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环境下成人儿童化现象研究

时间:2024-05-07

朱田凤 巴音查汗

【摘   要】成人儿童化作为一种新型亚文化逐渐引发越来越多成人的追捧与效仿,成为成人自我调节的方式之一,但其本质是成人逃避社会现实、拒绝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需要社会积极引导与合理规避。本文主要探究网络环境下成人儿童化现象的表现特征及其归因,并从归因出发提出规避策略,有助于引导纠偏成人儿童化现象的发展趋势,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成人儿童化;新媒介;低幼化;消费主义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降低舆论冲突的负面影响研究》(编号:20BXW099)的阶段性成果。

前言

网络时代的匿名性、开放性给予受众“全民狂欢”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成人卸下身上“成人的外衣”,在网络中尽情展现自我儿童化的一面,逐渐掀起了一股kidult文化风潮,使成人儿童化现象成为一种网络亚文化。kidult即kid与adult的杂糅体,既可以表示成人化的儿童,也可以指代儿童化的成人。20世纪末期《泰晤士报》在一篇刊登广告中表示:随着kidult现象的发展与演变,儿童化的成人成为其主要内涵,即成人儿童化[1]。

成人与儿童原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但成人儿童化现象的出现,打破了二者间的区隔,成人与儿童之间界限愈发模糊。在某种程度上,kidult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有助于缓解成人的压力,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成人儿童化从本质上看依然是成人逃避社会现实、拒绝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是成人违背生长规律的逆生长。当儿童化成为社会共识,儿童化符号影响着成人对成人标识的理解时,浅度儿童化终将迈向深度儿童化,成人的身份特征将会消逝,久而久之则会导致畸形的社会价值观念,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当成人儿童化发展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并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时,成人需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如何规避成人的过度儿童化,使成人保持成人身份特征是当下值得关注和深思的社会问题。

一、成人儿童化的内涵

“成人”作为名词时是指“成人”或“成熟的人”,目前成人的定義主要以生理年龄作为标准。《民法典》中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中规定,儿童是指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即未成年人。因此,“18岁”在生理年龄层面上成为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分界线。在视觉上成人与儿童最直观的区别体现在生理方面,但成人儿童化所强调的成人愈发儿童化的特征并非生理特征,而是心理特征。

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阿利艾斯指出,儿童只是近代教育制度以来确立的一个概念,在那之前,人们对于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并没有明确的意识[2]。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表示,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在的原因[3]。在我国古代,孔子也分别从智慧、知礼等多种角度对于“成人”的含义作出解释,认为只有发展了不同面向的人才是成人。由此可知,一个儿童成长为成人,仅依靠外在生理的自然发育远远不够,知识、文化、心智等内在的提升才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是“成熟的人”,这里的“成人”强调的是动词意义上的“成为人”,需以心理年龄作为判断标准。从认知-态度-行为理论可知,人的认知最终会决定行为本身,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人的心理又与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心理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认知水平。目前,表现出儿童化特征的成人主要是心理年龄明显小于生理年龄的成人,具体是集中在18-40岁年龄段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尤其在特征上跟儿童没有显著区别的成人。

二、网络环境下成人儿童化现象的表现特征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提出,每个人都十分关心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与后台[4]。对于成人而言,前台是为了呈现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以免被打上“怪异”的标签。后台则是成人将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的地方,如网络空间,成人可以在后台展现出内心深处童真、儿童的一面。因此,成人在网络环境下儿童化的行为被放大,和现实生活中的成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一)语言符号的低幼化

语言符号是以声音符号形态出现的口头语和以书写符号文字形态出现的书面语[5]。语言符号可以满足人类表达思想、传递感情、交流知识的需要。人类在儿童时期缺乏充足知识储备以及相应的表达能力,儿童的语言符号多为简约、直接且“萌”态十足。成人则具备一定的学识和语言组织能力,在语言符号方面正式、具象且词藻丰富。然而,当下成人在语言符号方面开始呈现出低幼化的趋势,成人通过模仿儿童的说话方式,以“宝宝”自称,将自我儿童化。以往“吃饭饭”“睡觉觉”等常见于成人与婴幼儿交流中的叠词频繁出现于成人之间的网络交流中。随着我国教育水平、本科率的逐年提高,低幼化的语言符号虽然使传播氛围变得较为温馨,但这种表达方式却让越来越多人陷入“文字失语”的境况。儿童与成人之间是一对关系性存在,“知识差距”是童年存在的重要前提[6]。如今,成人虽然拥有知识、拥有表达欲,却改变了表达方式与路径,也降低了知识文化与年龄的匹配度,以低幼化的语言表达传递儿童化的心理情绪,导致成人在语言符号方面倒退为儿童时期。

(二)审美品位的儿童化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成人的定义是成熟、稳重,认为成人的审美观念应该是追求崇高、意境、内涵、抽象等感觉。相反,儿童的审美偏向应该是可爱、绚烂、童趣、梦幻。儿童化的成人用叛离成人、叛离传统的路径将儿童文化的朴素情感运用到生活中,用以减缓现实社会所扮演角色带来的心理压力,创造和享受着儿童式的美学成果和产品[7],用儿童化的审美品位影响着自我的兴趣、穿着和消费。根据有关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旅游趋势的报告显示,在园区游客中,有近一半的游客是年龄在20-30岁区间且没有带小孩的成人,这一群体比例逐年稳步增长。由迪士尼人偶玲娜贝尔、星黛露等角色衍生的周边产品深受成年群体的欢迎,无论线下门店还是网上店铺,热门产品时常出现断货情况。在穿衣风格方面,儿童化的成人也偏爱于可爱类型的服饰、配饰,曾经主要受未成年人热捧的洛丽塔服饰,目前已面向全年龄层发展。对于儿童化的成人而言,带有可爱、童真等儿童审美的产品就如同“过渡性客体”,可以给予其面向成年世界时的安全感。

(三)表情包的萌态化

读图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在网络社交中形成了独特的交流风格。作为一种全新的符号表意方式,表情包不再是简单的表情符号,而是被赋予了新的“能指”与“所指”,当下的网络社交已离不开表情包的参与。儿童化的成人使用“萌系”的表情包成为网络社交中的必备物品。“萌系”的表情包多以小动物和儿童为主。“萌系”表情包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萌文化”的盛行,在成人的语言中,“萌”被赋予了以“可爱”为中心的丰富意义,儿童化成人在进行网络社交时,将“萌系”表情包运用其中,萌态十足的表情包有效传递使用者的情绪和态度,使传播变得更加有趣。对于儿童化成人而言,“萌系”表情包是他们聊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社交的另一方的身份如何,在聊天中都以“萌系”表情包表达自我状态,传递情绪价值。此外,“萌系”表情包的使用并不局限于儿童化的成人,普通成人偶尔也会使用“萌系”表情包,表情包与文字相比具有具象、生动的特点。在网络社交中,使用表情包不仅能够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还能有效拉近网友之间的距离。

三、网络环境下成人儿童化现象的归因

童年的诞生基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如今儿童与成人之间界限的消逝,也是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演化的结果。在新媒介技术发展日益强大的环境下,成人儿童化现象的成因既包含外部的媒介技术垄断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也包含内部家庭环境及个体心理的影响。

(一)媒介:技术垄断造成思维单一化

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本身才是时代最有价值的讯息。印刷术时代,儿童只有通过学习识字才能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从而成为成人——有别于儿童的“文化人”。成人通过对报纸、书籍的阅读及深度思考,能够获取到隐含在文本背后的深层信息,成人对文化和知识拥有着绝对的掌控力,思维发散能力和精神世界也丰富于儿童。

新媒介的出现将原本的理念世界改造为瞬息万变的图像和影像世界,电子革命与图像革命的结合对语言和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新媒介使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低门槛,识字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条件,以往在儿童学习过程中,为吸引儿童注意力、便于儿童獲取信息而采用的色彩艳丽、形象夸张的表达方式成为新媒介的特点,图片、视频是新媒介传播内容的主要载体,成人和儿童享有共同的信息环境。

当视觉文化成为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审美需求时,文字的重要性明显减弱。“易得”的信息、简化的文字以及网络的即时性让传播内容从深度转为碎片,大众的兴趣结构、符号类型以及思想来源都悄然发生了改变。人们获得的信息变成了媒介所提供的浮于表面的信息,在算法推荐机制的控制下,人们置身于信息茧房当中,思辨力和判断力逐渐下滑,思维模式变得单一,沉迷于短视频等重在即时感官刺激的产品中,导致精神层面停留在了儿童时期。如此恶性的循环,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成人的逻辑思维和对待事物的专注度,最终在潜移默化中接纳低幼化的娱乐产品,导致社会逐渐弥漫泛娱乐化、庸俗化之风,进一步构筑了全民孩童的局面形成。

(二)社会:社会压力与焦虑激化消费主义

成人儿童化现象与社会环境的发展紧密相关。当前社会处于风险社会,社会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和强大压力,大众焦虑感和危机感明显加剧。相较于儿童,成人对于环境的感知更为强烈,在理想追求与社会资源产生矛盾的情况下,成人试图用回归幼稚、追求怀旧的方式,以儿童的状态应对复杂的成人社会。同时,在当下以“白瘦幼”为导向的审美观念影响下,部分成人开始产生对于年龄的焦虑,更加向往少女、少年的感觉。在压力与焦虑的双重冲击下,成人急切回归儿童状态,最迅速的途径则是选择带有儿童符号的商品,在心理上得到商品“符号意义”的满足,这恰恰为儿童化商品的消费主义滋生提供了温床。

人们陷于消费主义的泥沼之中,无穷尽地购买商品却不在乎其实用价值,而是购买商品本身所携带的符号价值以及其品牌效应。在消费主义主导的市场,带有儿童符号的商品目标群体更多指向成人。商家与市场共同营造一种氛围:儿童化的商品能够帮助成年群体回到年少时期,找到儿时的记忆并重拾当年的快乐,在一连串的“穿越”享受过后成人还能够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并在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间穿梭自如。在此类商品的广告和营销策略当中,它使成人处于儿童的心理状态,让成人感觉自己在被当做一个儿童对待。例如,卫生巾广告中的小兔子、化妆品的小黄鸭限定款等无不以可爱、萌态的形象作为宣传元素。

成人拥有庞大的群体支撑,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商家通过营销策略,不断向成人输出儿童化的事物并促使其成为新的热点,渐渐地使成人成为儿童化商品消费市场中的主力军。同时,借助网红营销战略,运用宣传中的“乐队花车法”使得大众认为所有人都在儿童化的“花车”当中,自己必须跟上“花车”才能够不被他人孤立。利用大众的趋同心理以及营销手段,成人儿童化显然成为流行化趋势。

(三)家庭:培养环境造就个体差异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多种社会因素相关,其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人创造的环境及提供的指导十分重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儿童第一成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是给予儿童的指导。《泰晤士报》指出成人儿童化现象最为普遍发生于18-40岁的成人中,对应到当代中国目前是以“80后”和“90后”的成人为主。自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以来,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物质基础,父母将全身心的爱投入给独生子女,孩子也一直生活在家庭的庇护下成长至18岁,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决定由其父母所安排,在家庭的过度保护和支配下,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对家庭充满依赖,习惯于家庭对于自己人生的规划和安排,导致成年后依然保持儿童时期的生活习惯,在心理上并未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人。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受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影响,许多农村人口进城打工,大量留守儿童出现。这些儿童不仅童年成长过程不够完整,甚至过早承担起家庭重任,在未成年期间早熟,缺乏与同龄孩子及与父母的相伴,过早接受与年龄不符的事物,导致缺乏童年的经历,成年后产生严重的童年补偿心理。比如成人在童年时被压抑的购买玩具的欲望,在成年并具备经济实力后得到释放,为自己进行报复性消费与补偿,从而获得童年期望得到的满足。根据淘宝公布的购物数据显示,一年有7000万成人在淘宝给自己买玩具,其中“90后”占比高达57%。这类人成年后开始喜欢儿童化的事物,呈现儿童化的特征,希望通过此来弥补童年中的缺失。

(四)个人:成人主体心理的本我反抗

目前,成人儿童化趋势的扩散与当下成人复杂的心理因素有着直接联系。成人之所以会变得“低幼化”“儿童化”,其本质是成人个体需要被满足的主观心理需求。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这一概念用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每个个体都存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不同的状态,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我”。童年时期,“我”可以在没有太多束缚的环境下享受无尽的乐趣,发挥着本我的状态,本我所遵循的是享乐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享乐主义逐渐不再适用。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身边的接触面由初级群体不断扩展为众多次级群体,这意味着“我”需要离开父母、家庭的庇护成长为独立的成人。成人在社会生存需要遵守社会规章制度,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注重语言的艺术,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同时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此过程中,自我和超我在不断压制、束缚本我,使与生俱来的本我让步,以实现自我和超我的过渡。目前出现成人儿童化现象便是在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本我不再克制与让步,而是反抗过渡,企图重回享乐的状态,回到童年无忧无虑的时期。尤其当压力席卷而来时,“我”面对如今众人皆“卷”的社会时,本我的反抗意识更加明显,企图摆脱束缚,以本我作为“我”的主导。

四、规避网络环境下成人儿童化的策略

成人儿童化现象所造成的成人角色错位已愈发明显,久而久之易引发社会问题,规避成人儿童化现象的负面影响需要从其成因中“对症下药”。

(一)提高媒介素养,警惕技术异化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是否能够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取决于人类运用它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在21世纪“电视”俨然已衍生为所有新媒介技术,人类运用媒介的智慧主要表现媒介素养方面。面对技术垄断对人造成的异化现象之一——成人儿童化,成人首先需要提高个人对于媒介信息负面影响的抵御能力,充分认识到媒介技术对人的麻醉作用和多元引导,避免对媒介形成精神依赖[8]。其次,成人需要提高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解读能力,在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洪流中,保持深度阅读的习惯以及审时度势、批判分析的能力。最后,成人需要增强个人媒介使用的控制力,明确使用媒介的诉求,清醒地分辨自我的社会角色及信息需求,在保持正确的成人身份前提下,适度通过儿童化的行为方式增添生活的浪漫和趣味。

(二)回归理性消费,倡导精神发展

马克思认为,消费的本质是人需要的满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9]。面对当下的儿童化消费主义,回归理性的成人消费观是重中之重。首先,成人需要树立正确的审美品位,明确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改变“幼态”就是美的错误认知,减少因年龄焦虑而产生的不理智的求美行为。其次,成人需要有清晰的自我觉醒意识,能够识别商家精心包装过的消费套路与陷阱,明确自我的消费诉求,选择适合身份特征的商品,而不是被动接收商家所提供的一切儿童化符号商品。最后,成人需要改变“符号消费”的物质观念,推崇积极创新、符合成人文化的精神发展消费,在精神消费上缓解生活压力,实现自我充实。

(三)构建新型教育,培养独立精神

模仿理论认为,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承担起成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给孩子树立榜样,以成人的形象与儿童交流,让孩子知晓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差异,形成正确的身份认知。其次,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应根据儿童不同成长阶段发生改变,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年龄段,儿童的学习能力、心理认知都有差异,父母需要将教育赶在发展之前,及时引导儿童的人格形成和价值取向。最后,父母应积极构建“爱而不宠、养而不娇”的新型家庭教育氛围,使儿童对于家庭的感情是以信赖为主,而非依赖为主,培养儿童树立独立自主的品格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拒绝成为“巨婴”。

(四)摒弃享乐主义,实现超我转化

个人在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中逐渐完成“社会人”的蜕变,社会化过程也是个人构建完整人格结构的过程。人的完整结构中本我、自我与超我应保持协调统一,成人儿童化现象是本我的反抗导致三大系统难以协调,产生冲突。本我作为人格中最不易掌握的部分,首先成人应提高个人的理性和道德规范约束能力,不能一味以享乐主义为主,企图逃避成人责任做无能的宣泄者。其次,成人需要重视外界的压力和实际的危机,追求现实原则,不断适应和克服环境的变化,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出自我。最后,成人需要不断完成超我的转化,以超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评议自我甚至惩罚自我,监督个人的成人角色,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摆脱幼稚、儿童的标签,以成人的身份实现与外界环境的能量交换。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于一直处于保护下的儿童来说,成人意味着要面临和适应高压且快节奏的生活。网络作为“后台”为成人提供了休憩的港湾,儿童化或许是成人在面临高压环境时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但在整个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网络社交中的行为终究是作用于现实社会,影响现实生活。成人的儿童化是在模糊成人与儿童的边界,其带来的不仅是成人的消逝,也是儿童的消逝。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成人儿童化现象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警醒,在kidult文化风潮还未成为大势所趋,现实生活中还未形成全民孩童的表征时,成人需及时扭转现状,使儿童与成人的角色得到归位。

注释:

[1]王娟,汪宴卿.新媒介环境下“成人儿童化”现象成因探索[J].新闻传播,2021(13):49-50.

[2]李大圣.儿童:走出成人世界的概念[J].今日教育,2013(06):12-14.

[3]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董江艳.微信表情包与自我形象表达——以“拟剧理论”进行分析[J].青年记者,2016(29):11-12.

[5]张惠.民族文化符号的记忆、想象与转换——“魅力湘西”的语言符号解读[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21,39(02):162-168.

[6]石建伟,曹倩.童年消逝:一场成人的自我哀叹[J].少年儿童研究,2021(11):65-72.

[7]丁菊,王传棨.Kidult——值得关注的成人孩童化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10(10):7-12.

[8]朱家辉,郭云.重新理解媒介素养:基于传播环境演变的学术思考[J].青年记者,2023(08):101-10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朱田鳳,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巴音查汗,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