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砥砺奋进写人生

时间:2024-04-24

想+干=成功;等+看=落空。

梦想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要生存就要进取,要成功就要坚强。人生可以有过错,但不能错过。意志决定你的成功,进取决定你的未来。怀疑和等待永远看不到未来,勤奋的人生才会精彩。

——王传祥的人生感悟

命运究竟会垂青什么样的人?

论家境,生在寒门;论文凭,初中肄业;论背景,无依无靠;一路走来,摸过鱼虾、做过铁匠、修过钟表,也干过营销……

这个时代永远不会辜负一个在风雨中奔跑、永不言弃的奋斗者。

这个人就是王传祥,一个奋斗到为同行所敬仰的领军人物,一个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民营企业家。

他是靠什么诀窍傲视群雄,实现产品高大上、年创利税过亿的业绩?

2021年9月10日,正是扬州新冠病毒疫情防控解封的大喜日子,身材中等、面容慈善的王传祥欣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打开了久藏心中的话匣子。

历经苦难,更要努力活出人样来

现年62岁的王传祥,出生在江苏省泰县(现姜堰区)洪林乡红星村五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有兄妹7人,王传祥排行老三,人称“王三”。

王传祥在乡里的根余中学读书,但只读到初三下半学期就因家庭太困难而辍学了。那时,上学需要摆渡过河,他身上连过河的两分钱都没有,每天只能脱了衣服,把书包和衣服顶在头上游过河,再穿上衣服去学校。

童年的记忆是难忘的,也是刻骨铭心的。饥饿和贫穷伴随着他们一家人,早晨红薯棒子面粥,中午棒子面粥,晚上萝卜面粥。因为晚上不干农活,喝点稀粥,趁着不饿赶紧上床睡觉。

有年夏天,连续下了几天的大暴雨,这时候的鱼非常活跃。王传祥央求父亲跟他一起去逮鱼,上网的鱼儿足足有200斤,那天拿去集镇上卖了有几十元钱。他买了两顶蚊帐、两只小猪,还余十几元钱。母亲高兴得一直喃喃自语:“我儿有用了,有用了。”

在王传祥的印象中,父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哭穷,如家里来人,他们总把家里最好的统统拿出来招待。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别人之好,对客人以诚相待,这也是父母亲教会他的待客之道。

因为有7个孩子,他家在亲戚家中算是最穷的,有的亲戚看见都躲着他们。

14岁那年,姨娘家建房子,母亲一早就关照他把路边种的扁豆多摘些送到姨娘家,给她家干活的人吃。王传祥早早就起来摘了,摘了足足半麻袋扛去。二姐正在厨房做饭,看见他来就说了句:“扁豆你放下就行了,可以回去了。”他转过身泪水夺眶而出,放下袋子就跑了。哭的不是因为二姐不留吃饭,而是伤了他的自尊心。家穷就要被别人这样看不起吗?他一路哭一路跑着回到家,母亲见了他问原因,他气愤地说:“别人都这样看不起我们家,你为什么还要对他们这么好?”母亲哽咽地说:“我们家是穷,但你要记住,人穷志不能短,人家的日子是别人自己奋斗出来的,你应该要靠你自己去努力。”母亲的话他当时似懂非懂,但他知道母亲心里也很难过,不能再让母亲伤心了,他暗暗下决心要努力活出个人样儿。

1979年算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哥大嫂回来过年,看他们过得很苦,就决定带他去高邮武安农具厂打铁(工资9元/月)。母亲知道了既高兴又难过,偷偷在家哭了好几天。那年他19岁,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远走他乡。王传祥揣着装着家里唯一称得上体面的衣服的行囊登上船,他不忍回头去看母亲老泪纵横的脸庞,只想着出去一定要好好干,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再让别人瞧不起。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行船打铁磨豆腐。虽然做这行很辛苦,但这样的日子也算过得简单而充实。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母亲眼看着村里跟他们兄弟年龄相仿的小伙子都成家了,心里很着急,托亲戚长辈给他做媒,可说了两个都没成。一个远房的舅妈给他介绍了一个亲戚家的女孩,让他去做上门女婿。舅妈跟那家人说:“这小伙子家是穷点,但人很勤劳,能吃苦。”女孩家同意了这门婚事,他俩也交往了几年,但当王家想跟女孩订婚之时,女孩却反悔了。原来是她听了其姑父的劝,说他们家太穷了。那一晚,王传祥流泪到天明。后来还是这个远房的舅妈对他说:“孩子你别哭,人穷怕什么,只要勤劳不懒惰就有饭吃。她不接受你,我把我家的小女儿嫁给你,我不嫌你穷。”当时,王传祥想都不敢想,人家条件比他家好,她家小女儿比他还小7岁呢,人家是为了安慰他才说这样的话吧,但后来却成真了。王传祥一直很感谢他的丈母娘,也很感激妻子在他最贫穷的时候选择了他,给了他温暖的家。

成家后,王传祥经常做点小生意,卖水果、卖鱼虾、卖杂交稻种,逐渐攒了1600元钱。后来他用这钱去学修钟表,交了100元的学徒费,剩下的钱买了一些修钟表的工具,跟着师傅学了半年手艺,就在高邮开了一家钟表店。20世纪七八十年代,時钟是一种奢侈品,男娶女嫁,男方总要买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这是那时的一种“标配”。因此,修表行业也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职业,几年下来王传祥靠修钟表也挣了点钱。

1987年,王传祥在高邮县真空镀膜厂(1992年更名为扬州市亨安利卷烟材料厂)任销售部经理。厂里派他去盐城大丰买废铁下脚料装船回来加工产品。他每天起早贪黑往外跑,一次要蹲半个月左右,为了节省开支,他都是睡在船舱的草垛里。那个厂的供应科科长见他吃住都在船上很节省,专门请他吃了一顿饭,到现在他还记得。

奔波途中,有一次遇到了劫匪。在火车站,劫匪拿刀抵着他,逼他交出身上带的1万元现金和衣服。当时周围旅客来来往往,却没有一个敢站出来相救。他无奈妥协照办,穿了条内裤返回到家,到家后他就生了一场病。

1993年夏天,他出差刚找旅馆住下,夜里12点多,突然接到家里电话:“大哥家遭抢劫了,母亲和大姐都住在大哥家……”他没命似的往家赶,到了高邮市人民医院,浑身是血的大姐看了他一眼就闭眼了,母亲被劫匪捅了两刀还在抢救。那一刻,他觉得天都塌了。王传祥一边在医院照料伤重的母亲,一边天天背着母亲抹眼泪。劫匪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他却永远失去了一直疼爱他的大姐。

往事如烟。他想起还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有次干活正好路过大姐家,大姐非要留他吃饭。大姐当时家庭也很困难,她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大米煮饭给他吃了。虽然没什么菜,就这一大碗白米饭,但他吃得很香。想不到记忆中的大姐音容笑貌从此定格,天各一方。

母亲在医院一直住了45天才脱离危险,王传祥没日没夜地守在母亲身边,喂饭、洗护,医护人员都说没见过哪个男人会这么细心地照料人。母亲把他们带大不容易,她一辈子都要强,这还是她第一次躺着需要子女来照顾。

王传祥的心在滴血。此时此刻,他感到于此艰难面前,亲情和友爱更显得弥足珍贵,这是活下去的支柱,是仅有的温存。

真诚厚道是为人处世的通行证

真诚,能走入内心;厚道,能让人踏实;感恩,能相处长久。凡是跟王传祥打过交道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王传祥这个人纯朴善良,待人厚道。创业过程中,他把一个又一个拦路虎踩在脚下。

事实也是如此。

1996年,风华正茂的王传祥离开了亨安利,创办了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厂。初始创业,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忐忑不安的王传祥像个小媳妇儿一样,求爷爷告奶奶,四处筹款。好不容易求得银行同意放贷,但还要有担保,这可把王传祥愁煞了。

贷款100万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什么叫“没钱憋死英雄汉”,王传祥真是体会到了个中滋味。

“我来帮你做担保吧!”得知情况的武安农具厂的老书记张维根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王传祥这个人我了解,人实在,讲诚信。”他对银行信贷员说。原来,张支书跟王传祥有过一段交往,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如此善解人意,令王传祥大为感动,真是遇到了生命中的大贵人。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如同输入新鲜血液,给企业运转带来了生机,也令王传祥如虎添翼,发展大大加快。租赁厂房800多平方米,选址高邮宝塔村。王传祥花了20多万买了一台复合机做复合铝膜纸,那时候笔笔精打细算,用在刀刃上。设备是买回来了,但是不懂技术,后来经上海工人介绍得知,南京江宁金箔集团人才雄厚,技术一流,王传祥主动上门求助,恳切希望能得到技术人员的指点,刚开始人家根本就不待见,被推得远远的,那滋味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

虽然心里难受,但是他没有争吵的底气,因为那时的自己还没有成为羽翼丰满有实力的人,这就是社会现实的无奈。

一天两天,十天半月,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选择放弃,可王传祥是个例外。

“没见过这样的人。”“脸皮真厚!”鄙夷、不屑、非议,对此王传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他只能死磨硬泡地天天盯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面子再大,也没有企业的生存重要。

“好吧,到你厂去看看!”人家终于松了口,王传祥心里像吃了蜜一样,他喜出望外。诚意与执着换来对方真心的支持与帮助,困扰企业多时的技术难关迎刃而解。

一开始,他们厂生产的都是些中低端产品,利润微薄,技术含量也不高。王传祥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样才能提高产品档次与质量?

有一次,王传祥出差到安徽某地区,受到当地一位分管烟草公司负责人的热情款待。觥筹交错,酒酣耳热,双方交谈甚欢。“想不想当大老板?”“想!”

“那好!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把这瓶酒喝了?”

还没等王传祥反应过来,对方已倒下满满一大碗,王传祥仗着年轻气盛,“咕噜咕噜”全下了肚,喝光了一瓶53°的酒,把在场人都震住了。

“好酒量!”“‘邮王’一个!”

对方也不食言,当场提供了难得的信息,建议王传祥集中投入生产高档卷烟包装纸,以满足市场上各种名牌香烟销售之需,其利润比现有中低端产品翻好几倍。

王传祥果断采纳了这一建议。回来后,马上注册商标“邮王”,并将拼音“Wang”的第一个字母W设计成竖倒形状,赋予三层含义:“王”的拼音缩写;阿拉伯数字“3”的倒写字;卫星公司“卫”的首个字母;象征起跑、拓展、腾飞之意。

1998年,他们厂研发了烟用接装纸、金箔纸水松纸。那时候,烟厂用的接装纸都靠进口,当时,他们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三没设备。王传祥带上厂里的两个职工赶去西安的黑牛公司考察,看看能否购买先进的设备。向人家一询问,一台就要59万元,价格太高了,根本就买不起。王传祥他们只能站在窗外左看看,右瞧瞧,仔细琢磨,再依葫芦画瓢,在纸上画下来,坐车回来自己设计图纸。一连几天,废寝忘食,起早挂晚,加工做出了“土”设备。土法上马,质量终究不过关,当时做的压花辊就是做不出合格的产品。

“上海造币厂有位雕刻专家,是位70多岁的开模具的工程师,你去找找他。”经上海工人介紹,王传祥想方设法打听到了详细住址,找上门来,想请这位专家来厂指点迷津,可人家不答应。

王传祥不知去了多少趟,都吃了闭门羹。“人家跟你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凭什么要帮你呢?”王传祥想想也是。

焦灼、不安、急切、惶恐,种种复杂心情兼而有之,他心里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王传祥依然没有泄气,干脆来了个“竹筒倒豆——直来直去”,一五一十和盘托出。这一招,倒让这位被求助的雕刻专家触动了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庄稼人的质朴、憨厚、实在,让生活在大都市见惯了精明算计的专家型工程师产生一种全新的好感。

“这样吧!你把设备托运过来,先让我看看!”王传祥听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明白过来,连声称好,赶忙告辞,打道回府。不过,他怎么舍得花运费,同时心里一刻也不能等待。早一天解决,早一天投产,就早一天出效益。那时候,往返上海一趟并不容易,先乘车,到八圩过江后,再乘长途下车站,然后再乘公交,摸到小区。

王传祥求人办事,也不会说漂亮话,只能带些土特产上门表表心意。两三天后,王传祥背着100多斤的压花辊,从小区的一楼一直扛到九楼的工程师家,汗流浃背,前襟后背都湿透了,头上直冒热气。

专家见此情景,终于被王传祥的这种不折不挠的执着精神打动了,几日之后完成了雕刻。王传祥拿回来生产,产品也合格了,正式投产上马。

不仅如此,老两口专程来高邮住了一周,给予精心指点,帮助该厂解决了设备技术上一系列问题。事后,专家坦言,是王总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让他甘愿出山。

从低档产品入手,到转型中高档产品,其间,王传祥经受住了多少阵痛和辛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油墨着色印刷一直困扰着王传祥。这个多年的难题不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王传祥为此饭吃不香、觉睡不稳,一天到晚琢磨着、思考着,看到丈夫整天像丢了魂似的,细心的妻子也跟着操心,帮助丈夫出点子、想办法。如何做到着色不掉色,其实在当时国际国内都没有解决好,只是王传祥并不知晓。

有道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话一点不假。时值夏季高温,人体稍一活动就出汗,风扇一吹顿觉凉快许多。思维敏锐的妻子灵机一动,何不用风扇吹干看看?夫妻俩一尝试,还真管用。想不到土办法解决了大难题。后来,这一发明经改进与提升被广泛采用,既健康环保,又大大提高了工效,取得成功。当年应邀赴香港展示,引起奥地利等海外客商的啧啧称赞。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王传祥由此坚信,自己所涉及的这一行,本质上就是营销,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朝阳产业,专注于此,必定大有可为,不可限量。事业版图和人脉的扩大,让他意识到蕴藏其中的巨大效应和价值。

因此,他把方向锁定了这一资源,但是这个过程却一波三折。

再低的起点也不放弃自我成长

身边没有高人,创业没有导师,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在风雨中奔跑,这是王传祥创业经历的真实写照。所幸,他懂得学习的重要与必要。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如何从技术创新超越,怎样建立品牌商誉,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检测等,一大堆现代管理绕不开,也躲不过,逼着自己不得不学。这么大个摊子需要自己扛下去,需要掌握营销管理十八般武艺。他深知自己的知识面远远不够。

没有厚实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理论做基础,是走不远的,甚至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唯有努力上进,学习一切新颖的东西,为自己的企业注入活力,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学习力才代表未来。一个人必须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王传祥的勤奋好学是出了名的。在每一个岗位,他都不会放过学习机会,尤其后來做市场,王传祥迎来了人生转折,初中文化的王传祥如饥似渴地学习营销知识、商业智慧。

他知道自己文化浅、根底薄,但他从不自卑,一直秉持着一个学习观念: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多看多咨询,多研究多交流。

2012年,他带头报名参加了全省举办的高级经济师培训进修班学习,硬是挤出时间静下心来听课、进修,做了厚厚的笔记。

从普通基础课开始,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如市场营销管理、产品开发、渠道管理、广告学等十多门课程,逐门拿学分。平时,一有空就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拜访专家、教授,拜行家为师,甘当小学生。

很快王传祥也由“门外汉”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本行业颇有知名度的专家。

学习使他眼界大开、羽翼渐丰,加上实践就是最好的历练,以至后来从市场营销到计划控制,从物料管理到精益生产,从绩效考核到薪酬激励,从现场管理到人文关怀,他都显得游刃有余、成熟稳重。

不怕不成,就怕无恒。不少业内人士由衷称赞他是草根逆袭的榜样。

2012年10月,王传祥获得“江苏省高级经济师”称号。

2017年9月,他被西安理工大学聘任为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特聘专家,聘期3年,同时受聘担任该校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指导教师。

2020年6月,他又被西安理工大学聘为材料与化工研究生指导教师。多年以来,他经常对身边的朋友感叹:“能够一生坐着读书多好!”

如何在行业之内领先一步?质朴无华的王传祥采用的是最笨也是最聪明的办法,这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可以跑断腿、磨破嘴”的精神。

一次又一次热脸遭拒、坐冷板凳的滋味,是对他心理承受能力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也是对其自尊心的打击,但他没有被打倒,反而在市场呆得越久。接触的人员越复杂,积累的阅历越丰富,再加上之前的各种磨练,让王传祥不再像昔日那样懵懂无知、跌跌撞撞,而是越挫越勇,心态变得更加强大,人到中年,更是有着丰富的商业头脑、独到的见识、满腔的热忱和抱负。

此时的王传祥已经“不畏浮云遮望眼”,接触到更多的企业家和业界精英,在成功人士身上学到了更多的智慧。他的眼界和格局一下子上升到了很高的台阶,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

王传祥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低下头来脚踏实地地勤奋努力。底气是自己挣来的,未来是用命拼出来的,没有体验过逆风飞翔的人生,怎么会知道原来人生会有这样多的选择,只有从社会的底层一步步爬上来才能领略高层次的风景和人生。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过程,也是一个超越与被超越的过程,你不努力就会有后来者居上。在逆袭的路上,王传祥深知根本没有什么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用25年做到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他的坚持和勤奋不是一朝一夕的。25年前你瞧不起社会底层的我,25年后的我让你刮目相看。

王传祥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出身在富贵家庭,勤奋是你成就事业的唯一机会。”理解这一点,人生就没有不可能。

厚积薄发,大投入带来大产出

随着行业的发展,如何降低焦油含量已成为国内市场香烟的热点。2005年,公司从国内购入了国产打孔设备,以此在接装纸上增加透气度而降低香烟吸附时的焦油含量,但由于当时激光打孔难以控制,使得产品的透气度无法稳定。

王传祥左思右想,联想到德国的机器设备精密,不知是否有激光打孔的机器。于是托朋友几番寻找,终于找到了德国供应激光打孔器的厂家,一打听,一台机器100万欧元,进口加上关税、手续费,接近800万一台。如此高价,王传祥决定不惜花重金购买。

在高层研讨会上,有人持不同意见。

“市场蛮好的,客户也有了,何必再折腾?”

“花这么多钱干吗?小日子过过不是挺好嘛!”

“知足常乐,不要再费心劳神!”

王传祥的回答是:“满足现状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要有生存的危机感,更要有发展的紧迫感,抢抓机遇的使命感。”王传祥语出惊人:“我们要做未来行业老大!”

王传祥瞄准国际市场前沿,以大手笔、大气魄毅然决然地买下了德国卡巴索激光打孔机,引进一流的生产设备。市场的反响也验证了王传祥的市场判定,接装打孔型烟用接装纸成为市场中高档产品的主流,卫星公司也在此后的4年间陆续进口了7台德国打孔机,组建了国内一流打孔生产线。

王传祥更看重的是长远。

以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利润为主,2008年开始投资1000万新建年产1000吨油墨生产线;2011年投资3000万自建电化铝生产线。投建之后,实现一牌一标,即从产品开发开始,公司就针对烟用接装纸的特性制定了相应专供改牌号的电化铝产品,保障产品性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自此,卫星公司围绕烟用接装纸拓展产业链,自主完成了主材电化铝、油墨的生产。

随后,深耕细作,自主研发出了一系列实用技术,将技术运用到接装纸生产上,创新烟用接装纸生产工艺,使“卫星”产品在行业内得到了普遍认可。

随着业务的拓展,现有的生产区域已无法满足生产规模的要求,2008年开始着手新厂建设;2010年搬入了位于卫星路1号的12万平方米花园式现代化厂区。新产区的建设,投入8000万元新添印刷机、烫金机、分切机等设备,烟用接装纸产能达到了1万吨。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投资2000多万元新添置进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摩擦系数仪等国际先进检测设备。

卫星公司进入了快速稳步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2年建立了江苏省烟用接装纸及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2014年科研中心被认定为重点企业研发机构;2016年企业成立研究生、博士工作站。一路走来,“卫星”获取各项专利技术100多项。

厚积薄发。经过多年的沉淀,公司业绩取得长足发展,销售额每年保持15%的高速增长一直雄居同行的龍头地位。2021年,企业改制为江苏卫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大智若愚是弄潮商海的润滑剂

市场经济给了每一个企业家以平等竞争的地位,但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王传祥常常思考的问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一个行业深耕,积聚所有的力量,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一骑绝尘,做到竞争对手望尘莫及,那么在这个行业取得成绩,自然水到渠成,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王传祥非常注重工匠精神。他认为,品质是尊严的起点,只有做出高品质的产品,才会赢得客人的尊重。他喜欢用真材实料来做生产,用最好的元器件来做产品。王传祥常说,每一包烟在市场的反响、销量、客户满意度都直接影响着公司作为此款产品烟用接装纸辅材供应商的销售,客户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要想客户所想,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卫星”的价值。

因此,每一款新产品的上市,王传祥都是与客户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烟用接装纸的设计上融入了当地市场的定位人群心理倾向、文化底蕴,也融入创新的印烫工艺技术,充分考虑安全、环保、经济性兼具美观、防伪性能,为客户呈现精美而富有内涵的烟用接装纸产品。

王传祥坚持以产品质量为第一位,创立“邮王”品牌,“邮王”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企业产品也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

平时,他一有空就下车间,跟工人打成一片,一点不拿架子,接触长了,也就成了朋友。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家产品与其他厂家产品的性能差异,每次打样,他总要带着技术人员、产品到客户车间,请客户试用,跟踪产品,了解产品的上机试用性能,听取意见反馈,然后依据产品的使用反馈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从而确保每一次的封样都是高质量高标准,这也为企业拿下订单夯实了基础。

这一营销传统也沿用至今。目前,公司在每一家卷烟生产地均有技术人员跟踪上机试用,现场解决在卷接烟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辅料使用效率。“卫星”以真诚的服务、高质量的产品,为客户留下良好口碑。而王传祥做人做事的谦虚态度、诚恳作风更是在各大卷烟客户中传为美谈。客户纷纷表示,烟用接装纸交给“卫星”,我们放心。

管理是门学问,善于管理才是上乘。王传祥经常跟人分享怎么样去搭建组织架构,组建团队,培养人才。当今世界的公司战略,就是人才战略,就是团队战略。王传祥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一旦被他认可的人,他会用宽广的胸怀,充分的信赖去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平台,让年轻人自由发挥,放手去干。企业里一批优秀青年才俊就是这样被一步一步培养出来,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王传祥的悉心指导,辛勤浇灌。一批批有责任、有担当、懂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时,王传祥就像个大家长一样,常常找员工拉家常,了解员工的家庭困难,帮助解决子女就业、上学等难题,让员工安心上班。在“卫星”,企业职工收入普遍高于同行,员工包吃住,逢年过节发放礼品,慰问退休职工。员工们说:“有这样贴心的老总,我们怎能不乐在‘卫星’、扎根‘卫星’!”

走进“卫星”,你会看到,这是一座花园式工厂,车间井然有序,无脏乱差现象,这一切得益于“卫星”实施高质量的精益管理战略。6S的实施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让“卫星”人在精中求细、繁中化简,将精益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环节,消除七大浪费,防差错发生;运用全员设备管理、快速换模,逐步提高生产效率,实施重点课题;全员参与安全、质量管理,实施精益改善提案,一步步提高产品质量,走向卓越。

历经25年的发展,“卫星”已成为扬州市百强企业,高邮市十强企业,高邮市模范职工之家,最佳雇主企业,江苏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高邮镇标兵单位,自2006年以来一直是高邮市纳税十强企业。

王传祥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实施“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发展战略,围绕优化营销服务、提升智能制造,积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提高烟用接装纸整体竞争实力,向高质量发展。

未来,公司将投资3亿元兴建智能化無尘烟用接装纸生产线,以实现智能排产、批次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质量溯源等智能制造工业应用建设,并在积极探寻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同时,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可降解新材料,筹备企业转型。

王传祥心中的蓝图正一步一步地在酝酿、筹划、描摹、绘就……

以大仁大爱抒写人间的美好

一张2021年8月转账资助贫困学生的最新统计:

资助原因、所在学校、助学金额、年限……

一长串的助学名单上,写着一个又一个学子姓名,仔细数数,足有数百人。长达20多年来,王传祥先后以扬州姜堰商会慈善主任、会长之名,屡屡捐资助学。

毕业于姜堰中学、考取苏州大学的曹某某,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伤心过度,现为痴呆,为精神二级残疾。她与年迈的外公、外婆一起长大。外公、外婆均高血压中风,常年吃药,全家仅靠政府补贴生活,为农村特困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

4年前,初次接触19岁的女孩曹某某,王传祥的眼眶就潮湿了。从小饱尝失学之苦的他,把装有6000元现金的信封塞到孩子的手中,动情地说:“孩子呀,你就放心去上学念书。”王传祥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扶贫助学的责任,直到4年后曹某某完成学业。在捐资助学仪式上,曹某某代表被帮扶的学子发表感言:“你们就是我们贫困学子的再生父母!”

又到一年开学季。2021年,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也是王传祥作为扬州姜堰商会会长约定的一年一度捐资助学日。由于不同于往常,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扬州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王传祥被封闭在所在小区,尽管活动受限,但他心里还是惦记着捐资助学一事,放不下整个商会,包括他自己带头、多年前就跟家乡教育部门约定帮扶的那数百名贫困学子。

“说话得算数,不能失信于人。”他生怕耽误了这桩大事,一定要在开学之前完成。于是,不停地打电话跟会员们商量捐款事宜,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本着自觉自愿、不限多少的原则,捐款很快到位。出乎意料,这次捐款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其中,他和几位商会负责人捐款都在6万元以上。

姜堰工商联决定向社会通报详细捐赠名单和数目,褒扬这一义举。心思缜密的王传祥得知后,立刻打电话再三关照:不要公布各人姓名、数额,可以笼统公布一下总数,这是他们出于本心应该做的。

谆谆之言,殷殷之情。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透过努力,把一切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貌。

功成名就之时,王传祥更加倾情于生他养他的土地和第二故乡高邮市。公司为何取名“卫星”,是因为王传祥从小辍学,忍痛割爱离开心爱的卫星小学,从此烙下深深的恋校情结。

关爱孤老。老人年龄大了,失去了劳动能力,体弱多病,是真正的弱势群体。王传祥总是予以百倍的仁爱之心,凡是老人找王传祥解决困难,他都尽量予以满足。坚持每年两次上门探望当地敬老院里的老人们,为他们送钱送物。当然,他自己更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大孝子。

资助遭受天灾人祸之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于那些飞来的横祸,谁都无法预料;对于那些遭受天灾人祸的弱势群体,王传祥总是尽力予以帮助。汶川大地震,他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他以商会名义,送去一大批抗疫物资。

热心社会公益。只要是对社会公益事业有利的事情,王传祥从来不说一个“不”字,总是尽情地付出自己一片责任心。他先后为家乡红庙村(原红星村)修桥3座、铺路2公里长;2004年为家乡重建龙庆禅寺捐赠几百万元;为高邮修建镇国寺捐赠几百万元;给扬州大明寺捐赠20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累计用于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捐资上千万元。

对此,有人不太理解。

“又是造桥,又是铺路,都是辛苦赚来的钱,图个啥?”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在他乡创业,没这个必要了!”

“回报家乡哪个晓得呀?”

而王传祥不以为然,不为所动。

王传祥认为,谁都不愿意受穷,谁也不愿意在窘境中挣扎,只是身不由己罢了。他本人就是一个出身贫穷的农民的儿子,对“穷”字的理解,比别人更有切身的体会。在内心深处,他更能理解穷人的苦处,更要给予热情的帮助。不论本乡的,还是外乡的,凡是有难之人找到他,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难怪20多年来,每年都资助一大批高邮和姜堰的困难大学生和高中生,直到他们毕业。用他的话说:“人不能忘恩,树不能忘根,家乡永远是我走不出的老家。”

多年来,他荣幸地被选举为高邮市人大代表、高邮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先后荣获高邮市慈善大使、高邮市优秀共产党员、扬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为扬州十大经济新闻人物。

在生活上,王传祥是一个内外有别的人。客户来了,接待是高规格的,招待是高标准的。这样的招待方式,体现了公司对客户的尊重,同时体现了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外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没有客人的时候,他自己吃碗面条是家常便饭。他不抽烟、少喝酒、不跳舞、不唱歌,从不去高档休闲。他认为,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常将有时当无时”,这是王传祥为人、处事、治家的诀窍,也是他做企业当家人的信条。有钱也要牢记勤俭,在“卫星”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文化。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以说是王传祥人生的写照。这里展现的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理想与信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听一听王传祥的心里话吧:

“我感激时代的春风和阳光,感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党的多年培养,使我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跻身为当代商界名流,使自己从事的事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了做一个邮王的梦想。‘卫星’能有今天的成就,正因为有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有公司领导团队和400多名员工20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和同心协力,‘卫星’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卫星’的声誉才能与日俱增。所有的感恩和感激,并不仅仅是出于礼节,更多的是我内心长久的感动。也正是这种感动催生着我生命的激情,坚定了我加快发展的信心。”

山河远阔,人间星河。一个耀眼璀璨的“卫星”正遨游天宇,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缪锦国,1959年10月生,泰州姜堰人,笔名金帛,资深媒体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逐梦》《做中国最好》《升华在那一瞬间》等多部报告文学集,曾任泰州市姜堰区广电台总编室主任、扬州日报记者编辑兼城区记者站站长。2005年8月获江苏省新闻副高职称。

先后获得省市政府以上新闻奖近50项,其中获全国人口文化奖一项、省级政府奖20多项。

责任编辑/孙明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