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期高职院校关工委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其拓展研究

时间:2024-05-07

闫丽平

2020年3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已上升至国家人才战略层面的高度,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劳动教育,并逐渐将劳动教育体系化和常态化。[1]高职院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关工委)根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特点及学生生活实际,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育人活动新模式,注重育人实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这是当前关工委育人活动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摇篮,70%以上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由职业院校培养,劳动教育孕育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创新体制机制,将劳动教育体制化和常态化,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促使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报效国家,服务社会。[2]目前,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劳动与教育分离

在日常观念中,劳动指普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两种劳动获得的主要方式为家庭和社会,学校虽然承担了劳动教育的职责,却仅仅是让学生参加了劳动,而非劳动教育,属于“有劳动无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尚未形成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更难以将劳动教育纳入其范畴,因此劳动与教育处于分离状态。

(二)实训实习不等同于劳动教育

在职业院校中,学生的实训课程占全部课程的一半左右,实习时间一般为毕业前夕,实习时间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不等,这期间主要是学生迈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虽然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付出,但这并不等同于劳动教育。系统化的劳动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而实训实习只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而非系统化的劳动教育。

(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围小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围相较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偏大,却也只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未与家庭、社会有机联合。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更多是以偏向生产技能培养的社会实践或者实习。[3]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主要为学校自建的实训室或校企合作平台,只有毕业年级的学生去用人单位实习实践。学生社团虽自发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敬老院照顾老人、扫公墓、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但未形成长效的体制机制。高职院校学生多来自五湖四海,除节假日外很少与家人团聚,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联系相对较少,因此家长也较少参与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四)劳动教育未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在《意见》出台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未建立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更未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一般的评价指标主要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在高职院校的各类比赛中,极少有关于劳动技能、劳动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方面的比赛,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极为匮乏,亦待建立系统化的体制机制和完善的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关工委工作特点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中,党和国家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面临诸多问题,如政治思想意识薄弱、缺乏动手实操能力等,这些问题急需相关人员加强指引,而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丰富的老教师——校关工委成员正是最佳选择。

(一)体现时代特征

高职院校关工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组织,在新时代背景下始终秉承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体系,及时学习掌握最新信息技术,在使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组织活动方面能跟得上步伐,在实训实践层面亦能注重新技能、新操作的学习与掌握。

(二)遵循教育规律

高职院校关工委成员多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已将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特征等了熟于心,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榜样,学生最为敬重的长者。此外,学校关工委教师多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由于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国家正借鉴学习苏联的劳动教育模式,因此他们所接受的劳动教育最为系统和丰富,如半工半读、上山下乡实践等,由他们带头引领组织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最为适合。

(三)注重实际成效

高职院校关工委通过有机结合组成高校关工委骨干队伍,通过构建具体的工作平台,如党建工作小组、教育教学督导小组、心理辅导小组、社团指导小组、就业帮扶小组、青年教师帮扶小组等,根据具体工作的业务需要,将广大骨干队伍紧密聚集起来,从而达到实际成效。[4]

(四)培育奉献精神

高职院校关工委的老同志大多数是从高校重要领导岗位或是教学岗位离退休的优秀工作者,退休之后在保证自身晚年生活安然的前提下继续发挥余热,培育祖国的下一代,期间都是无偿付出劳动。高校关工委是一个由退休教师自发组成的群众性公益组织,由他们带领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有利于年青一代奉献精神、劳动精神、敬业精神的养成。

三、高职院校关工委对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协助劳动教育体系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教育被逐渐弱化,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唯独缺少了劳动教育,更没有建立劳动教育体系,如今急需将该项短缺补齐。青壮年时期受过系统化劳动教育的关工委老教师正好发挥所长,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助力高校建立系统的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在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总体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素养评价等方面参与学校规划与订制,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内容

在劳动教育内容方面,“质与量”并行,都需要关工委老教师的积极投入与评价。《意见》要求职业院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月),这些课程的教学需要劳动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可以担任兼职教师或特聘专家,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精神。青年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教育教学督导小组、青年教师帮扶小组的关工委老教师可以进行评教与指导,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三)协助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意见》要求高等学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这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教育以及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性劳动融入其中,形成劳动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的协同育人劳动实习和实践基地。[2]学校积极与企业行业合作,接纳更多在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加大与周边社区、其他职业院校、博物馆、开发区、乡镇农村地区等的协作,建立劳动教育协作体,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与所在市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建立综合性劳动教育资源中心等,担任过校重要领导岗位或是教学岗位离退休的优秀工作者可以利用自身人脉和资源帮助学校开拓资源,邀请行业先进人物、大国工匠到高校开展专题讲座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弘扬劳动价值,传播劳动精神,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5]

(四)指导劳动教育专任教师

高职院校建立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需要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需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可聘任青年期受过劳动教育的关工委老教师为培训讲师,传授劳动教育知识。高职院校需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关工委应发挥专业所长,以讲座或实践活动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劳动教育知识或技能传授。此外,校团委、学工部、社团等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时,可邀请关工委社团指导小组、青年教师帮扶小组等成员等进行实践指导。

高职院校关工委作为一个群众性工作组织,对高职院校其他部门的工作及整体教育工作起到了辅助性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当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不够成熟和完善的情况下,聘任青壮年时期受过系统化劳动教育的关工委老教师能够发挥其所长,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助力高校建立系统的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在协助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内容、协助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指导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等方面助力,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3-26.

[2]姜大源.职业院校强化劳动教育的新思考新措施[J].中国教育报,2020(8).

[3]杨婧娴.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9(12):69.

[4]朱文武.高校关工委工作的价值及其拓展研究[J].河北交通教育,2019(4):21-23.

[5]李帅卫.新时期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6):76-78.

[基金項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8JG0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