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人物采访工作

时间:2024-05-07

蒋云帆

【摘    要】人物报道是受众较为关注和感兴趣的新闻体裁,办好人物报道栏目对媒体来说甚为重要。人物采访是做好人物报道的重要环节,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人物采访工作?笔者结合近年来人物采访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人物采访;人物报道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融媒体时代,人物报道仍是受众较为关注和感兴趣的新闻体裁,办好人物报道栏目对媒体来说甚为重要。因此,在做人物报道时,记者在继承人物采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也要采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巧等,不断提高融媒体时代人物采写的能力。

当记者面对一个陌生的采访对象时,如何尽快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并拉近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如何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了解到有关情况,如何发现被采访对象的不平凡之处,如何深度挖掘被采访对象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都是在人物采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做好采访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

通常来说,记者的采访准备工作分为长期准备和短期准备。长期准备,主要包括记者的知识储备和资料及经验的积累等。其中知识储备包括理论政策、新闻知识以及采访方法等。这些都需要记者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并有所创新。短期准备一般来说主要是指事务性、临时性的准备。本文涉及的人物采访准备主要是指较为短期的准备工作。

记者接到采访某个人物的任务时,首先要迅速理解和明确采访有何要求,要达到何种目的,预期写出什么样的文章等,并做好一系列相关准备工作。采访前准备工作包括根据采访内容拟定采访提纲、了解被采访对象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部门对被采访对象的简介和评价,利用网络搜索其他新闻媒体对此人物有无相关的采访报道、联系与被采访对象有关的人、计算采访可用的时间、规划采访的行进路线、拟携带的设备和资料,以及可能遇到的其他情况等。此外,记者还应提前准备好拍摄工具,做好视频脚本与分镜策划等工作,以便于在新媒体平台上利用短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地呈现人物及其事迹,保障采访工作的完整性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总之,记者在做人物报道前,需要认真做好采訪的前期工作,最大限度搜集了解被采访对象有关情况,重视“战前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笔者前往芜湖一家养老院采访曾服役于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抗战老兵蒋衡洲。事先,笔者通过互联网查阅了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相关资料,前往图书馆借阅了《中国空军抗战纪实》等书籍,初步了解了中国空军抗战的主要过程等基本情况,同时通过有关部门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蒋衡洲甘洒余晖奉献社会的事迹,并通过电话和视频联系了蒋衡洲的亲属,询问其成长经历等。与此同时,笔者在采访时还用准备好的拍摄工具,为蒋衡洲拍摄下珍贵影像。通过此次采访,笔者将一位曾在中缅边境两次击落日军飞机的抗战老兵的传奇故事呈现给受众。《安徽工人日报》和《开心老年》杂志分别从不同角度刊登了这篇人物采访通讯,一些新媒体也予以刊载,社会影响广泛,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平易近人,坦诚沟通

融媒体时代,通过网络、视频等采访方式固然可以提高采访工作效率,但近距离面对面的人物采访,感情上的交流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采访对象,平易近人、以诚相待、尊重他人既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职业准则,也是达到采访目的的必然要求。

在人物采访过程中,面对面交谈是主要沟通方式。记者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交谈氛围,做到在采访交谈中有亲和力,让被采访对象产生亲切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拉近与被采访对象心理上的距离,让其有在与朋友“拉家常”之感。可以先从被采访者的职业、兴趣爱好等其熟悉的话题入手,从而引导被采访者逐步放下忐忑、紧张、戒备等负面心理,愉快说出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采访工作。也可以通过握手问候寒暄、赠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等,加强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互动,引导其“敞开心扉”“深入交谈”。

记者要学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对不同的人说出得体的语言,让采访尽可能顺达通畅。同时,由于采访时间有限,采访交谈要力求高效,快速突破谈话瓶颈,让每一次采访谈话都富有成效。尤其要学会如何在采访谈话中直言敏感、困难的话题,有效化解难度大的谈话。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时间通常是比较紧迫的,但又不能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我们是“匆匆的过客”,否则,其不可能静下心来“诉说”,我们也不可能获取所需要了解的内容。让被采访对象清楚知道我们的看法,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语言得体、令人信服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笔者在采访抗战老兵蒋衡洲时,首先向其敬了一个军礼,感谢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随后送给他一本《中国空军抗战纪实》,令其十分感动。蒋衡洲刚把书翻了几页,看了几幅书中的插图就思绪万千,侃侃而谈,整个采访过程比较顺利。可见,记者要主动学习、掌握一些沟通方面的“艺术”,用沟通的理论指导采访实践。

在人物采访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提问的技巧,包括正问、反问、侧问、设问等,把握好提问的艺术。在通常情况下,记者在人物采访过程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也并非始终如此。双方有时也会相互提问、回答问题,形成位置互换、信息交换,这样无疑会增强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采访工作的和谐深入。

三、学会在听上“做文章”

人物采访过程中“倾听”很重要。在倾听中可以发现新闻线索,可以捕捉到被采访者内心深处的变化,可以为采访营造良好的氛围等。因此,在人物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注意认真倾听被采访者的心声,即使有些内容不是记者想要了解的,也不要随意打断。否则,易挫伤被采访对象的自尊心,造成采访过程不顺畅、不和谐。记者要学会在倾听中引导提问,洞察被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将采访逐步引向深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那么,什么是倾听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听与倾听是有较大不同点的,听是声波经听觉神经传送到大脑之后,自然产生的一个比较简单的生理反应过程;而倾听则是大脑对这些声波震动重构再生成和赋予某种意义的过程,这是有一定的思考和反馈的过程。

记者在人物采访过程中,不是简单被动地获取某种信息,而是一个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包括听见、专注、了解、回应、记忆、归纳等。这里包含了一系列主观能动的行为,将这些主动行为集合在一起才会形成有效的倾听。比如,记者在采访某个人物时,被采访者有时会因为情绪激动等原因谈及一些并不是记者想要了解的内容,这个时候记者如果贸然打断他的话语,就会让其感到扫兴,就可能会影响后续采访。记者应当表现出自己对这些内容也感兴趣,并迅速思索如何从被采访者的话语中找到可以通向自己所需采访内容的“通道”,并因势利导引导被采访者的话语自然过渡到记者所需要采访内容的“轨道”上。

四、学会在观察中思考

何为观察?说到底,观察是人们一种带有目的和带有计划的知觉行动,是人们感性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主动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记者人物采访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察人的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需要传播的人物信息。

在融媒体时代,海量信息流中存在着一些虚假信息,记者在人物采访前和采访过程中要用敏锐的眼光进行观察,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及时准确获取高质量的信息。这既是融媒体时代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确保人物采访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人物采访过程中,有的记者只重视与被采访对象谈话,而不善于观察,这样的采访是不全面的,有时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被采访者同样一句话,其眼神坚定或飘忽不定可以反映出完全不同的语义内涵,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因此,记者在人物采访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包括对被采访对象所处环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心理活动的观察等。

在人物采访中,观察和思考是紧密相连的。记者在人物采访时的观察并非随意的、被动的,而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积极主动的,同时,还要能够正确理解、分析和判断所观察到的现象, 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约服务逐渐兴起并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约工作为一类新型工种应如何维权也成为随之而来的新问题。笔者把握社会热点,提前策划筹备,多次前往全省各地探访网约工的就业状况,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网约工“缔约形式”“用工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层次挖掘,倾听各方需求,并就相关问题向工会、法院相关工作人员及相关律师进行咨询。在充分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互联网+时代 网约工权益如何保障》一文,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被评为安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并被安徽省记协推荐参评中国新闻奖。

五、打开人物“心灵之窗”,展现人物精神世界

要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人物报道,需要记者用独特的视角,经过深度挖掘,打开人物“心灵之窗”,展现被采访者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的作品才能感染、教育和激励受众,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而这取决于记者能否顺利打开被采访者的“心灵之窗”,让其敞开心扉。

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视情运用周围环境、现场场景、灯光效果等烘托采访气氛。面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阅历的被采访对象,要努力寻找与其的共同语言。如采访一位劳动模范,要事先了解其先进事迹概况、主要贡献等;采访一位艺术家或作家,要事先了解其主要作品、创作风格、社会影响力等;采访一位科学家,要事先了解其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在领域内的贡献等。这样,采访时双方才会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话匣”才容易被打开,其“心灵之窗”才会敞开。

打开被采访者的“心灵之窗”,挖掘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重视真实性问题。如果在人物采访过程中,随意进行“刻画”或“拔高”,失去真实性,就会导致作品根基的动摇。从一定意义上说,真实性是人物报道的生命线。

同时,细节问题也不容小觑。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便捷性也为更细、更实地做好人物采访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什么是细节?通常来讲,细节就是细小的事物、环节或情节。但就是这些小事或细节,往往会成为事物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人物采访工作也是如此。一篇精彩的人物报道,打动读者的往往是文章中那些感人的一处处细节,是透过平凡看到的“不平凡”之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能够打动千千万万读者,作者采访科学家陈景润后对其工作和生活细节具体、生动、精彩的描述是重要原因之一。雷锋从捡螺丝钉到“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焦裕禄用茶杯盖顶着肝部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众多先进人物的事迹报道无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中折射出其对党和国家、对人民、对事业有着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记者在人物采访工作中目标要细,过程要细,记载要细,在对细节进行核实时,也要认真细致。笔者在采访抗战老兵蒋衡洲后写的人物通讯《长空热血打豺狼》寄给《开心老年》杂志编辑部时,其编辑对文章中的一处细节,即老兵提到的在飞机上用“剪型镜”看到敌机提出质疑,认为只有炮兵有“剪型镜”,飞机上没有此物,从而对老兵陈述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笔者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查阅了一些历史图片和影视资料,终于在国外一部著名的二战影片中找到佐证,并截屏下载发给编辑,从而消除了其疑虑。

此外,发扬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是走进被采访对象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人物报道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人认为在融媒体时代,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捷,上述优良传统在人物采访中不重要了。情况并非如此。如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日本影片《望乡》中,记者为得到日本妇女被卖身到海外的第一手材料,与“身处坍塌的屋顶透过蜘蛛网可以看见天空、席子破旧不堪”的阿崎婆同吃同住。她白天帮阿崎婆干活,晚上一起聊天,正是记者对她的“不嫌弃”和执着精神终于打动了阿崎婆并取得了她的信任,使其向记者讲述了她那饱经风霜的血泪史,从而揭示了那段令许多日本人不堪回首的历史。试想,如果记者没有放下身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动阿崎婆,她会开口向其吐露悲惨而遭人嫌弃的身世吗?融媒体时代的确给采访工作带来许多便利,但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仍然是采访环节中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记者做好人物采访工作应当在继承以往人物采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掌握人物采访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巧,不断丰富采访的形式和内容,创新融合、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工作中游刃有余,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安徽工人日报社)

责编:周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