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三对关系

时间:2024-05-07

王艳

近年来,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高效、主动地学习,实践技能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新变化的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逐渐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显现出来。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应解决好的三对关系。

一、师与徒——角色定位与引领能力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一般认为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学徒制”一词始于13世纪前后。在此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出现了学徒制这一技能传授模式。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句话是对传统学徒制下师徒关系的一种描述。传统学徒制下,拜师学艺的徒弟最终能不能学成出师,尽管考量的是师傅是否具备领人进“门”的精湛技艺和是否付出心血,但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和修为及对师傅技艺与师道精神的传承。

现代学徒制中(注:文中“师傅”即教师或企业行家,“徒弟”“学徒”即学生),除了传统意义上对学徒的要求外,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徒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个人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学历、文化基础、道德素养、社会担当、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同样,对师傅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思想道德品质,其次是技艺技能水平,然后是技艺传授的方式方法。对比相对单纯的传统师徒关系,现代的师徒关系涉及企业与学校,关系相对复杂,师傅要把徒弟真正带进“门”面临诸多考验,在这里主要分析“师傅”这个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以下问题——敢不敢、愿不愿、会不会。

1.敢不敢

“敢带”是师傅气魄和能力的体现。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多毕业于院校,理论知识来自于书本,习得的多是间接经验,无会计岗位的工作经历,自然少了由职业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因此在教学上多是做“知识的搬运工”,在能不能“动手”带好徒弟的问题上很多教师显得底气不足,不敢一试身手。若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能紧跟时代,不能实时进行更新、升级、换代,永远停留或滞后于当下,势必会造成“不敢带”“带不了”“误人子弟”的情况发生。现代学徒制的师傅带徒弟,更多地需要行业、企业专家和师傅的“传帮带”。这几类人员有着丰富的岗位经验、过硬的技能技术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但由于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法的专门学习,带徒弟的时候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之感。程序性知识是他们的强项,而陈述性知识则有可能是短板。他们往往对“怎么办”有高招,却对“是什么”“为什么”无法做到游刃有余,导致徒弟往往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这种学习缺乏迁移性。另外,由于缺乏对徒弟身心特点的学习规律的研究,也容易费力不讨好。因此,要使现代学徒制真正得到有效落实,无论是对校内的“师傅”,还是行业、企业的“师傅”,首先都要给予其相应的指导培训,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让师傅们有能力、有底气、敢担当。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中职教师极力创造条件,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都是在为教师转化为“师傅”创造条件。接下来就需要教师做好准备,全力以赴,提升能力和素质,学习精湛技艺,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教师要成为专业的师傅,专家、师傅要成为专业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徒弟层面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信息化时代下,徒弟广泛接触社会,他们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具有接受能力强、自我表现突出、自主能力强等特点。“老”师傅遇到了“新”徒弟,旧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需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摒弃旧常规中的落后方法,敢于自我革新,积极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勇于尝试,把准徒弟的“脉”,掌握适应时代、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更要有鼓励徒弟超越自己的胸怀,激励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愿不愿

“愿带”主要是要求师傅具有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有的师傅有能力,但缺乏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定位,认为只要自己按时到岗完成任务就可以,不愿对徒弟花心思;有的师傅有实践经验,技术能力强,对技术的传授没有问题,但不善于或者不愿意与徒弟交流,对徒弟的思想品行、职业素养方面听之任之;有的师傅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耐心,缺乏方法,不愿意深入了解徒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不愿给徒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还有的师傅确实是“因人而异,因人施教”——只挑“好”的徒弟、“聪明”的徒弟教,对其他的徒弟抱着随便应付的态度,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接“私活”上。如此种种的现象,都可以看出师傅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需要全面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师傅要着重以培养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目标,有了这些政策和相应的保障机制,相信在将来师傅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感、荣誉感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3.会不会

“会带”是指师傅的方式方法有效果、有吸引力。方式方法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教无定法,只要是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学校的师傅带徒弟很难做到“一对一”“手把手”,更多的是“一对多”“一对群”地带徒弟。而每个徒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接受能力、操作能力、转化能力、自律能力等各有差异,这就对师傅“带”徒弟的智慧、能力、方法、策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引导式传授、差别式传授、针对式传授、一带一式传授和多带一式传授等方式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学校和企业也应给予师傅人力、物力及各方面的支持。会计实训教学中,一对一确实很难做到,但小班制、互联网+实训、虚拟工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师傅也需要改进只在教室教学的方式,让徒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蓋面。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师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才能称得上是“会”教、“会”带。

二、工与学——此消彼长还是和谐共振

“工”与“学”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矛盾在“工”与“学”中此消彼长,工学矛盾的处理主要是时间上的计划安排,计划合理,安排得当,工学就能和谐。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有效防止工学矛盾,需要把握三个方面。

1.把握“工”与“学”的相融问题

这里讲的相融问题不是单一的工学相融或者这两者之间的相融问题。影响工与学相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与之相关联的教学组织是否匹配,管理模式是否适应,相关制度是否支持等。现行学校的教学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学融合。以3年制会计专业为例,一般学校的“学”时间多为2.5年,而“工”的时间是0.5年,而且是先在学校完成2.5年的“学”,最后一学期才到企业实习。学校对这种由教室教学空间延伸到企业,再到社会的单一的、没有形成闭路的方式多是听之任之,教师的跟踪走访也仅限于学生是否在岗,因此,专业方面的工学融合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参与主体多元化、参与对象复杂化、管理模式多头化、管理制度僵硬化的模式导致的问题是该参与的不想参与,想参与的没资格参与。要想做到工学的真正融合,首先,应该多考虑企业的困难,要以企业发展为目的,以服务姿态搞好合作;其次,要对不合时宜的制度进行及时调整,对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再者,对于“工与学”的安排,时间上应该更灵活,可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来安排“工”的时间,不仅限于最后一个学期。形式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如半工半学、先工后学等;最后,“工”与“学”的融合还应从实行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出发,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共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校企双方应坚定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摸索出“工学”融合的最优模式。

2.把握“工”与“学”的统筹问题

统筹即通盘筹划,它包括了预测、计划、实施、指挥和掌控五个方面。统筹的目的就是把“工”与“学”统一地进行安排,减少“工”与“学”之间的冲突问题。现代学徒制下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应统筹考虑几个问题:一是应当根据会计专业自身特点和行业、企业需求以及当地区域经济特点,提前做好预测和计划,不必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去工作,而应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工作。二是学生要想满足企业需要,专业知识必须学到一定程度,才能到企业工作,怎样的程度才算达标,这就需要校企合作共同研究、讨论并确定下来。三是学校及专业的选择权、决定权在哪里,是否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领导,涉及学生的成绩、工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需要在工学的问题上提前作出安排并有计划地实施,然后抓好落实,以免造成工学矛盾更加突出的问题。要学会在处理工、学矛盾过程中把杂乱无章的,头绪纷乱的东西归纳出来,统一分配、统一计划、统一部署;学会提线头,突出重要的、紧急的问题,然后作统一安排;学会不断完善计划,计划虽然没有变化快,但只要不断完善就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工、学矛盾很难一次性做到完全调和,只能求同存异、减少矛盾、提高效率。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稳步推进,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势必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3.把握“工”与“学”的效率问题

工与学的效率是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设定的愿望和需要的评价方式。工与学的效率提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各类资源共建、共享。由于企业直接对接市场,因此市场的需求、变化是企业最先了解、掌握的。企业应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与学校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认识、掌握工作的技术,提升“工”的效率。其次是国家政策、地方扶持。要想让企业与专业达到双赢,离不开好政策、好条件。国家和地方实行相关的激励政策,能够激发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工”对“学”的帮助越大,“学”也可以更好地为“工”服务。最后是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这是提高“工”“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徒弟、教师-师傅角色的转化、统一,需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三、守与变——被动应对还是主动突破

现代学徒制为什么与传统学徒制有很大区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学徒制是由傳统学徒制延伸而来的。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模式,是一种符合历史潮流,不断求新求变的新模式。会计专业属于工商管理学科,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实务操作,要求学生具有处理会计业务和管理财务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当下,学生觉得课堂理论枯燥,对实操不感兴趣,用人单位对学生也不满意,校、企、生都无法达到满意的结果,严重阻碍了中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发展。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做一些探索和改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模式旧的问题。应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与旧的问题,对传统学徒制中好的方式方法要保留,对不好的、过时的要舍弃,要不停探索现代学徒制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解决模式旧的问题也不一定全是追求新模式,可以是优化,也可以是整合,更可以开创。从当前情况来看,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解决好平台问题

这个平台就是校企平台,即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建立学习-工作的平台。平台要考虑解决好三个问题:首先解决好身份问题。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到了实训基地、企业就是员工和学徒,这种身份是相互交替的。学生进入企业既是完成招生,又是完成招工。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员工,有着双重身份。在管理上,不仅要按对学生的要求管理,而且还要按对员工的要求管理,员工应遵守的制度和员工应有的基本待遇他们一样要有。其次是解决好分工负责问题。学校不能把学生放到企业就不再管他们,也不能因为学生到了企业成为员工,就不按学生的要求去衡量。学校和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部门,对学生即徒弟应共同培养、共同计划、共同实施、共同监管、共同跟踪问效。第三是解决好责任问题。责任有管理上的责任,也有教学质量上的责任。应当明确划分管理责任,学生身在何处就由哪方负责。对于教学质量责任,则需要建立一个由学校、企业、第三方共同建立的考评机制,进行综合评价。模式的突破有利于机制体制的突破,有利于现代学徒制向纵深发展。

2.解决好载体问题

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学习载体。学校侧重的是理论性课程,而企业负责的是实践性课程,两者的融合需要工学结合,否则就难以获得效益。融合的有效途径就是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共建、重建。有好的载体才能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才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重建的体系中包含校内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具体分工、任务、目标等。课程内容要重点突出现代企业急需的理论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规范,强化操作性和实践性。

3.解决好目标问题

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一是解决好队伍发展目标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现代学徒制师傅队伍建设是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竞争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从优待教、从高待教刻不容缓。近些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举措,其中对教师队伍影响比较大的是实行聘任制教师制度,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是在现代学徒制中,师傅的激励机制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动力不足、人才流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是解决发展目标的好方法。其二是解决好持续发展目标问题。现代学徒制中,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学生都会接触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建立以创新为目标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可以激励学生创新,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发展积极奉献,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这些评价应贯通校企,全面体现于现代学徒制的各个学习和实践阶段。国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及持续成长拓宽了道路。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路上,问题的解决也在路上,只要我们重视了,想办法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行之路就会更加顺畅,并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实习编辑 吴沚洋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