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宏
“书”字的繁体写法为“書”,上面是“聿”下边是“曰”。“聿”的字义是“笔”,我国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专著《说文解字》里,记录“书,箸也”。箸,通假字著,是显明的意思。那么“书”的本义可以理解成“用笔使文字显明”。法既指方法、法度。那么所谓“书法”原意是指书写汉字的方法、法则。由于书法的载体是汉字,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书法”从另一面理解便是写字的艺术。现在提起书法,闪现在人脑海的便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国粹,是艺术。
一、传统文化与书法
传统文化是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区别称谓,它是社会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性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性文化,是特定民族在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道家、释家、儒家、法家、杂家等的思想表述、文字智慧、语言艺术;当然也包括“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在历史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民风民俗、戏曲、书法、武术、诗词歌赋,等等。
黄帝命史官仓颉造字,虽然是传说,但是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亦是无数默默无闻的汉族劳动者智慧的重大文化创造结晶,同时又被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所以汉字本身就可以理解为具有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进行发展,本身融为传统文化。所以书法与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发展。
为什么呢?书法的创作内容一般是选择优美的诗词歌赋、古文格句、散文名篇等传统文化。书法的个性表现受传统文化君子谦和的思想影响;书法的审美观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哲学思想,譬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书法的艺术境界同样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譬如“中和”之美。所以说,学习书法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户,传统文化通过书法向中华民族子孙开了一扇窗,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书法这道户牖去窥探传统文化的世界,进而习得传统、弘扬传统文化。
二、楷体书法概况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书法专业课,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将书法作为选修课,比如长沙民政学院的民政管理专业就有书法课。面对没有书法基础的学生,大多数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从楷书入门。由于楷书寓实用的规范性与观赏的艺术性于一体的书体特性,它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大背景下,是非常切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学习书法首先应该是楷书的学习。
(一)楷书概况
楷书又被称之为“真书”或者“正书”。它与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书体比较,是成熟比较晚的书体。从东汉末期、经历三国、再到魏晋南北朝,楷书逐渐发展成熟,再历经隋朝,到唐朝形制完备而鼎盛。在字体的发展道路上,楷书从隶书的快写中萌芽、在隶书的简化中发展,同时又受到草书的影响等而日臻完善。晋朝卫恒《书势》记载“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 但是,一种字体的形成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了,它需要广大劳动大众去提出要求、时代酝酿,杰出书法家整理,时代精英认可,广大知识分子推广应用,最后定型的过程。因此楷书最初是由谁创造的?由于文字图片资料的缺失,目前无法考证。但是真正脱尽隶书特征的楷书,则是由三国时期曹魏的太傅钟繇创立。我们可以从他的传世《荐季直文稿》《宣示表》等作品中窥探出楷变的痕迹。譬如可以看出他在隶书的基础上对笔画、形体进行了改造,使其笔画线条平直,使字形方正。楷书的成熟完型标志着字体的演变史基本结束,以后直到明清都没有更大的变革,一直沿用到今天。
楷书发展到唐朝,由于唐人尚法,它经过唐人的发展,致使其法度森严,达到楷书发展的颠峰,成就万世楷模的书体——楷书。有唐一时,楷书名家辈出,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全铭》、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唐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至今仍是初学者学习的好范本。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书法时可以以唐朝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当初学的范本。北宋的《宣和书谱》称“询工书翰墨之冠”;它在艺术上融合分隶与魏碑,结体险峻、用笔劲峭,被誉为“楷之极则”;另外它是欧阳询在76岁“人书俱老”之时奉敕所书,可谓春风得意。正契合孙过庭所说书法创作的“五合”。
(二)楷书分类
俗语云“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楷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按照书写字的尺寸大小,可以分为小楷、中楷、大楷。
小楷是指直径约在两三厘米以下的小字。由于其字“小”,再加上宣纸的洇墨等特点,因此书写中在笔法上也省减了很多动作,比如逆入回锋。它讲究虚宽雅捷,不是很容易控制学习。对高职院校初学者来讲,它不是很好的学习对象。如果书法基本功熟练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写一写小楷或者大楷。
中楷即通常所说的“寸楷”,直径约一寸(3厘米左右)以上的楷书。中楷是楷书学习者在练习时书写最频繁,也是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形式。因其大小合适,对于学习者,在笔法、结构章法等等方面都比较容易掌握上手;在练习时不是很累人;对水墨与纸张要求不高;而且成年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完成,对笔法动作的要领也容易理解体会表现,只要稍加练习,便能精熟。所以在教学中,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用中楷来进行书写练习。
大楷一般泛指拳头大小、直径数寸以下的字。一般多用于对联作品或者门联。直径在一尺(约33.3厘米)以上,或者到一丈多(一丈等于十尺,近似现在的3米多长),称为榜书。公园里的亭台楼阁、宫殿庙宇、老字号商店的匾额就是榜书;如果极大的,可以称为“擘窠书”。 高职院校初学者在练习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时,可以用大楷来进行练习,这样能够更细致地了解书写动作。
楷书按时代从自身的孕育、萌芽、发展到成熟又可以分为:晋楷,主要是指从汉末到魏晋时期,以三国的钟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等为代表;魏碑,主要是指北魏时期的铭石楷书,如《张孟龙碑》《张黑女碑》“龙门四品”等;唐楷,指唐代楷書,其典型特点是法度森严、结体工整、用笔细腻、寓实用的规范性与观赏的艺术性于一体。
高职院校的初学者,建议从唐楷入手,唐朝是楷书发展的全盛时期,法度完善,即可远绍魏晋宝库,亦可了然明清流变。
三、楷体书法学习方法探索
(一)笔法学习
写字的用笔方法就是笔法。由于字体风格的不一样,它们的书写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对于初学者,譬如高职院校的学生,首先应该是楷书笔法的掌握。由于各种书体之间的用笔方法有共通之处,在掌握楷书的用笔方法基础上,其它的书体也就触类旁通了。
我们所知道的“永”字八法,实际上就是楷书的笔法学习,也是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则。它以“永”字的八个笔画顺序为例,来阐述正楷的笔势方法。唐代以玉筋篆体书扬名的李阳冰在《翰林禁经》论永字八法时提到“昔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以书论影响清代书坛的包世臣在其著作《艺舟双楫·述书下》云“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又云“以‘永字八画而备八艺,故用为式”。可见永字八法在书法教学中的实用功效与重要性。在高校的楷体书法教学中,首先学习的应该是笔法,尤其重在“永字八法”的练习。如果学习楷书,而不注重笔法学习,犹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只有在掌握笔画的基础上,才能集字成篇。
“永字八法”指的是它所包含的八个笔画,分别是:横、直、啄、掠、磔(zhé)、趯(tì)、策、侧。笔画横也称为勒,逆锋起笔,中锋行笔,轻顿回锋收笔,其形如扁担,用笔涩重有力而弹力十足,忌讳顺锋滑过;直画(即竖画)又称为努,却不能写得笔直,太直挺了则显得僵硬木讷,而应该垂直中见曲势,如同人的脊背;啄是笔画短撇的称谓,落笔左出,迅速峻利,如同鸟啄木;掠是笔画长撇,起笔如同竖画,力送笔尖,出锋时缓提,讲究涩重,忌鼠尾;笔画捺被称为磔,它要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笔处浑厚,重在含蓄;趯就是我们常说的钩画部分,它讲究驻锋提笔,或者跪笔弹锋,使力集中在笔尖,含蓄厚重者为佳;策是笔画仰横,其势如策马奔腾在草原上;侧是指点画,它讲究侧锋峻落,如同高空坠落的石头,铺毫行笔,势足收锋。相传永字八法为隋朝的僧人智永、也有说是东晋王羲之、还有说是唐代张旭所创。因为是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来人们又将“八法”引申为书法的代称。
对于高职院校的初学者,楷体书法的学习首先应当是笔法的学习。元代的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拔中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指的就是书体在不断地演变,而用笔的方法千百年都没有改变。只有在掌握笔法的基础上,通过基本笔画的训练,熟练的掌握用笔技巧,然后才能把字写好,才能谈书法的学习。没有笔法也就无从谈书法。所以高校的楷体书法学习,首先应从笔法的学习开始,发扬工匠精神,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过关,而后再进行偏旁部首的学习。
(二)偏旁部首学习
汉字是由笔画部件构成,在掌握了基本笔画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方法进行偏旁部首学习。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先提出部首概念,他用小篆形式体现,从偏旁入手,将九千多个汉字归纳成五百四十个部首。此后,由于朝代的迭变更替、时代的发展需要,汉字的部首数量一直处在变化过程中。比如在明朝官方书籍《字汇》里有两百十四个部首;我们所熟知的《康熙字典》也是两百十四个;而在2009年5月1日实施新颁布的《汉字部首表》规定里汉字部首却有三百个,其中主部首两百零一个,附形部首九十九个。
部首很难理解,但是说到偏旁,大家就很熟悉了。偏旁是在合体字中成字与笔画之间的单位,它是合体字中部分与部分间的一个称谓。由于有的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组成,通常把合体字左边叫做“偏”,右边称之为“旁”,现在习惯将上下左右各部分统称为偏旁。如:“念”字的偏旁是“今”和“心”;“叶”字的偏旁是“口”和“十”;“围”的偏旁是“□”和“韦”;“屈”的偏旁是“尸”和“出”;等等。
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征(一般将字的结构类型分为左右结构类型、上下结构类型、包围结构类型、半包围结构类型),把含有相同偏旁或笔画的字放在一起分成一类,取它们之间相同的部分,作为一部之首(如同百家姓里的姓氏,赵家人、钱家人、孙家人、李家人等编排为一类),这就是部首。例如:根据“时、晴、暗、明、晒、晾”等字的字形结构,可以归纳出相同的笔画构件“日”,故以“日”为这部分汉字的部首。如根据“草、花、茶、薏、芋、艾”等字的字形结构,可以归纳出相同的笔画构件“艹”,所以“艹”为这部分汉字的部首。其实大多数部首是可以单独成字的,辟如木字旁、方框、目字旁、提土旁(木、口、目、土)等部首。但是他们在作部首时笔画形态发生了细小的变化,我们习惯偏旁部首合在一起称呼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独体字所占的比例不大,大多数为合体字,偏旁部首作为合体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汉字中的形态比例出于美观欣赏的需要随书写位置的实际变化而发生着变化。高职院校的初学者在学习楷体书法时将相同偏旁部首的字集中起来练习,这样有利于巩固书法汉字的形态特征,做到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更利于向结构章法过渡。
(三)间架结构与章法的学习
熟练各种笔画、对汉字的字体形态有了一定了解后,就要注重字的间架结构规律的总结学习与章法创新。根据汉字不同的形体结构特征,产生不同的书写规律。所谓间架结构是指笔画搭配、排列、组合成字的形式和规律。由于汉字数量庞大,字形多变,所以在学习书写时按照一定的规律训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这是楷书在唐朝鼎盛千年之后出现的又一位楷书大家,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写的一段话,这里的“结字”指的就是字的位置经营,从中可以窥探到间架结构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性。
欧阳询不仅楷书写得好,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造诣。他的《结字三十六法》就是对楷书书写规律方法的总结。我们所知道的《孙子兵法》可以指导行军布阵,那么《结字三十六法》就是指导我们如何经营楷书的结构位置,如何把字写得美丽漂亮的规律方法总结。清朝黄自元所著《结字九十一法》就是在欧阳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清末几乎到了学书者人手一本的程度。我们不要求高職院校的楷书学习者对《结字九十一法》倒背如流,但是至少应该对《结字三十六法》了然于胸。
譬如“疏密停匀”的方法,就是指在写字时笔画位置的摆放要匀称得宜,如“国、固”二字的横向纵向笔画距离相当;如果在写楷书时遇到两羊相争过独木桥的情况,就得用“避就相让”的原则,例如“微、林”等字;而在写“谢、之”这类字的时候就体现了“朝揖意连”的规律;当字的左右两部分有相向的情况时“向背相向”的规律就体现出了,如“兆”字在书写时其形如同“) (”,便是向背原則的体现。而“好”字在书写时其外形如同“()”,便是相向原则的体现; 如果遇到“宝、金”这类型的字就用得上“顶戴覆盖”的方法了。我们在进行书写练习或者书法创作时《结字三十六法》很自然而然地指导书写了。所以高职院校里面的楷书学习者必须发挥工匠精神,掌握书写规律方法,对字的间架结构各个击破。
对字有一定的了解后下一步就是尝试创作,通过作品的展示来体现自己书写的综合水平,发现优点,找出不足,以此激励自己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行。
作品的创作中,就得讲究章法的运用。俗语有云,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好的章法如同皇帝的龙袍、佛的金装,能让书法作品熠熠夺目,能给你的书法作品锦上添花。
章法,就是书写作品的整体布局。在书法上是指书写者对自己要写的内容进行安排布置,体现在字与字、行与行等方面的空间表现形式。整幅作品的分间布白,主要指作品的字距、行距、行数以及字的大小和四边留白,也称为“大章法” 。而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习惯上称为“小章法”。
在创作中常用的章法形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纵有行,横无列;纵有行,横有列;横有行,纵有列。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常见的有条幅,中堂也属于条幅范畴。几幅条幅挂在一起称条屏,如“四条屏”“八条屏”。对联、龙门对通常采用条幅的形式展现。往往通过左右的形式展现,右为上联,左为下联。还有扇面(团扇或折扇)。以及斗方,四尺宣对裁、8开或12开不等。最后是横幅,我们常见的匾额就是横幅的应用形式。 所以书法学习者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章法对同一内容进行创作,选出最适合内容的章法形式表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书法的道路是艰苦的,学习书法的过程是枯燥寂寞的,书法艺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而成。须知一笔十年功。因此要想掌握一门书体,必须静下心来,摒弃浮躁,像工匠一样执着专一地学习与练习、巩固与提高。书法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所以高职院校的楷体书法教学既需要学习者的坚持,也需要教师对专业的执着,秉着工匠精神,对专业的精益求精,弘扬传统文化。
[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专项课题《坚持”两个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格局》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何丽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