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教材分析和教法探讨

时间:2024-05-07

作者简介:奚新桃(1968-),女,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数学讲师。研究方向:数学。(广东 四会/526200)摘要:“三学六法”是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是六法之一。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利于灵活处理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备课、听课和上课的能力,实现学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幼儿园上岗的“零对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三学六法;数学教育;幼儿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095-03传统的“三学六法”是我国幼师的课程主干。自从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后,六科教学法摇身变成“五大领域教育”, 其中数学教育活动只是科学这一领域中的第110页-124页仅十几页的内容。但无论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还是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内容和方法还是沿用了“六法”的主题。《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下面简称 《指导方案》)对传统的“六法”加以改进,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学会如何有效地组织、安排幼儿园教育活动,并通过见习、实习学会融会贯通、综合使用,这要比按五大领域教育分类更容易教学和被学生掌握运用。《指导方案》将“三学六法”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是“六法”之一。

如何用好《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这本教材,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一、深入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灵活处理教材

(一)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学思路

教材共分为九章。第一至三章为幼儿园数学教育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知识,包括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原则、目标、内容、要求、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教具、学具等;第四至八章为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四大块:对应、分类与排序,数和运算,量与计量,空间与几何形体的具体教育内容、教育要求和教育教学处理;第九章为实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另有3个附录,分别为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案例及评析和幼小衔接研究工具。

理论是行动的导向,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正确把握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向,所以第一至三章的内容是教学的第一个重点。第四至八章是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学生工作面临的是如何开展每一次的数学教育活动。而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四大块分布在大中小班各个年龄阶段,在各个年龄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些数学教育活动,是学生将来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掌握的技能。而第九章和附录中的活动案例和活动评价则可以有选择地加入到第四至八章的教学中。

(二)剖析重难点,灵活处理教材

人教版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这本教材有很强的操作性,按照教材的主线我们很容易展开教学。但仍需我们明确重难点,将教材用活。

第一至三章,明确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特点,从而注重形象化的教学。明确幼儿园数学教育原则,能让学生明确幼儿园数学教育不应只是着眼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应指向幼儿的思维发展,从而注重让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并能正确对待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明确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能把握向幼儿实施数学教育的方向和准则,明确幼儿数学教育在幼儿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而不致因偏离了方向而影响对幼儿思维的培养,甚至导致幼儿从小就讨厌数学。明确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及这四个大块内容在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编排和要求,让学生能清晰地知道各年龄阶段数学学习的不同要求,让学生对胜任幼儿园数学教育任务充满信心。

幼儿园数学教育方法是本教材的重中之重,要将它贯穿在第四至八章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第四至八章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要合理选择教育方法。四种常用的教育方法:操作法、游戏法、演示讲解法、启发探索法都要结合具体的教育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启发探索法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本教材的一个难点,需通过多个案例学习来帮助理解。

第四至八章中每一个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设计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每一章我都要精心挑选案例来进行教育活动的研究和示范。如第四章:认识“1”和“许多”;第五章数“4”的认识、“比多少”、“比较3和4的大小”、数“6”的组成;第六章:“2”的加法;第七章长短、时钟的认识;第八章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的认识。我带领学生一起研究案例,看视频,并通过老师的示范教学和学生的模拟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教育能力。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能备课、会听课、可以上课

《指导方案》指出:“六法”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与模拟工作过程相结合。事实上,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满足《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教学的要求,尤其单用讲解法根本无法让学生理解消化教学内容。我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做中学”,老师“做中教” ,从而培养学生备课、听课和上课的能力,实现学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幼儿园上岗的“零对接” 。

·教学教法·《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教材分析和教法探讨(一)案例教学

书中附录三有5个案例:案例1“食品小聚会”是一个分类教学的主题活动;案例2“数豌豆”是一个10以内数数的数学活动课;案例3“夹夹子”是一个认识左右的数学活动课;案例4体育用品商店是一个10以内加法运算的主题活动;案例5“超市购物”是一个学习10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的主题活动。这5个案例都是详案,从活动目标到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清晰,对于指导学生写教案有很大的帮助;活动背景有利于学生对教案设计的理解;活动实录有助于对指导学生上课;而活动分析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上的是什么内容的课,怎样上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上,这样上的效果如何,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我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除了这5个案例,我还会结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案例,如“1和许多”、“按数取物”等,写出详案和略案进行对比分析;并充分利用第四至八章中的简单案例进行补充,如“比较3和4的大小”、“比多少”、“2的加法”等。让学生从感知出发,通过多个案例的教学逐步加深对幼儿园数学教育工作的认识。

(二)示范教学

案例教学毕竟还只是纸上谈兵,到底该如何上课,教学语言如何组织,老师的示范很重要,也就是老师模拟幼儿教师上幼儿数学课。在教学“1和许多”这个内容时,我准备了小盒子、小袋子和小石子若干颗,明确我的角色——幼儿老师,学生角色——小朋友,带领学生一起开展“1和许多”的教学。通过将一颗一颗……的小石子放入小盒子中教学“1颗1颗……的小石子可以组成许多的小石子”;又通过将盒子中的许多的小石子一颗一颗……地取出来教学“许多颗小石子可以分成1颗1颗……的小石子”。教学“按数取物”时,我准备了画有3个蘑菇点的小房子、3只小猪,一块标有数字“3”的纸片,还有3颗糖(用小石子代替)和糖纸(用红纸代替)(用于一一对应地用糖纸包糖),带着3个同学一路唱着歌去小猪家作客。示范中,师生角色扮演,共同参与,课堂“活”起来了。

(三)视频教学

示范教学和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毕竟老师不是幼儿老师,学生也不是幼儿。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语言的儿童化,只有落实到幼儿的实际教育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随着网络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有很多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视频。我选择其中的优秀课例作为教学资源。我曾下载了“1和许多” “认识长短”等视频,带领学生一起观看。观看过程中剖析每一个教学环节,并指导学生作听课记录,教学生听课和评课。通过多个案例视频的观看,学生从茫然不知怎么听课,逐渐学会听课,并有条理地作听课记录,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四)模拟课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听和看,始终不如自己亲自实践。要完整地上一堂数学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组织学生模拟幼儿课堂情境进行模拟教学。首先将全班分成5-6个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轮流做老师,同组其他成员扮演小朋友,用案例进行试讲演练。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试讲,而其他同学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一是小朋友的角色配合老师的讲课;二是同行的角色,进行听课。最后组织学生现场评课。学生在模拟教学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在“1和许多”的模拟教学中,虽然教学内容不多,但学生在处理“一个一个……可合为许多”和“许多可分为一个一个……”时容易混乱;如“按数取物”时学生对练习点数、数字与数量匹配、按数取物这几个环节的处理不够清晰。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点评和再次示范,学生也需要再次模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动”起来了,胆量也大了,幼儿教师做得有模有样。

(五)实习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模拟课堂教学与真实的幼儿园课堂教学仍然有很大差别。学生实习回来后最大的感慨是:我认真备好了课,但课堂很难控制,小朋友不能认真听课,要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这就是一个课堂教学组织的问题,因为小朋友完全不同于模拟教学时的同学,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我要求学生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认真备课、试讲。有了真实课堂教学的磨练,学生也就真正具备了一定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能力。

(六)讲解法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

讲解法在这门课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一至三章的理论知识需要讲解,后面章节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同样需要讲解。将讲解法与以上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就能在把握课堂教学重点的同时,使课堂充满生机,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