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范群
【关键词】地市党报; 新闻评论;权威性;引导力
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评论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在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革命建设事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发挥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优势,勇于接受多元化舆论的挑战,充分展现党报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地市党报,在推进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更要将新闻评论工作牢牢地抓在手中,抓紧抓好。
加强新闻评论工作是地市党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指导实际工作的需要。要围绕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吃透上面的精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澄清错误和模糊认识,将上级精神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加强新闻评论工作是地市党报加强舆论引导的需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了多元化的舆论,党报评论的话语权遭遇挑战,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党报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提升党报的品牌影响力。互联网媒体的崛起在信息传播的迅捷度、传播空间的延展性方面都是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而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不实甚至虚假的信息,以及各种似是而非和错误的观点,导致人们一时无法对某些现象与事件进行清晰判断,而地市党报作为本地区内信息传递的主渠道和反映民情民意的主要途径,无疑是引导当地舆论的“意见领袖”。地市党报可以通过加强新闻评论工作,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和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通过有深度的新闻评论激浊扬清,就可以在资讯“大合唱”中发出最响亮的声音,并充分掌控本区域的舆论导向。
加强新闻评论工作也是地市党报坚持群众路线,开门办报的需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源于实践,最后回到实践指导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地市黨报不能简单地作为“传声筒”,而是要将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用评论的形式进行强化和引导,使上级的部署更能为群众所接受。实践中,有些地市党报对新闻评论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大政方针中央定,重要的新闻评论中央媒体会推出的,作为地方党报只要转载就行了,表现在版面上就是缺少有本地特色的新闻评论,本地的舆情不能通过评论反映出来。因此,要两条腿走路,既要转载中央媒体的重要评论,又要聚焦群众所思所想,善于发掘本地有价值的新闻评论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本地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素材,如可通过本地的重要网站、网络论坛等渠道收集素材,在参考网友意见观点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的评论群众爱看。
做好地市党报新闻评论工作,首先要抓好代表报社立场的重点新闻评论的撰写。所谓重点新闻评论,是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新闻评论使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吹响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主战场的“冲锋号”。重点新闻评论是地市党报增强权威性的重要载体,地市党报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在内部倡导记者编辑写重点新闻评论的同时,还要多与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领导机关的研究人员、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联系,主动邀请他们给报社提供权威性强、站位高的重点评论,发挥有深度高质量的新闻评论的作用。多年来,《铜陵日报》经常就阶段性重点工作和市委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约请有关部门的专家等给报社写评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外部评论员队伍。此外,报社积极鼓励记者编辑写评论,并在考核上体现对优质重点新闻评论的倾斜,现在报社一批中青年骨干记者编辑迅速成长起来,已经能够独立承担重大新闻评论的写作任务,写出了让群众满意的评论。为了做深做透重点新闻评论,报社经常推出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极大地提升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
其次,在新闻评论工作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使评论更接地气。通过来信、来访、“两微一端”等新的载体增加与群众的互动,一方面可以及时获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并从中提炼出新闻评论选题,使新闻评论不是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而是更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开辟评论园地,主动设置评论栏目,使人民群众有一个抒发心声的地方。《铜陵日报》多年来坚持开设了一批评论栏目,如《五松短语》《群言堂》《檐下小语》等,这些栏目刊发的评论短小精悍,文字简练生动,大多是一事一议,受到群众的欢迎,来稿踊跃。
地市党报的新闻评论要注重时效性,最大限度地释放评论的能量。新闻是易碎品,在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通过互联网以及各种传统媒体接触到的信息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是传统媒体时代无可比拟的。地市党报的新闻评论应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增强时间观念,要有趁热打铁的意识,否则等慢慢磨好评论,可能受众的注意力、兴奋点早就过去了,这样新闻评论的效果未免打折。提高评论的时效性,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对于市委市政府的阶段性重点工作要提前掌握,提前谋划评论选题,提前收集材料,力争使新闻评论与重点新闻报道同步推出;二是对于临时发生的热点新闻,要增强评论写作敏感性,迅速预判,需要配评论时,要本着不过夜的原则,抽调精兵强将集中突击,从而牢牢掌握评论主动权。
地市党报的新闻评论要带着感情,要写有温度的评论,增强评论感染力。要文风朴实,以小见大。凡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评论,大多文字量不大,千字左右甚至只有几百字,切入角度小、针对性强。一篇评论主要围绕一桩事生发开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平实的语言将群众心中的疑问解开,读后令人豁然开朗,并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评论才更让人信服。实践中,很多地市党报的评论不能抓住读者视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字干巴,行文平淡,阅读感受沉闷,读后不能让人信服。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作者在写评论时往往只把精力放在了立意、选题、论证等“硬件”方面,而没有对文风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写评论,要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写评论,不能简单地以为只要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了,在这方面,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写的新闻评论堪称是“有温度”的新闻评论的典范。范敬宜写的很多评论都是从一件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开头,而后不断深入升华,最后自然得出关乎国计民生、社会道德行为的结论。他在辽宁日报工作时写的《少干那种千墙一面的蠢事》便较好地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评论特色,文章从墙的颜色说起,谈到改革新形势下“生活应该变得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批评“把所有的墙都刷成红色”的愚蠢行为会导致人们生活刻板、思想僵化,让人读后心服口服。
做好地市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多管齐下,久久为功。报社编委会在制定阶段性报道计划时,要有意识地确定重点评论选题,再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人员,对于重大选题,必要时可以召集相关部门座谈讨论慎重确定。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增强记者编辑新闻评论敏感性,记者对所负责报道领域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很熟悉,通过引导记者在完成正常新闻报道的同时积极撰写新闻评论,无论是对提升记者综合素质打造名记者,还是对增强党报影响力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倡激励编辑走出办公室,挤出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这样写出的新闻评论就不会是泛泛而谈,而是针对性更强。此外,还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形势,利用地市党报的新媒体平台开设网上新闻评论栏目,这也是地市党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作者单位:铜陵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