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飞 孟晖
【摘 要】现代化理论指出,技术和经济发展会引起社会领域的变革。因此,现代化不仅指技术、经济等物质层面现代化,而且精神层面社会领域变革治理也要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党的领导下,着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网络技术发展促进了网络现代化,另一方面,引起相应的社会变革,特别是衍生或引起了网络违法犯罪以及网络空间生态乱象,网络空间治理也需要现代化。我国网络空间治理应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精神,不断提升网络治理能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网络空间;社会治理
引言
近30年来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但正如***总书记论述的“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1]信息网络技术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信息网络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网络空间违法犯罪以及充斥网络空间色、假、丑等生态乱象,亟需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按照该理论,信息网络技术物质文明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属于网络精神文明范畴的网络空间治理也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因此,我国网络空间治理如何基于中国国情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值得探讨,且对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有着较为现实的意义。基于此,笔者结合现代化概念、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探析我国网络空间治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及对世界的意义。
一、现代化概念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分析
为了更好理解网络空间信息治理中国式现代化,有必要先从历史维度对现代化概念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行分析。
(一)现代化概念
“现代化”由英文 modernization翻译而来,它是随着时代发展被赋予不同内涵的动态概念。清末民初流行的各种英汉词典中,modernization还没被译成“现代化”,而是翻译为“改新、更新、维新”。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现代化一词在我国开始零星使用,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被赋予了不同内涵。最初我国主要以时髦化和现时代化理解现代化。到了20、30年代,现代化增加了区域因素,即西化、欧化。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现代化被理解为工业化,到60年代,周恩来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此时现代化不再“附属于‘工业化,而是上升到国家战略目标的层面。”[2]
虽然在不同时期,现代化有着不同内涵,但为了研究需要,仍需结合现代化概念发展史,对现代化概念作进一步厘清和界定。现代化概念比较受关注的解释有两个,首先是“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3]这是从经济、技术物质层面理解现代化。但另一方面,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会引起社会领域不适和变革,这引起现代化另外一种解释:“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4]此处着重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阐释现代化,强调的是制度和思想文化对科技革命、经济发展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因此,现代化概念可以理解为包含经济技术、制度、思想文化三个层面以及三者之间如何相互调适的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概念
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与‘小康社会相联系的。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现代化。”[5]邓小平基于当时中国国情,主要从经济物质层面阐释了现代化。
黨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等国情基础上,坚持党的集中和全面领导,在不断创新和拓展先进理论指导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的是不但经济物质层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是在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深深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思想制度精神层面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国外现代化的“翻版”,它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道路,开辟了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新模式,开创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现代化新形态,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二、我国网络空间亟需治理的原因
现代化概念揭示了经济技术层面现代化会引起社会不适和变革。这在网络空间表现得尤其明显。网络技术发展,导致媒体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等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传播由传统纸媒转向自媒体、全媒体,传播方式由单向大众传播转变为互动、裂变式多媒体传播,单一的舆论生态被网络空间多舆论所取代。特别是西方反华势力试图利用互联网搞乱人心,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互联网成为最大变量,网络空间安全面临严重问题。同时,在迭代更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和资本逐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衍生或引起了网络违法犯罪以及各种网络空间生态乱象,扰乱了我国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秩序,因此网络空间亟需规范和治理。
(一)网络空间违法犯罪迭代更新
与纸媒时代违法犯罪相比,网络空间违法犯罪具有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相应迭代更新特征。而且由于“网络信息具有扩散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影响不易消除等特点”[6],网络违法犯罪会导致更严重的危害后果。如自媒体技术发展,不但使信息网络成为造谣、传谣主要媒介,而且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具有比纸媒时代造谣、传谣行为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以致需要刑法规制。还有网络诈骗以及建立非法网站、通讯群组等违法犯罪行为。大数据和网络平台的发展,致使网络空间信息泄露、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扰乱了社会秩序。
(二)网络空间环境深受影响
在网络技术发展以及资本逐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在不同时期,衍生或引起了网络空间生态乱象。在自媒体时期,网络空间生态乱象主要表现为网络造谣、传谣,网络水军,网络诽谤等行为,扰乱了网络和现实空间社会秩序。
到了大数据时期,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资本的双重推动下,社交、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成为网络信息传播主要渠道,一方面出现“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新的‘把关人和‘议程设置者的趋势”,[7]另一方面,其商业、娱乐属性逐渐增强,网络空间生态环境深受影响。因此,在这一时期,网络空间生态乱象主要由各类违规平台和账号引起。特别是直播、短视频,MCN机构信息内容、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等领域生态乱象相对严重。
(三)网络空间多头交叉管理
互联网发展早期,我国网络实行分业管理体制,工信、新闻、文化、出版、教育等多个部门都有管理网络的职能,因此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正如***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的:当时的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8]由于网络空间特殊性质,很多问题如网络直播引起网络空间乱象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解决,分头交叉管理无疑降低了监管效率,也加剧了网络空间失序。
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路径
根据前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网络空间治理中国式现代化有如下路径。
(一)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是基于我国网民规模巨大国情上的现代化
网络空间治理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我国网民规模巨大这一国情上的现代化。自2008年以来,我国网民数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9]即时通讯、网络视频、网络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新闻、网络直播网民使用率达到68%以上。网络空间成为网民新的生活空间,对我国网民影响巨大。
(二)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是基于理论突破和思想创新的现代化
网络空间治理中国式现代化,不但是基于我国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的国情基础上的现代化,更是基于理论突破和思想创新的现代化。如果没有先进治理理论和思想指导,经济技术、制度层面现代化就不会成功。网络空间治理理论突破和创新集中体现在***总书记所阐释的网络命运共同体思想。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是法外之地。为了加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总书记提出了构建良好秩序等“四项原则”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总书记网络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我国网络空间治理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是网络物质文明和网络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网络空间治理也应随网络物质文明发展同步现代化,进而实现两个文明协调有序发展。我国主要从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领导体制、健全网络治理法律体系以及完善网络空间监管等方面实现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
1.加强党对网信事业领导,深化网络综合治理
***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10]十八大以后,为了理顺网络管理领导机制,我国加强网络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主要体现在加强党对网络空间治理集中统一领导。如设立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网络空间管理最高统筹协调机构,有效地解决了十八大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分头管理网络问题,提高了监管效率。这不但加强了党对网信事业领导,而且深化了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形成了党委、政府、企业、网民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确保了网络空间正确的政治方向。
由于加强了党的领导,我国网络空间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增强了网络空间舆论引导,弘扬了网络正能量和主旋律,净化了网络空间,而且主动掌握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网络意识形态等网络安全进一步巩固。
2.健全网络空间治理法律体系
十八大以后,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安全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11]如制定了《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同时,通过扩张解释和增设罪名方式,加强对网络空间刑事规制。如对泄露网络用户信息和侵犯个人信息行为,增设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除《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外,相关监管职能部门及时制定和颁布相应的部门规章。如2021年针对网络直播引起网络空间乱象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3.完善网络空间监管
除健全网络空间治理法律体系外,我国还加强了对网络空间的规制和监管。监管的重点在于各类引起网络空间生态乱象的平台和账号。网信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如对网络直播,落实平台、主播、用户的主体责任并规范其行为,提升主流价值引导能力,确保网络空间导向正确和内容安全。对算法推荐服务,则健全算法分级分类等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规范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等主体推荐服务,确保网络用户的权益。
针对网络空间乱象较多的直播、短视频、MCN机构、应用程序、算法、账号运营等领域,则采取“清朗”系列专项治理行动。监管制度的完善和专项治理的开展,有力地规范了网络空间秩序,净化了网络空间生态环境。
综上,在***总书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我国网络空间治理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网络空间治理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我国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网络对网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巨大这一国情基础上,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全面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络空间正确的政治方向,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同时发扬斗争精神,敢于亮剑,积极加强网络空间舆论引导,传播网络空间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使互联网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从而实现网络物质文明和网络精神文明协调有序发展。
注释:
[1][10]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91、10.
[2]侯竹青.“现代化”概念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7(03):85.
[3][4]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1986(03):23.
[5]戴晓娟.试析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7.
[6]两高就网络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答记者问[EB/OL]. http://www.chancheng.gov.cn/fsccgaj/gkmlpt/content/2/2155/post_2155433.html#1284,2022-11-6.
[7]韩运荣.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的变化与特点[J]. 新闻与写作,2018(07):28.
[8]***.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94.htm,2022-11-7.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cnnic.net.cn/n4/2022/0916/c38-10594.html,2023-3-2.
[11]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EB/OL].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0625235,2022-11-8.
(作者:王飛,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孟晖,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编:姚少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