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麻丽华
抑郁情绪是指个体对环境和内在刺激的一种情绪反应,具体表现为悲伤、幸福感程度低、烦躁、兴趣降低等。本研究把抑郁情绪界定为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的心境障碍,其典型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以及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三个方面,是指处于抑郁早期具有抑郁情绪而未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阈下抑郁”。“阈下抑郁”作为抑郁症的一种亚范畴已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虽然不符合临床抑郁发作的诊断,但同样会带来一系列身心问题,如未得到适当的控制会造成严重的致残、自杀以及经济损失。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与生俱来具有获得幸福的本能和不断成长的潜力,积极的体验与品质将成为“抵御心理疾病最好的武器”。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通过心理团体辅导对中职生进行干预,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缓解学生抑郁情绪,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星对珠海某职校3380位学生进行了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及是否愿意参加团体辅导的调查,从调查结果中筛选了有意愿参加团体辅导,且SDS标准分在50-62.9之间的学生共130名。对这100位学生发出招募邀请并通过面试,最终挑选64位符合条件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4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人、对照组32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庄(William W.K.Zung)于1965编制。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2],我国以SDS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
3.研究过程
(1)前测
在进行干预的前一周,使用SDS对所有被试进行了统一测试。
(2)团体干预过程
团体辅导时间定在每周三晚自习时间进行,总共6次,每次90分钟。团辅过程注重为成员提供可靠的环境,降低其防御性,彼此建立信任关系。对个别抑郁情绪较严重或发现有其他问题的成员辅以一对一的个体辅导。整个干预过程除了2位学生流失外,其他人都能坚持参加每次的活动。此外,对对照组学生不进行任何干预。
(3)后测和追踪
干预结束后使用SDS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学生进行评估,并分别在实验干预结束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使用SDS对实验组被试进行追踪评估。
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PASW Statistics 18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团体干预方案
团体辅导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团队建设(第1次):成员彼此熟悉,了解团体的性质,形成团体凝聚力与团体契约,为接下来的团体辅导奠定温暖而积极的氛围;第二阶段为工作阶段(第2次至第5次):用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技术进行干预;第三阶段为结束阶段(第6次):總结并巩固团体辅导效果,处理分离情绪。此外,建立了团队微信群,主要用于日常交流及分享;通过蓝墨云班课布置、提交和批阅家庭作业。具体方案见表1。
二、结果
1.实验处理前后测差异及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对对照组、实验组前测进行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t检验,P值为0.849,P>0.05,结果显示两组具有同质性。经过实验干预后,由表2可见,对实验组前后测比较P<0.01,表明通过干预实验组前后测有极显著差异,干预有效。对照组前后测比较P>0.05,表明对照组前后测抑郁情绪水平无显著差异。
2.追踪测试
分别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6个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了追踪测试,由表3可以看出后测、追踪1、追踪2之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表明这三个时间段抑郁情绪水平无明显差异;追踪1、追踪2与前测相比,P值均小于0.01,表明团体辅导干预有效,且效果稳定。
3.团辅效果成员自我评价
每次团辅活动结束前都布置学生完成《成长心路记录表》,要求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参加本次团辅活动的收获或感受,并适当说明选用该词的理由,在学生的记录中出现较多的词为开心、快乐、有趣、幸福、阳光、愉悦、合作、信任等,学生均有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能够直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在最后一次团辅时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大家都收获颇多,比如有学生分享:“还记得那时的我是所有来这里的人唯一戴口罩的,后来一起经历了很多快乐、感动的事,口罩就渐渐地、慢慢地摘了下来。口罩见证了我在这里的一切一切,从开始的陌生约束到后来的熟悉放下,它仿佛就好像我内心的一把锁,随着老师和同学们慢慢打开,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让我重拾信心与勇气。”“曾经的我认为,既然在谷底那就在谷底吧,但是现在我发现大家也在努力生活,既然生活没有再下降的空间,那么走一步都是在上升。”从学生的自我评价来看,团辅干预是有效的。
此外,在团辅干预结束一年后对个别学生进行了随访,随访的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在企业实习,都有较好的表现和体验。
三、讨论
本研究为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行为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半年内效果比较稳定。在干预形式上除了采用每周一次的团体辅导活动外,还辅以每日完成“快乐账本”“幸福银行”等家庭作业,通过完成作业能让学生主动去体验积极情绪、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巩固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此外还建了“幸福树洞”微信群,能让学生在日常遇到困扰、负面情绪和事件时能随时交流、彼此支持,感受团队的温暖。
在团辅活动中,宽松、信任的环境及指导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效果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尊重、理解及设身处地等基础上。在团辅过程中要注重契约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对个别有特殊问题的学生需要个别辅导,尽量让成员不流失,确保团体的稳定性。
在团辅干预结束一年后,对个别学生进行随访,有的留校准备升学,目标明确,充满自信;有的在企业实习,工作积极上进被企业重点培养。在访谈中发现,积极心理辅导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能让他们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努力发现自身优势,树立生活理想,不断成长。
责任编辑 陈春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