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丁红珍 王荣发
摘 要:标准化几乎覆盖了高职院校的各类学科和专业,但高职院校对标准化知识的教育重视不够,许多学生对标准化的意识非常淡薄。本文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入手,分析了职业院校标准化现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及方法,并阐述了改革的成效,探讨了如何将标准化课程和知识导入高职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5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而标准化则是制定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过程,能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从而有效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标准化覆盖领域广泛,几乎涉及到高职院校的各类学科和专业,其理论知识已逐步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但目前高职院校对标准化知识的教育重视不够,很少有高职院校设立相应的标准化专业课程。因此,研究如何将标准化知识和标准化课程导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的意义
未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般主要从事设计、工艺和管理工作等,这些工作都将与标准化工作有密切的联系。作为设计工作者,除了应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熟悉国内外有关的产品标准,掌握足够的基础标准知识和其他技术标准。标准运用的正确与否,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等将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作为工艺人员、质量控制人员或操作工人,应能通过相应的标准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能结合实际以及依据相关标准编制和修订相应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案,采用符合标准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正确地选用或设计符合标准的材料、工具和仪器,从而保证产品标准的实现。作为一名管理者,更应强化标准化意识,运用好各类标准,全面贯彻执行《标准化法》,加强全方位的标准化工作。组织现代化生产的主要基础之一就是标准和标准化。管理技术标准化是将经实践检验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技术方法总结、提炼为标准, 然后通过实施,使该管理技术方法获得更广泛、更有效的应用,以获得更显著效果的活动过程。
目前企业标准化中人才极其缺乏,特别是既懂专业知识又懂标准化知识的人才。政府在各自的标准化调研报告中都提出要大力培养各类标准化人才,目前也正在探索标准化工程师的考评体制,已在上海和深圳开展试点,后期有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因此,将标准化课程和知识导入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可以使高职学生掌握标准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标准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标准化意识,使学生真正能成为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标准化运用能力、全面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而在未来企业工作过程中占有更大的优势。
二、现状分析
(1)标准化意识淡薄。因传统观念的束缚或客观条件所限,从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到普通教师,标准化意识不够,且大多停留在单一的技术标准的层面上。个别教师标准化意识不强,认为教学反正是纸上谈兵,教学中按不按标准进行或按新标准讲授还是按旧标准讲授无所谓,加上没有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布的标准,不熟悉国家标准的性质,因而出现讲课时标准概念混乱,或对已采用新标准的教材,仍不负责地沿用自己熟悉的旧标准来讲授的现象,这样就可能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所讲内容与新标准的不一致性,使学生毕业后与实际工作脱节。
(2)标准化未形成专业学科。目前高职院校均未开设标准化专业,只有部分本科院校正在开展标准化专业和课程教育试点,先期主要在研究生培养,例如中南财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学校,华南理工大学也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这类课程主要注重的是研究型人才,而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标准化知识更注重应用,而且与专业结合紧密,相对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导入标准化知识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再者企业缺乏更多的恰恰就是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掌握基本标准化知识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标准化不仅针对技术,同时包含管理、工作、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对象,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有较强的标准化意识及运用标准化知识的能力。而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没开设标准化课程或专题讲座,致使学生难以具备上述的要求。
(3)某些教材中采用的“标准”本身不标准。部分教材中的标准没有及时更新,仍沿袭过时的旧标准,相关学科的教科书中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如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课程的教材所采用的某些机械标准,与机械制造工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课程所采用的相应的机械标准不统一。甚至新标准已颁布,再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也没作相应的及时修改。如很多教材中有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标注的内容,国家已颁布了新标准GB/T 131-2006,但不少教材中的相应内容还用的是旧标准GB/T131-1993,这对新标准的贯彻执行极为不利。
三、改革思路及方法
以机械专业为例。首先,通过调研机械企业,掌握企业对于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以及机械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对于标准化知识掌握程度的需求。
其次,以获取到的信息为基础,选择《机械安全生产标准化》或《机械专业标准化和质量》为课程名称,建设相关标准化课程标准,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日历以及教学内容等。同时完成相应课程教材(讲义)的编写,主要内容拟包括标准化基础知识、机械安全标准体系、重点机械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编制方法、机械产品检测、机械安全生产标准化介绍及评价等。
最后,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把标准化课程和知识教育纳入教学日程,开设标准化选修课程(30学时左右),在常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开创培训方式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以集中强化培训为主线,以“资格证书”为准入条件,切实加强机械质量安全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学生通过系统知识的学习后可以参加考证,如机械安全生产专员、机械质检员、初级质量工程师等。条件成熟后可转为专业必修课程,从而使标准化意识和知识深入贯彻到教师和学生中去。
通过设立标准化选修课程,使高职学生掌握标准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标准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标准化意识,再通过标准化课程的学习和考证等,增加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筹码,使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胜任诸如机械安全生产专员、ISO专员、质检员、工艺员等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改革成效
(1)我院部分专业已导入标准化知识和课程。如机电工程系的《现代机械制图》课程中就引入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涂料专业开设了检测专业,将标准化知识通过检测手段局部体现;设计学院的家具工艺与设备专业开设了家具标准化选修课程,这是目前我院唯一一个形成系统的标准化专业课程。
(2)学生已到相关岗位就职。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标准化、检验等相关的工作:如有的学生到质检和质监部门从事标准的起草、产品的检验等工作;有的学生到新马木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机械行业或家具行业担任质检员;还有的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开咨询公司等。标准化课程和知识的导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标准化作为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和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是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的桥梁。虽然我们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将标准化课程和知识纳入高职课程体系还未全面铺开,也还很不完善,而标准化应用型人才又比较稀缺,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高职教育要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全面贯彻标准化思想,系统进行标准化教育,将标准化课程和知识导入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从而培养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标准化背景知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伟.浅议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标准化意识[J].内江科技,2010(9).
[2]杨浪萍.对当代大学生标准化意识的调查报告[J].铁道技术监督,2003(2).
[3]罗明珠,章家恩等.广州市大学生标准化意识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4).
[4]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何丽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