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教育应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时间:2024-05-07

王仲民

一、引言

随着全球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及我国“两化”的深度融合,我国亟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用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目前我国众多职业院校正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全面加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2015年5月10日,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北京举行全国启动仪式,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进一步指出:技术技能筑牢强国基石,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的突出位置、优先支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指出“‘互联网+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2016年 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需要“互联网+”

教育是以人的长远发展为目的,没有出现互联网之前,人类就有了数千年的教育活动,教育与人已经形成了关系牢固的伴生关系。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不同于传统学术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岗位能力的技术技能特性,而学术教育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科学性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二者都是以人为工作对象和主体的,都有着较为严密的组织结构。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与企业的融合,即要求职业教育所包含的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与企业的零距离。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企业的责任是提供典型工程案例;學校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职业理论知识、基本职业技能教育、职业道德与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

“互联网+”有利于人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完善。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成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新媒介,使原来特定时空进行的教学转变为自由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个体行为。有了“互联网+”的教育更加关注“互动”,互动性的教学体验使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互联网+”对于职业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学校通过互联网,可以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成本较低,时间与空间上也非常便利;另一方面,鉴于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由于产业转型升级期,以及一些经营困难企业,不可能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而利用“互联网+”可以减少培养教育人的成本,可将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通过互联网形式,直接传递给学生,进而学生可在虚拟真实的环境中掌握实践技能、增加工程经验。

三、“互联网+”需要职业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前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已成为投资者争相抢占的市场,无论是何种教育领域,在线教育的大潮席卷而来,具有不可阻挡之势,众多传统教育行业开始向在线教育拓展。2015年是在线教育井喷的一年,在线教育已成为众多教育培训机构投资抢占的重点,而且竞争十分激烈,但竞争越激烈代表着需求越多,服务也将越来越好,受益的始终是接受教育和培训者,如培训行业的领先机构新东方、好未来、中国在线教育等在传统中找发展,在作线下面授和线上网校的左右互搏中开拓市场,充分借助“互联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6年4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全面总结了2015年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望了2016年中国教育发展形势。报告指出:职业/技能培训领域最被互联网教育看好,互联网教育的最大市场是在职业教育,无论是B2B还是B2C,对此都有大量刚性需求,这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以及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除了收费性质的职业教育以外,职业教育慕课开始发展,许多企业开始关注慕课建设,通过建立自己的企业慕课来培养员工的工作技能。

四、“互联网+”促进了职业教育改革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逐步深化,以技术带动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管理可视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的智慧化校园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极大优化了职业教育的业务流程,不仅提高了职业院校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且降低了资源消耗,真正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教学主体和管理理念,并对传统职业教育体制产生倒逼作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社会的到来,职业学校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产生地,不再具有权威性,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可以很方便地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获取他们想获得的知识,因此出现了多样化的社会知识供给,这给传统意义上比较独立的职业院校带来了挑战。

从学校层面来看,“互联网+”强调的是教育内部变化的重要性,而不是有了互联网技术就意味着先进。职业院校需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按照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新的可能性,遵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技术、教育管理以及学校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变革。

从教师自身层面来看,“互联网+”要求职业教育教师要熟悉互联网特性、符合互联网的时代精神。传统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互动性较差,而互联网具有平等、开放、互动、共享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间的交互性活动较强。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性通过互联网而更加便利,打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性。教师利用互联网的水平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其的认可程度,同时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更具客观性。

五、“互联网+”促进了教育个性化与公平的实现

“互联网+”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可谓如虎添翼。“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加速创造了职业教育的新生态,加速了职业院校间的合作交流、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的交流、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通过“互联网+”可以实时分享各种资源。同时,“互联网+”创新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进一步发挥了职业院校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创新就业的作用,职业院校需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可以随时、自由的在互联网的开放互动当中,利用互联网实现学生自身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职业院校可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线下教学转移至线上,打破以往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教师可通过传统的线下面授和知识点讲解,促使学生更好学习,将教学落到实处;同时辅以线上教学,在线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前做好课堂内容的安排和知识点回顾、疑难解答等,这样使得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有效促进了教育个性化的实现,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教育公平。

六、“互联网+”对于职业教育的负作用

“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职业教育带来诸多好处之时,也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诸如一些从事网络教育的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传输的便利性与实时性,以盈利为目的,将课堂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习题答案,直接传递给学生,或将过去的“满堂灌”直接变成“满网灌”。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是沉迷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甚至不可自拔,这大大降低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效果,也给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带来了诸多烦恼。一些教育领域内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利用互联网,只做表面文章,把学生应在企业实践中的实践环节制作成多媒体视频课件直接放到网上,供学生浏览、学习,或者对线下教育进行简单复制,以为把它们放上互联网就必然优于没有互联网的教育。但从教育规律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应针对教育需求者的真实需求,将重点放在建立互联网教育平台上,并不断强化与完善职业教育内容的创新与完整性,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结论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众多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者经常探讨的热点话题,它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工具,是职业教育构架中的一种要素与系统力量,也是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手段及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可及时传递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对职业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好坏的评价只能以学生是否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作为唯一标准,这样才更有利于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同时,要密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推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

責任编辑 朱守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