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英语课程“活动—应用”教学模式调查报告

时间:2024-05-07

王定山��

笔者此前参加了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立项的课题“中职教学模式研究”,负责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研究目的在于从中职英语教学实际和就业需要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强调英语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整合研究,突显职业性和专业性,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构建具有操作意义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职英语课程“活动-应用”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活动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活动-应用”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学生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进步。

一、中职英语“活动-应用”教学模式

(一)背景和作用

中职英语课程“活动-应用”教学模式是根据中职课堂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来的,在有效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践导向课程理论和项目教学方法等新的教学理念与手段的指导下,整合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活动。

(二)模式及特点

“活动-应用”教学模式是:整合教材,设计活动—开展活动,感受知识—小组研讨,构建知识—创设情景,运用知识。在英语课程运用“活动-应用”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而感受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知识,从而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构和策略

“活动-应用”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是以活动为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情景,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运用知识。在构建“活动-应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教学内容整合策略。对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包括相关专业学科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的整合,已达到创设情景,开展活动的目的。第二,情境创设策略。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具有激发学生情感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第三,主体活动策略。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反映了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中的积极行为。活动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操作感受体验,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知识以及提高素质与能力。

二、“活动-应用”教学模式实施的调查

为了使课题研究能有效开展,并全面深入了解目前中职英语课程“活动-应用”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包括教师采用该教学模式的使用频率、学生的态度、教学的效果、课堂情况等),针对实施情况,总结该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完善教学模式,笔者对“活动-应用”教学模式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成绩对比分析、课堂考察、座谈会等方法对中职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机电专业班、计算机专业班和幼师专业班共10个班级的430位学生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调查情况,探讨存在问题及解问心有愧问题的对策。

(一)当前中职英语课程开展“活动-应用”教学模式的频率和开展的活动

2.2%

表1调查的是学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活动-应用”教学模式的频率和开展的活动,从有关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仍有大部分教师没有积极开展“活动-应用”教学,主要原因是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学校急需改变英语课程任课老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倡导“活动-应用”的教学模式,全面开展“活动-应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根据学习内容可以有针对性地沿用、选取上述的活动形式,不但能迎合学生的口味,还能激发学习兴趣。知识通过活动应用到实际场景,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有效性。例如,学习heavy和light这两个词汇,幼师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讲故事的活动来把词汇形象化,学会表达重和轻的概念。机电专业的学生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创设工作活动情景,把heavy和light这两个词汇与专业知识关联,如heavy current是“强电流”,light current是“弱电流”。学生通过活动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或生活场景中,不但能体验到活動的真实感,最重要的是能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摆脱枯燥的课堂,提高学习的效率。

调查的是学生对“活动-应用”教学模式的态度,从数据可知,学生认可学校在英语课上开展的各种活动,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英语课程开展“活动-应用”的教学模式。这说明了在英语课程开展该模式是受学生欢迎的,但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查得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要因素是“活动能体现学以致用” “活动能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活动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活动设计简单和小组个别成员滥竽充数,则严重影响活动效果,最终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参与性不高。因此,在开展“活动-应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鲜、吸引、难度适中的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小组管理,不但要突出小组长的作用,更要关注小组成员的表现,采取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唱独角戏,个别学生滥竽充数的不公现象。虽然如此,但仍有近70%的学生表示“有必要”在英语课程开展“活动-应用”的教学模式。这说明了采取了适当的教学模式,体现学以致用的特点,就算是中职学生也有强烈的英语学习欲望,这样更加坚定了笔者进行该课题的研究信心。譬如在Finding a Job一课中,通过“点球射单词”的游戏活动,复习关于工作的基本词汇cashier,doctor,cook,waiter,salesperson等 。“点球射单词”是一个FLASH游戏,根据所给出的英语单词,选择正确的意思,或者根据所给出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英语单词。具体操作为,每小组根据上节课的作业(熟记关于工作的词汇),派出一位成员,到讲台电脑上完成五个点球射单词,比赛哪个小组射进的点球多。通过“点球射单词”的活动,学生把词汇学习应用到游戏中,在竞赛的过程中,不但上台操作的学生全神贯注,而且台下的学生也是目不转睛,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调查的是教学的效果,结果显示,开展“活动-应用”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表1数据反映的开展得最多的活动“角色扮演”“做游戏”和“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对于开展“活动-应用”的教学效果,只有29%的学生认为“好”,大部分学生只是觉得“一般”。针对此情况,笔者进行深入探讨,发现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活动的设计,活动的难易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动设计得容易,基础好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设计得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容易消失,因此今后要把握活动的难易度。第二是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在小组内,基础好的学生对学习活动占有主导地位,造成基础差的学生更加不积极参与,基础差的学生往往只是充当小组的一个成员,他们看着别人参与活动,自己只是坐着不动,从而没有起到共同学习的效果。

是调查教师在开展“活动-应用”教学模式时的课堂表现,据数据反映:第一,在开展“活动-应用”教学前,72.5%(312人)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活动目标和要求都交待得清楚,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第二,在开展“活动-应用”教学过程中,只有51%(220人)的学生认为教师会鼓励学生思考,给予积极的指导,从而促进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要在开展“活动-应用”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调控好课堂,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活动,不能让学生随意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第三,在开展完“活动-应用”教学后,仅有34.7%(149人)的学生认为教师会经常对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价,这样一来,导致大部分学生没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激励,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第四,在开展“活动-应用”教学时,只有33.5%(144人)的学生认为教师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特别是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说明了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不灵活,这正是开展“活动-应用”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的原因之一。

三、调查的反思

(一)坚持以生为本,明确以活动体现应用实践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授课模式导致了学生被动学习,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认知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练—考”的现状,在有效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灵活整合教学内容,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构建贴近生活工作的情景,并且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生动有趣,化陌生为熟悉。教材内容整合要注意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知识、体验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眼耳口手都动起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活动中感受学习内容,感悟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习Work这一章节为例,有一个教学目标是要谈论工作技能,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什么工作对应怎样的工作技能,例如:A lifeguard can swim. The doctors can help sick people.无论教师怎样生动地举例解说都难以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教师先利用图片和游戏等手段创设有关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设计关于工作技能的微课,让学生感受知识,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开展“活动-应用”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达工作技能,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运用知识,使课本中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英语课程的吸引力大增,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以活动体现应用实践价值。

(二)完善教学环节,精心准备教学活动,活动中应用知识

从调查可知,教学环节有完善之处,特别是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活动是“活动-应用”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三贴近”的原则,贴近生活、贴近情境、贴近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通过一系列由易到难、有乐趣、有挑战性的活动,把书本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Clothes for Work一課中,教师首先布置贴图游戏,给出写了服装词汇的卡片,如dress,jacket,shirt,pants,suit等,让学生找出合适销售员穿着的服装卡片,贴到销售员的身上。再布置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运用be good for the job和be not good for the job句型表达销售员合适穿什么服装。教师通过这些轻松有趣、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师设计此活动还有以下好处:第一,学生有表演与展示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学以致用。第二,活动的各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员齐参与,避免了小组活动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扩大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每个活动环节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升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第三,在学生表演和展示后,师生及时对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和反馈,使学生的表现得到肯定,使他们尝到参与的甜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也增长了。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用多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与学的互动效果

“活动-运用”教学在开展时,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对活动任务的交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作用应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的不同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开展活动前,教师要让学生明晰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密切关注各层次的学生,还要加强对各小组学生的引导、调控和反馈,遇到信心不足的学生要鼓励其大胆地参与活动,不能让学生得过且过。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活动。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在英语课程中开展“活动-应用”教学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能把抽象的词汇和句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例如,在Welcome to the English Club一课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介绍学校社团的微课,介绍学校常见的社团活动,再通过FLASH游戏学习有关社团的单词(Computer Club,Health Club,Volunteer Organization等)和句型( Do you want to join a club? How to join a club? 等),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卡、学习社团招生海报,并用I would like to join …,Im good at …,Im interested in …等句型说明加入该社团的理由。这样既增强趣味性,又结合生活实际,把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生动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栩栩如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习的疲倦感。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既要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又要优化教学手段,才能在英语课程中有效地开展好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中职英语课程“活动-应用”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一次教学模式的探索,笔者会继续深入研究,使该模式能贴合中职教学,突显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