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今日说法》看接受美学的运用

时间:2024-05-07

赵文敬

【摘要】社会转型期,普法的重要性凸显,相应的普法节目应时而生。《今日说法》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接受美学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把“读者中心论”作为制作该栏目的第一要义,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追求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

【关键词】《今日说法》 接受美学 受众需求 期待视界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要保证社会生活和谐、平稳、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制,普法工作无疑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新闻媒体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平台,央视《今日说法》于1999年1月2日开播,每期15分钟,至今已有十余年,该栏目重在普法、推动立法、监督执法,为百姓办实事。该栏目采取以案说法、大众参与、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秉承可看性强,条理分明的风格,努力把新闻元素和法律元素相结合,使节目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和社会互动面。较高的节目品质再加上对受众需求的满足,使得《今日说法》赢得了较高的口碑和荣誉,担负起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和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双重使命。该栏目之所以成功,还得益于它准确的受众定位与“受众本位”思想。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又称为接受理论或接受研究。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紧抓住“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动态过程,抛弃了过去只重视作者、作品之维,而丧失了文学的接受和影响之维的做法,提出“读者中心论”——认为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是文学作品产生效果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传播者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少了接受者的认可,传播就不会有什么效果①。接受美学主张的以读者为中心、走向读者的观点恰和新闻传播学的效果理论相吻合。因此,任何一档栏目要产生社会效应,首先必须被受众所接收。法制节目也不例外。《今日说法》从节目内容、节目风格、节目编排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受众需求,以求达到社会效应和自身价值的双赢。

接受美学把读者的作用看得十分重要,认为“文学作品的诸价值在读者身上的具体实现,是文学效果,是文学多元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达到。”②然而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们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很可能不会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续太久。《今日说法》努力践行关注民生、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满足了受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在节目内容的制作方面,《今日说法》充分考虑到了观众的接受能力,为观众收视节目的方便,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由新闻事件引申出法律知识。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每期节目素材都是来源于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受众对法律更持久的兴趣。在牢牢锁住固有受众,保持他们对栏目较高忠诚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受众群体。

《今日说法》在节目风格上,贴近普通受众,严肃中渗透着对群众的关爱,幽默中透露出对违法犯罪的愤恨。2002年8月改版后《今日说法》提出一句响亮务实的口号: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改版使整个节目比以前更富曲折的故事情节;更细致的人物刻画;更详尽深刻的法律阐释和更浓厚的人文关怀。在法律已经渗透到生活各领域的今天,《今日说法》用法制眼光透视热点事件和社会现象,对法律知识十余年的宣传普及,使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让受众明白在生活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主持人撒贝宁、张绍刚更是以独特的主持风格、丰富的法律知识赢得了百姓的喜爱和认可,也为这个非黄金时段的栏目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其次,《今日说法》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不同阶层的受众群。该栏目从众多的案件中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在向受众介绍案件的经过、案件的侦破过程的同时,邀请法律专家将法律知识和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条文进行讲解,给人以启示,让观众知法、学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如今年初 《今日说法》的一档节目介绍家住郑州的付先生刚买的房子由于装修工疏忽致漏水,使楼下业主家的卫生间墙壁被泡坏。楼下业主提出,恢复其卫生间原貌,否则赔2000元。但装修工不愿赔钱。本案涉及的法律知识较多,关系较复杂,因此在节目中,主持人和法律专家由浅入深分析案件,指出因楼上漏水给楼下造成了直接损失,应作出赔偿。因为付先生和装修工要承担连带责任,同时楼上业主可向装修工追偿。清晰明了的分析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也解答了他们类似法律知识的困惑。十余年来广大受众已把《今日说法》当成普及法律知识的窗口和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今日说法》的报道广度力求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是指读者在接受活动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意向。观众也是如此。“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而对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符合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示怀疑或者拒绝。”③因此,在收看电视节目过程中,如果观众的收看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界一致,观众就会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如果节目大出意料之外,超出了观众的期待视界,他们会感到振奋。走向受众,就要注意到受众的千差万别,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期待视界”,对传播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且,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理解是“能动的艺术审美再创造过程”。同时,观众具有的不同的“期待视界”,原因在于:首先是个人差异。个人心理结构不同,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不同等,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其次是社会类别的不同。年龄、种族、收入居住地等社会类别相同的人,大体上选择相同的传播工具、接触相同的内容,并做出近似的反应。第三是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不同。受传者的社会关系如职业、教育、以及非正式群体等,对他们怎样看待传播的信息有重要影响。《今日说法》播出的的法律案件,不仅能满足观众的获知心理,更能帮他们充实法律知识,每期节目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如今年10月份的一期节目讲的是买车男子修理厂“试车”一去不返而车主向修理厂索赔的事。有的人支持车主的做法,认为修理厂监管不到位,而有的人则认为车主的要求不合理,不应理会。经过主持人和法律专家的讲解,让车主和更多的受众明白了在发生此类事件时车主和修理厂都有相应的责任,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今日说法》作为一档家喻户晓的电视普法栏目,它在保持独立、冷静、理性的同时,把“读者中心论”作为栏目的第一要义,力求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站在公平、正义的立场上,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该栏目对接受美学的应用和深入理解得到了受众最大的肯定。

参考文献

①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339页

②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268页

③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第169页

(作者:河北大学08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