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数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究与实践

时间:2024-05-07

刘佳瑛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中职数学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保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中职数学教学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解析德育材料,探寻架设数学课程的思政方向,并从融入思政元素使得数学变成有意义学习,中职院校数学教师在思想上渗透思政元素,来探究创设数学课程思政的渠道,给出中职数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策略研究,以期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

一、中职数学教学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发展现状

(一)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学生接受情况不理想

中职数学课堂中教师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较难与学生的意识产生共鸣,甚至德育內容与学生的认知脱节,而且处在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其认知水平在不断提升,对现实问题有一定的自我判断和理解能力。但是一线数学教师结合数学知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并没有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并未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于学生德育内容的吸收和理解方面,并未对学生的反馈加以重视,使得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各学科的教师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的教师对德育教材的掌握程度不一,数学课堂中主要讲解数学知识,不够注重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无法有效地将数学学科中的知识与德育教育要求的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任务目标相统一。即使目前在中职数学中,很多教师尝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尝试解读德育教材,但是在课堂上,重点讲解教材中的突出素材和内容,并没有深挖教材内容的内涵,自己去探索隐性素材。此外,中职数学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因此,教师的授课依旧是将数学知识的讲解和数学技能的培养作为重点,要求教师规划好课程进度,重视学生成绩,因此面对德育教材内容的深挖工作,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二、融入思政元素使得数学变成有意义学习

教育家加里宁表示:“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从中能够看出,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科目的特点,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教育中,能够使得数学变成有意义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主动进行实践探索,积极开展合作交流,是所有学科教师都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兴趣,让学生有学习机会,由教师引导和帮助他们自主探寻并合作交流。通过课堂上的积极引导,展开对思政元素的思考,通过有趣的故事、新颖的题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积极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技能。在数学的课堂上需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其中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实现情感交流。并且促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创造与分享。此外,课堂中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需要学生人人参与,才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意义,这就需要积极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数学课堂,能够打破传统课堂中的静态、僵化、沉闷、封闭的局面,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带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建立健全的三观,树立良好的德行。

三、中职数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策略研究

(一)中职院校数学教师在思想上渗透思政元素

1.主动提升职业素养,优化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数学教师要从思想层面意识到思政元素的价值和作用,积极在课堂中引入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指引、文化指引。由此,教师应该调整课程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设立教学计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带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挖掘思政元素,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讲解,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

2.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结合教材落实课程思政理念

首先,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数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解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职数学教材。向学生们讲解我国数学家的经典故事,向学生们讲解我国的数学文化,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够对数学课程有更多的了解,让他们明白学好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还可以将我国新时代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讲述,并且用于导入课程的内容,带领学生积极探索科学世界,培养探索精神,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通过解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要求教师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坚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兼顾学生的学业质量,合理地进行数学德育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求通过“典型例题”和“知识巩固—能力提升—学以致用(自我检测)”这三大模块,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课程,培养数学能力,锻炼逻辑思维,培养其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最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遵循职业操守和坚持良好的职业精神下,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在融入思政元素中实现数学课堂的德育教育

传统的课堂中,僵化、枯燥、脱离实际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及时解决,融入思政元素,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人文教育,则能够打破这一尴尬局面,通过向学生讲解数学家的经典故事、我国的数学发展史等等,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并且在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人文故事后,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借助典型的案例,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有深层次的认知,这就要求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有德育精神,开展德育教育,还需要有服务精神,意识到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开展的,教师要作为服务者和辅助者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其在主动求知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

在中职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而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向学生们讲解数学家、物理学家的成长故事、爱国故事,并结合这些内容设立数学题型,让学生以读故事的形式,参与计算求和。例如: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学生想买棉花,当学生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学生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惊讶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于是……此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之后就可以出题,华罗庚平均每天可售出20斤棉花,每斤盈利0.45元,为扩大销售,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过统计发现,若每斤棉花每降价0.1元,则平均每天可多售出4斤棉花,若平均每天盈利21元,则每斤棉花应降价多少?这一案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借助这一题目进行新课的导入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

亦可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起源,最早的方程求解算是《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定的一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方程”是其中的一章。例如在《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要求学生列出方程式。通过向学生们讲解我国数学的发展历史,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心。此外,还可以针对性地讲解数学家的成功案例,对学生们讲解我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讲授先辈们如何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科技发展问题的。数学学科与哲学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借助学科知识向学生讲解其中的哲学含义,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应用领域,例如航空航天、农业、制造业等等,讲述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数学在这些领域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全面的了解,激起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更有动力去探索、刻苦钻研数学知识。

(三)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

中职数学的特点就是科学性强,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从言行到举止,都需要起到榜样的力量,以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带领学生积极探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实现课本理论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高互动性、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學习函数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从学生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出发,建立数学模型,之后带领学生们求解,以此来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运用函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论

中职数学教学中要想做好思政教育,首先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挖掘和探索教材中的隐性材料,同时还要在思想层面接受思政教育,从更高更广的视野中思考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努力深挖教材的内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借助思政元素的特点和作用,开展数学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唯物辩证法、科学发展观、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