稳健的战斗力。
(三)做好舆论监督,弘扬主流价值
河北邢台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长沙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甘肃白银马拉松越野赛事件、茅台院士争议事件……大皖新闻对全国热点保持高度关注,除了主动介入突发事件,传递动态消息、展开深度调查之外,也时刻擦亮舆论监督武器,正面出击,及时核实网络传闻,还原真相,澄清谣言,厘清争议,正确引导舆论,做后真相时代的社会稳定器。大皖新闻的调查报道,多次引发地方政府部门的及时反应,如湖北一地占用长江防护林事件,当地政府专门就大皖新闻的调查报道,给湖北省政府政务督查室写了情况报告。不少部门在大皖新闻的监督报道发出后,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积极落实整改;随着大皖新闻对一件件网传争议事件的核实、澄清,网友也充分获得知情权,理性发声,谣言止于真相,负面舆情得到平息和扭转。
大皖新闻在国内重要新闻事件中挖掘安徽元素,传递主流价值。《中国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发布 安徽籍飞行教官王勇“刀尖领舞”》《四川一船长南非海域偶遇中国海军“淮南舰” 收到祝福后激动不已》《网友在延乔路路牌下献花:这盛世,如你所愿》《致敬女性!巴特尔带女篮名将探访的女挖机手,是咱安徽人》《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这几款重要配置来自安徽》《天安门前儿子肩扛老父亲看升旗!这一幕看哭多少人》等一批独家原创报道,弘扬了社会正能量,鼓舞人心。
三、加强前后方协同作战,形成差异化传播
(一)加强对异地原创线索的搜集研判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就要在真相稀缺的时候用事实亮剑;就要以独家新闻、深度新闻为方向,在网络舆论场情绪汹涌的时候,正确引导舆论,在众声喧哗中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
在“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几年征战中,大皖新闻积极推动顶层设计,对采编流程进行再造,加强短视频生产布局,取得了亮眼成绩,实现了差异化传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当前,实力雄厚的国内头部媒体几乎都建立了专门的地方记者力量,对外地新闻进行长期蹲守和对口关注。大皖新闻加强对于国内重大及热点事件、异地原创线索的挖掘和研判,从各部门动员抽调业务骨干,建立起了一支国内原创报道团队。通过科学配置、动态调度、前后方联动、无缝对接,对国内热点进行图文报道和视频编发。
(二)“后方力量”在新闻“二次落点”中亮剑
特派记者在前线出击,“后方力量”同样不容小觑。安排后方记者坐镇,一是捕捉各路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二是积极连线,争取拿到现场影像;三是梳理事件背景,采访专家,组织综述,配发评论,形成深度报道。在失踪少年胡某宇遗体被发现后,后方记者独家采访到了国内知名法医,对什么是“缢吊”、胡某宇是自杀还是他杀等公众疑问进行解答,引发全网关注。在2023年2月的土耳其地震中,大皖新闻与亲历者通过电话、视频、网络等进行跨国连线,挖掘到了江苏女子被埋地震废墟25小时后获救、用卫生纸吸雨水喝求生,安徽企业家回忆“房屋要被撕裂”等独家内容,再现了地震中的惊魂时刻。
既要积极寻找“第一落点”,也要选取角度进行二次跟进、深度挖掘,大皖新闻依靠协同作战,频频在国内热点事件中成为颇具权重的新闻源。例如,在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后方记者严密关注当地官方消息,梳理公众关切,“大皖看点”推出《泸定地震发生后“秒级预警”是如何做到的?记者连线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负责人》的独家解读报道,阅读量在首小时就突破10万。在胡某宇事件中,大皖新闻“后方力量”推出《胡某宇遗体被发现,这些疑问仍待解答》《找到“胡某宇”后的72小时》等深度报道;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大皖新闻梳理盘点国内各地案例、采访业内人士,推出独家报道《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厉打击“电捕蚯蚓” 小蚯蚓的背后是什么?》,揭示了电捕蚯蚓背后的利益驱动和诸多危害,对政策进行了配套解读。
(三)发挥矩阵效应,形成立体传播
依托融媒体改革下的移动传播矩阵,大皖新闻的看点报道逐步呈现出立体传播模式。报道方式上,以文图、视频为基础,有条件地采取直播、航拍等呈现手段,利用海报、长图、H5等视觉产品进行推广。在传播矩阵上,以安徽网、大皖新闻客户端为体,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和视频号为翼,尤其是养成大皖新闻抖音号、快手号的热度,以快速引发关注,同时利用头条号、百家号的聚合平台优势进行分发,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大皖视频栏目发力迅猛,在抖音号、快手号上,百万级乃至千万级浏览量的作品频频出现。大皖新闻融媒体矩阵的覆盖面已经达到千万级,再通过打通外部资讯聚合平台,较好地实现全网内容分发,覆盖面和影响力还将实现几何级增长。
四、立足内容,扩大地方品牌的全国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为大皖新闻深化融媒体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指明了前进方向。
“大皖看点”追求三个“度”:深度、高度、温度;大皖新闻秉持三个“真”:真相、真情、真理。这六个词或许最为精炼地传递了“大皖”的理念。在移动传播信息碎片化的新传播时代,大皖新闻始终立足“内容为王”和差异化传播,根植传统媒体的采编力量,借助融媒体手段乘风起航,做新发展阶段的民生热点引导者、后真相时代的社会稳定器,坚持不懈地探索出一条全国化、主流化、观点化、市场化融合之路。
结语
在新一轮的媒体转型发展中,新安晚报以大皖新闻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平台,以生产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产品作为主要抓手,着力提升融媒体平台在全国的传播力,踔厉奋进,扩大安徽新闻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
(作者:新安晚报大皖新闻编辑部主任)
责编:周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