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观音堂,那一方明丽的山川

时间:2024-04-24

■ 孟玉璞

受邀到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采风,车行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公路上。公路是新修的,平坦光整,远远地在太阳下闪着亮,像一条飘带飞舞在宝丰西部连绵不断的山坡间。山不高,最高处海拔只有714米,走向却深。一坡连一坡,一岭挨一岭,像天地间连串出生的亲兄弟,大大小小,不高不低,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沟沟壑壑连在一起,珠玉一般,形成了一带纵深。过去路没有修,曲折难行,进山出山都不容易,那“深”便在人心中加了数倍。再加上土地贫瘠,只长石头不长树,远远看去像是只有几根毛的癞头光秃秃地丑。车行其中,颠簸劳顿,再抬眼看那山,视觉上的不适,更增添了几分难行。但是这次却不同了,远望去青绿的山峦上树木扶疏,绿色映眼,在秋阳朗照下,有一种日月丽于天、山川丽于地的清朗与旷远。已过仲秋,天更高,野更迥,起伏连绵的山峦间,籽粒一样的房屋散落其间。

接待我们的是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宣统委员刘兰苹和前文化站站长赵保国。赵保国看上去50多岁,热情到兴奋。采风的人们还没有醒过神儿,他激情洋溢的介绍就开始了:“这是十八里空干河,相传当年王莽撵刘秀走到这条河里,刘秀说水能不能走地下,于是……”“这里叫滴水崖,过去水量丰沛,从崖上落下时形成了水帘,叫滴水帘,后来干旱……”“咱们到罗顶村,那里有石头房子、几百年的皂角树五六棵……”“这里是九龟朝赧王,相传东周末年,最后一位周天子赧王姬延,不甘心做一个窝囊的天子,于是便联合楚、齐不对抗秦国,但是这些国家却没有如约到来……”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那份对家乡的热爱让他如痴如醉。你能感觉到他兴奋到亢奋的语调里充斥着一种认知:他家乡的这一脉山川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好的山川,没有比这里再好了……

三十七八岁的刘兰苹利落干练。她是2021年7月示范区成立时调入观音堂的,虽然到这里只有一年零两个月,作为宣统委员,她已经把示范区大大小小的行政村走了个遍。她含着笑,像拉家常一样给我说示范区的种种:说县里成立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定位准确,说“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对于示范区发展的精准助推,说一个个观音堂人的淳朴、厚道、作为、创造,说白玉木耳种植的独特,说中草药种植的因地制宜,说养蝎基地观音堂蝎子的与众不同……

在十八里空干河的河滩上,遇见72岁的杨再拉。他坐在一棵槐树下乘凉,面前放着一篮子干透的豇豆角儿。看到我们,他亲热地打着招呼,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着他自己以及这里的山水和传说。他说这里的传说,像说他家里的事儿,他祖上的事儿。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眼前的生活,说到花椒的种植和收成:“花椒头两年省事儿,到了第三年就开始费功夫了,剪枝、施肥、除草、压枝透风,哪一步都不能省心。剪枝也得按专家的要求剪,否则,挂果就不丰;除草,花椒要干净得一根草毛都不能有;到了挂果儿期,椒农就要把外边枝一条一条就绳子拴好,拿石头缀着,保证树中间的枝子也能见到风,总之,功夫下不到,就不好好挂果。这是咱尽人事,收不收还得听天命。去年水大,收成不好;今年天热又旱,缺了一茬水,种的花椒减产了大半……”他没有怨天也没有尤人,只是淡淡地说着,平静地接受着天给他带来的一切,整个人干净质朴得像是十八里空干河床上那些被风雨淘洗了无数遍的石头。但是说起观音堂的花椒品质,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俺观音堂花椒高颜值、好品质,色红油重、粒大饱满、芳香浓郁、麻味醇厚,口感上乘,俺这里的‘大红袍’花椒远销到陕西韩城、青岛,与漯河双汇签约好几年了。你知道俺这儿的花椒为啥好?一是俺这里的气候温和、光照充足,98%以上的空气优良天数,碧水、蓝天和净土是种植花椒上品的自然条件;二是俺这里的人实诚,上肥用的是有机肥,催生的花椒味道醇香,是施化肥种出来的花椒不能比的。俺现在已经形成了生态链,花椒林地头儿养猪、鸡、鸭,这些家畜粪发酵了作为花椒的肥料,既解决了养猪、鸡、鸭的污染问题,又给花椒追了肥,一举两得。”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乡村公路 ▲

物意人心,物意里都是人心。而朱舒康种的水灵灵的白玉木耳里,也汪蓄着观音堂乡亲的纯朴、温厚和善良。3年前,31岁的他从山外带来了白玉木耳的种植,久居城市里的他感受到了这里朴厚的乡风。他感触颇深地说:“示范区政府盖好了大棚修好了路,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地服务,让俺不仅省心还节约了成本;这里的乡亲更让俺感动,常年跟着俺干活的十三四个人,在一起像一家人。说起来是厂子里管饭,可每天来上班,他们有葱的拿葱,有菜的带菜。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自家地里长出来的,不值啥。俺经常忙着跑销路,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在厂子里干活儿的乡亲们,不管俺在不在,都一样,他们把厂里的活儿当成了自家的事儿,只要有活儿,干到多晚都没要过加班费……总之,在这里办厂,像是回到家了,温暖有人情味儿!”如今,他的白玉木耳在浓浓的乡情培植下,已经成为大石扒村的支柱产业。

遇见李苗是在石河村的观音寺里。81岁的她,精神矍铄,拄着拐杖站在寺门口的台阶前迎着我们,笑容诚挚纯朴。也许是经年累月的锻炼,虽然拄着拐杖,上了十多级台阶并不显得吃力。她乐观敞荡地笑着,介绍着这里的一切。说这里是寺,不如说是一处谁家的院落。供奉着观音菩萨的正殿从外观上看竟是普普通通的瓦房,灰灰的瓦、倾斜的屋脊,没有任何寺院的标志。因为疫情关了3年门,院子里已经是杂草丛生。但是,所有裸露的地面和道路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和李苗面对面站着,她眼里含着笑略带自豪地向我介绍:“2006年,俺家翻修房屋。拆了瓦房盖平房。那房子上拆掉的瓦啊梁啊没啥用,俺就让俺孩儿连瓦带梁一点不留地都运来了。加上十里八乡的信众们,你一块我一块地凑钱重新盖起这座寺。这座寺年代久了,供奉着三皇姑。她老人家在这里的山上采药救治百姓的疾病,还在后山留下了脚印呢。远近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来求。来求的,没有不应的,香火灵验着呢!”是的,我们的民间信仰历来就很朴素有力量,不像西方人那样崇拜外力,民间的传说崇拜并不虚无缥缈。人们所崇拜的神,都是在现实中有担当有创造力的人幻化来的,他们因懿德善行被四处传扬而被神圣地崇拜并封了神。掌管天地的玉皇大帝姓张,观音菩萨是妙庄王的三姑娘……这样的信仰与人世有亲,与世人有信,朴素而亲切,很容易就种植在人心里,长出根苗来,充盈着一个人的心。观音堂的命名就是因了这里的传说。

“这寺复建后,前几年我一直在寺里住着。侍奉侍奉观音菩萨,给善男信女服点儿务。家里也没啥,晒的有黑菜,丑娘叶儿、木兰头儿好几样子呢,乡里乡亲的来了,在寺里吃碗黑菜面条总是有的!”李苗说这话的时候,你能感受到她的快乐那么自然、那么纯粹。她的信仰让她那么充实、那么有力量。

如果说观音堂人在观音文化的濡染下养成了他们的质朴、善良、宽厚的品质,而李禄、李海水兄弟俩的事迹则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另一种力量,造就了其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性格。

1960年,哥俩上了“毛选”学习班。在学习班上,他们满怀激动地听老师讲解矛盾论和实践论。当听说毛主席就是用这两个理论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他们就开始寻思:他们何不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来改变尖山坡荒山秃岭的面貌呢?于是他们就下定了一个决心,一定要在这两个方法论的指导下,让山坡都披上绿装。

一本哲学的书,就这样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理想。说来奇怪,只上过几天私塾的哥俩,斗大的字识不了几升,但是因为信仰而读书,书上的字不知不觉都认识了。为了植绿荒山的实践去读书,书本上的哲理不知不觉都理解了。1961年他们就这样怀揣着矛盾论和实践论,带着干粮和铺盖,背着镢头和铁锨上了山,在一个大石山洞里住下了,从此开始了用心和行动去读这本书的历程。从此,一个荒坡和一本哲学书、两个当时还是壮年的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得了这本书,就得到了一本宝书,就得了一本翻耕思想的大锄。李海水老人说,当年这本书真成了精神食粮。当年他们上山时,有很多人不理解,常见俩人猫在山上,不知道在干啥。当听说是植树,很多人就说他们是异想天开,就两个人顶啥用,全县有那么多荒坡,而且没有水源……总之,说的都是困难,说得哥俩动摇了,几天都提不起精神干活。于是为了寻找思想支持,他们打开这本书,认真地研读后,他们的劲头又来了。即使在劳动间隙干得没劲了,他们放下镢头和铁锨,歇一会儿,一读这书劲头又足了。茫茫荒山里,两个植绿人渺小如蚁,植树是个不见功的慢活儿,心里不免会产生一丝怅茫。为给自己鼓劲,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给自己打气;遇到了困难,两人从书中寻找克服困难的法宝。就这样这本书成了他们翻耕思想荒地的大锄。

他们用这把大锄翻耕着思想和意志的同时,也翻耕出了令人震惊的壮举:没有树种,他们跑上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去采,一年就采了上千斤。没有水,他们从十几里外的石板河、井沟、赵沟担水浇树。跑了多少路,担了多少挑水,磨烂了多少双鞋,哥俩没算过。就知道他们植下这片林的时候,磨秃了铁锨镢头锤子100多把,光打围堰就200多道,种下几十种、200多万棵树,仅果木树价值就达百万元。

让人叹服的是,当时无植树技术和经验的哥俩儿,就是凭着对矛盾论和实践论的认识和实践,在植树的技术领域里,找到了哲学的落脚点,给了今人学习哲学无用的论调一个惊醒。比如在老化果树的改良嫁接上,一窍不通的哥俩,再一次打开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从嫁接果木的兼容和不兼容上找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种树的时令上找出了矛盾的互相转化。从树木的合理砍伐和栽种上体会出了新陈代谢的重要,从每一次失败后胜利中体会前进中的曲折和道路的光明。这树里渗透的都是他自己的生命汗水,渗透着他的哲学思想,可以这么说,这里每一棵树、每片叶子都闪着哲学的光芒。

李海水老人和他的哥哥李禄穷其一生读了这一本只有薄薄的几十页的小书,却做出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事业,让这座荒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本书和两个老人、一坡林的故事,也成了每一个观音堂人的精神昭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现实的根据,有了精神的依靠,让这里的人有了靠自己努力向前奔的胆识和勇气。

也正因为如此,让那一年出去走走看看的陈秋喜,看到陕西韩城的丘陵地带家家户户靠花椒种植致富,也看到了自家山坡的希望,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引种花椒。一种就是30多年,矢志不渝,痴心不改,没钱求亲戚找朋友到处去借,没苗儿到几百里外的孟津去买。30多个春秋冬夏,大大小小的曲折困难都没有难倒他,他都坚信自己种下的苗一定会发芽、会长大,会结出累累的果,会香飘万里红出一方天地。不仅自己承包了村里的200亩荒山种植花椒,还点染了观音堂的坡坡岭岭,如今整个示范区种植花椒4万亩,成立花椒专业合作社13家,认定名特优新产品3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示范社2家,花椒采摘机械研发企业1家,成立花椒产业发展协会2家,打造了“岩香红”“溢红”等品牌,花椒、花椒油等系类产品销往郑州、青岛、陕西韩城等地。靠着这种精神引领,政府的因势利导和社会扶持帮助,昔日只生石头不长树的观音堂成为一带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如今新修的公路四通八达,建起了农特商品直营店,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掀起了返乡创业潮,在家乡的土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北水峪村李现伟搞起了迷迭香种植基地,庄科村的鑫磊发展起了野外养殖基地,方团磊退役返乡创业成了养蝎大户,50岁的宋沟村民胡献伟的万顺益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收购农户连翘中䓍药……

山川明丽,明丽的是这里的人和事,明丽的是这里的人的淳朴善良的品质,明丽的是这里的人改天换地的勇气和胆识,明丽的是他们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