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国家教育部2013年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组织编写了《公共艺术》美术篇、音乐篇两本教材。教材内容包括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两部分,模块构成采用单元结构形式。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树立正确“三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宝安职校”)公共艺术科组在现行公共艺术教材基础上成立了课题组,开发了拓展模块《走进诗书画印乐》校本教材,引起校内外关注。现以其为例,就中职学校开发美育校本教材作探讨。
一、公共艺术拓展模块校本教材相关概念
1.中职公共艺术课程
《大纲》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是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标准作了界定,是指具有“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劳动者”,指出高素质劳动者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美育课程,在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摇撼的重要地位。
2.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
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其任务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着力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丰富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拓展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限定选修内容。其任务是对艺术学习的拓展,强调与学生生活经验、专业学习相联系,培养合作精神、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模块内容都应具有简单、实用、生動、鲜活、贴切的特点。
3.拓展模块校本教材
基于现行公共艺术教材的补充、立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中职学校校情,开发融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操性特点,富有艺术实践和审美体验的校本教材,是中职学校公共艺术第二课堂美育载体。
二、公共艺术拓展模块校本教材开发思路
整体思路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六艺单元”,突出拓展模块特色。
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爱祖国”的核心是爱国家或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中国诗书画印乐,是承载这个文化延绵发展的重要元素。为此,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内涵、拓展外延,践行中国诗书画印乐,是课题组开发美育校本教材选择的突破口。
2.开发“六艺单元”
课题组以国家教材美术篇和音乐篇中的基础模块“中国美术赏析”和“聆听和感悟民族歌曲”为基础,开发拓展模块设计诗、书、画、印、裱、乐等六个艺术学习和实践单元,即理实结合“学作一首特定情境诗歌、学写一对楷书春联、学画一幅写意国画、学刻一方专属印章、学裱一幅书画作品、学唱一首中国民歌”。这六个艺术经典单元突出情感和实操审美体验特色,支撑拓展模块校本教材的全部内容。
三、公共艺术拓展模块校本教材开发依据
1.适应拓展模块教学的客观需要
现行公共艺术教材“美术篇”中,基础模块为中外美术赏析,拓展模块为设计欣赏;“音乐篇”中,基础模块为中外歌曲和器乐赏析,拓展模块为舞蹈和戏剧欣赏。模块教学时数安排各为18学时。
现行教材的拓展模块与基础模块虽艺术门类丰富,但涵盖的教学内容较为繁复。经调研,一些艺术门类的赏析教学过程需要跨若干个学科,这对于公共艺术课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挑战,教师疲于应付不同的艺术门类新课讲解,学生在有限的第二课堂中兴趣不浓、注意力不够集中。例如,美术篇的“设计”单元内容涉及数学物理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构成的原理。为此,变换教材和教学形式,满足学生拓展学习的实际需求,是本教材开发的依据之一。
2.符合《大纲》的要求
《大纲》对拓展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材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适应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特点学生需要,主要内容既可以是基础模块的专项拓展,也可以是与基础模块不同的艺术门类”、要“突出多样性、灵活性及实效性特点”。课题组以现行教材基础模块的“中国美术赏析”和“聆听和感悟”单元作为切入点进行“专项拓展”,编写了理实结合、以学生践行“六艺单元”活动为主线的《走进诗书画印乐》校本教材,链接了《大纲》。
四、公共艺术拓展模块校本教材特色
1.美育资源纷呈、色彩缤纷
公共艺术课程是美育课程、是审美教育。《走进诗书画印乐》开发立意,是从历史以来一幅完整的中国画必须具备诗、书、画、印等四种技艺为思路红线入手,以“诗”(文学)作为“画”(美术)与“乐”(音乐)的统领作为卷首。“诗”(诗词)是以韵律的文字反映生活和情感,涵盖画与乐;“书”(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经典标志和载体;“画”(中国画)具悠久历史,毛笔作色创作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自成一格;“印”(钤印)是古代书画的印章符号,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艺术;“乐”(音乐)是以旋律和节奏咏叹情感的艺术形式。深度拓展“中国美术赏析”,诗、书、画、印、裱等技艺既可融于一体交相辉映、也可独立成篇加以赏析。同样,深度拓展“聆听与感悟”,学生辨析音乐元素,按照乐音规律感悟千变万化和细微通幽的情感世界。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似一根巨藤贯穿校本教材始终,“六艺单元”就是藤上的瓜果;只要一经教学扯动,六艺美育资源纷呈、色彩缤纷璀璨。
2.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实践
“六艺单元”美育校本教材,以第二课堂为阵地,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接受简单、实效的艺术活动。例如美术“走进诗的艺术”单元,学生赏析诗歌作品、丰子恺的画配诗、以及老树100幅诗配画,分析感悟诗的语言、意象、意境,参与本校及当地风景图片配诗活动,以学作一首特定情境诗作为课后任务。在书、画、印、裱、乐等单元里,要求先独立、后合作完成书写对联、学画国画、雕刻印章、裱糊作品及演唱民歌等学习任务。在书法课堂,学生体验楷书“永字八法”后,实践内容就是审视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是否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点划圆满结构呼应。这样,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人人实操实训,调动了积极思维,提高了审美视野和审美能力,学生对已经学习的基础模块中的中国书、画、印及民歌作品赏析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endprint
3.校本教材配套设置了教学评价办法
为了检验校本美育教材的实效性,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课题组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相关办法,就“六艺单元”的知识层面、技能水平、课时分配等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进行分解量化。“六艺”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为美术、音乐各18个学时,并按基础指标(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及发展指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三个部分,建立学生艺术素质构成测评档案;测评以百分制分数形式自评、互评、教师审定。以“六艺单元”中“走进楷书艺术”教学测评为例,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分别各设置2学时、40分值;学生理解、掌握楷书书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0分值;能够自主艺术实践、较好书写一对楷书春联,10分值。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接受美育过程、艺术素质状况测评,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学生的激励成长。
五、几点体会
1.体现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近年来,青少年的美育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提到了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战略高度;中职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日臻完善。宝安职校公共艺术课题组在现行教材基础上,强化了责任感和事业心,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开发了拓展模块校本教材,使学校落实国务院“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文件精神稳妥地接了地气。
2.提升了学校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
宝安职校自主开发公共艺术校本教材,合理优化配置美育资源,把美育应用课程技术,程序化固定下来,第二课堂教学呈现稳定有序、完整系統的局面。由于校本美育课程开发是以审美价值为核心、基于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为出发点、发生在校内组织成员之间互动的生成过程,其开发筹划、运行和使用全过程,必然有力地提升学校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
3.培育了校本美育的自觉性
校本美育教材的开发,源于克服了学校师生美育思想的惰性和教学实践中的难题,落脚在行为的自觉上。中职公共艺术课程本质是审美教育课程,其拓展板块教材开发,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之一,旨在促进学校美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学校文化形成与建设中能够起到价值引领、活动调控、行为规范等作用。就此意义说,自觉性就成为校本美育课程开发、专门化的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蒋华.高中化学拓展型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8-16.
[2]张振国.中职公共艺术拓展教材开发研究结题报告[R].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2017:2-9.
责任编辑朱守锂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