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耿思嘉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让专业知识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引领作用。学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过程中,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四个突出”聚焦课程育人价值,采取融入式和浸润式的教育方式,提升育人实效,开拓全员育人新思路,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全员育人;时代新人
课程思政的提出,强调要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以此推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单一的思政课延伸扩展到所有各类课程,进一步突出强调了课程的育人功能,激活了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内生动力,是逐步推进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制度设计。
工作思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把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弄清“干什么”,确保“抓准”。学校着力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五个一目标”,即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课堂;开发一批具有二外元素的特色课程;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一系列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面向未来,课程建设需要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进程中,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因此,学校通过“四个突出”聚焦课程育人价值,切实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在实施主体上明确党委的主导地位,采取融入式和浸润式的教育方式,用积极主动、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思政工作方法,开拓全员育人新思路,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加强顶层设计,突出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在思想引领上,学校党委根植自身独特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通识课等课程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定了《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办法》,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各学院组织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形成团队,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育人课程。发挥旅游管理和外国语言文学高精尖学科带动作用,立足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等课程,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逐步推进红色教育资源的多语种推介课程,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让关注中国发展的外国青年、民众听得懂、能理解。
2.融入红色文化,突出课程的“文化育人”价值。作为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院校,如何发挥红色资源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将传承红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思想贯穿到课程之中,是学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着重点。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作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革命精神传承深度结合的高校知名品牌赛事,是学校在全国高校倡议并推进实施的“传承红色基因 培养时代新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突出课程的“实践育人”价值。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学校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識和行动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提升感悟、锻炼成长。适应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打造一批实践育人示范基地。学校成立北京国际志愿服务基地,作为北京市高校国际志愿者培训研究、人才孵化、对外交流和成果转化的枢纽型机构,旨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志愿服务工作及国际交流合作,培育具有使命担当意识的青年人才,培养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4.注重教育的内在整合和完整性,突出课程的“协同育人”价值。***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从长期实践来看,无论哪一个都不能单独完全解决问题,必须同向同行,双管齐下,两手都要硬,才能入耳、入脑、入心,才能真正落实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满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推动思政内容创新,协同思政理论与课程思政价值元素。只有富有时代性和正能量的思政内容,才能引起“95后”“00后”学生的心理共鸣,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二者协同就是要注重教育的内在整合和完整性,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
工作实效
1.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的丰富与拓展。课程思政极大地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体系,使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局限于思政课,而是外延至所有专业课程;其内容也不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学说,而是转化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包含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全方位内容体系。思政教育的内涵由此得以丰富,外延得以拓展,其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必将得以提升。
2.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驱动。高等教育哲学“人本论”认为,高等教育应当回归人本,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价值起点与终点。高校应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其重心是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高校所有学科与课程的共同作用,要求高校以育人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整合学科资源,提升育人合力。学校始终以做“人”的工作为根本,坚持推进以外语、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坚持内涵发展,强化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3.以深刻的思想体悟培育时代新人。“课程思政”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让学生在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更好地实现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目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3]***.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