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实现高校多校区档案管理和校史馆建设的互促

时间:2024-05-07

姜素兰++宋秦

摘 要:学校档案和校史在本质与功能上所具有的一致性,为实现档案管理和校史馆建设互促共进奠定了基础。在分析北京联合大学独特的多校区档案管理的利弊的基础上,提出要以建城市型、应用型高校为中心,做好档案资源建设和服务,并以校史文化为抓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和校史馆建设的互促。

关键词:多校区;档案管理;校史馆;应用型;城市型

当前,许多高校就校史馆和档案馆的一体化建设,以及档案工作和校史馆建设互补作用展开研究,纷纷从高校档案的价值特征、校史馆的功能定位,档案管理工作环节、校史教育的现实需要等不同方面论述两者互建互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现措施。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联合大学的特点,就校史馆和多校区档案管理互促的思路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北京联合大学多校区档案管理的特点

高校间的合并重组是高校多校区办学的主要原因之一。197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依靠在京25所老大学创办了36所大学分校,其中的24所分校在多次调整、合并后,成为1985年新组建的北京联合大学的15所学院。院校进行撤并、共建、联合办学等的改革,可以增强办学实力和办学规模,但由于地理因素的原因,多校区同时办学的状况给档案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乃至给校史资料的汇集和校史展览的宣传带来不利。

1.未实现全部档案的统一集中保管

1985年,北京联合大学组建之初,由于条件有限,以及一些历史原因,在大学分校基础上成立的各学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融合,档案没有理顺重组,大多仍然以多个全宗的形式在各校区各自存放。直至今日,北京联合大学仍有十余个校区、8个办学地点,6个校区都设有档案库房保管档案。

2.存在两类并行的档案管理体制

两类并行是指学校档案馆和副局级学院档案室分别管理各自职责范围内档案。目前,除学校档案馆建馆外,历史遗留下来的五所副局级学院均设有自己的档案室,各自管理其前身大学分校时期至今的综合文书档案,并承担绝大部分档案利用工作。

3.档案利用上不够便利

由于档案未进行统一管理,且各校区的学院历史渊源不同,工作习惯不同,办公地点分散,档案的类目设置、分类方法、档号编排等均有差异,案卷质量良莠不齐,这些都给档案的查借閱利用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例如:大学分校时期的说明同一事项的档案,在不同的全宗内存放的类目也不完全一致;不同学院的学生成绩有时也需前往不同的校区办理档案利用。

校史馆和档案管理互促的合理性分析

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高校在重视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把目光放在了校史研究和校史馆的建设上。校史馆是档案资源集中展现的重要平台,因而作为校史馆内容首要来源的学校档案的重要作用也更加凸显,校史馆建设成为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两者实现互促是现实需要。

1.校史展览和档案存史的本质属性具有一致性

校史馆中的资料记录了一所学校变迁和发展的历史,而高校档案馆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恰好能够为校史馆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史料支撑,因为档案的收集和校史资料的收集具有一致性。同时,只有以档案馆馆藏资源为基础,通过整合、深加工等形式,挖掘出能真正反映高校发展历史、发展特色的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档案史料的价值。为了使校史馆吸引人,史料及实物档案的征集尤为重要,这也推动了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增强了档案工作活力。

2.校史文化和档案文化育人的功能定位具有一致性

高校校史文化和档案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学文化的本源和载体。校史馆里的一张照片、一个实物、一段文字,不仅记载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学校教学、科研的成果,而且还沉淀着学校的文化精神。若要领略一所高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发挥档案的价值,通过丰富生动的展览内容、展品、数据和宣传档案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将高校的历史和文化集中并浓缩在展厅之中,将档案中孕育的文化元素通过校史馆这一平台展示出来,从而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3.多校区档案管理对校史馆建设的积极作用

虽然多个校区的现实给档案管理带来不便,但仍有其积极作用。目前,北京联合大学的办学点分布于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昌平区的八个地点,见证了北京不同区域发展的历史变迁。

第一,北京联合大学的创建应北京发展之需,建设乘北京发展之势,价值伴北京发展而显,城市特征是学校发展历程的深深烙印。[1]各地分散的校区受其所在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档案所承载的文化底蕴风貌和教育教学实践都具有该校区自身的特点。一直以来,应用型的办学特色,各校区甚至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特色相呼应,这可以丰富相应的档案资料和特色的校史内容,并且最大程度地保持档案原貌,更大范围地保留城市的记忆。

第二,1978年创办的大学分校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即特殊背景下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北京联合大学独特的管理体制,是北京地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多校区管理的档案也可以为北京高等教育史的研究提供养分和土壤,从而扩大校史展示宣传的视野。

北京联合大学校史馆和档案管理互促的路径

档案以最原始、最真实的样貌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展现出来,让全校师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人才培育、重大变革、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如果说档案是枯燥平实的,那校史则是从中撷取并串接起来的一条珍珠项链。结合北京联合大学的情况和做法,校史馆和档案管理互促应抓住以下两个关键:

1.以建设城市型、应用型高校为中心,做好档案资源建设和服务

高校的档案资源建设从高校设立伊始到高校每一步的发展,其中,学校一些重大决定的文字、图片、影像以及其他资料的记载是校史馆展览的核心内容;档案中反映的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则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根本要素,是校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史馆的亮点。

北京联合大学在科学谋划学校“十三五”规划时,首次提出并阐释了“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应用”是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内涵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大学的根本特征。因此,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是我们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现实课题。

第一,多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始终坚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坚持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未来,北京联合大学还将坚持这一历史选择。档案部门应围绕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实践和办学成绩等,开展档案资源建设,针对应用型大学“主要以教授和研究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特点,有重点地收集档案,为校史研究和校史馆建设提供丰富史料基础。

第二,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具有明确的城市属性,服务好所在城市既是其根本的使命和价值,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大学功能的发挥必须紧紧围绕所在城市这一中心,立足城市、依托城市,瞄准城市、融入城市,贡献城市、发展城市。[2]针对独特的管理体制,档案部门要加强多校区管理方面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合。

第三,依托校园网、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打破校区分散的物理限制,实现多校区间的档案信息共享。在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上。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管理及档案资料的建设,运用信息化的优势,共享档案资源、校史资源信息,提升档案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需逐步实现学校各类业务数据的网上归档的职能,承载学校各部门业务数据的历年管理数据,为学校的各级决策提供深度挖掘的数据支撑,成为学校智慧校园数据资源的聚集地。

第四,北京联合大学推动其每一所学院精准对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一院一特色”。针对这一办学要求,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多校区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学院特色服务,调动二級学院的积极性,让学院在校史中有地位、有特色。

2.以校史文化为抓手,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

2016年12月7日—8日,党中央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高校思政工作和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我国高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承担的职责使命,指明了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高校档案资源既是高校办学育人工作的历史记载,更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师生具有重要的思政教育功能。校史本身就是一部体系完备、内容详实的教材,档案馆和校史馆是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一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将使高校档案资源担负的思政教育责任与使命更加突出。

第一,要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提升档案意识,增强师生员工对于学校历史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培养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的正确史观,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第二,要实现档案与史志工作联动,积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尤其是校史研究工作,挖掘蕴含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崇尚真理等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史料元素,把校史教育纳入课堂,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三,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校史教育体系。通过将校史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编写系统教材、保证定量的学时,使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通过开展讨论、案例教学、问题导入式教学、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校史的学习中;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保证思政教育的质量。

第四,要针对校史馆展览的要求,收集各种形式、载体的档案资料。以丰富的档案史料、图片、声像、实物等馆藏档案为主,辅以各类征集品,通过加工整理,使思政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呈现出生动、鲜活的校史展览。

总之,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多校区办学的管理现状,对北京联合大学的档案工作和校史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校史馆的建设和档案管理之间的互促发展,在今后还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系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课题“基于高校档案的校史文化与校园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zzwm01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韩宪洲.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7(1):1-5.

[2]韩宪洲. 推进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路径思考[J]. 前线,2016(10):77-81.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

[责任编辑:卜 珺;实习编辑:苑聪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