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文化认同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时间:2024-05-07

赵萍

摘 要:文化认同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文化认同危机。中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天然载体和重要途径。这种通过参与大学生文化认同重建并走进校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是一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文化认同;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1]

文化是人类独特的存在方式。人类学家泰勒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2]这个定义指出文化是一种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活方式,并且是习得的。文化认同可以理解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3],是社会主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认可和接受的态度,同时也是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兰德曼认为:“文化是人的第二天性。每一个人都必须首先进入这个文化,必须学习并吸收文化。”[4]认知的核心在于选择和过程,认同的形成是个体认知选择的必然结果。从个体文化认知的视角来反思并重建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就是按照认知科学理论,把握个体认知规律,提升个体文化认同,消除文化认同危机,进而重建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

中国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的相契合

第一,中国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这些价值理念有着很多的阐释,包含着深刻的价值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有着超越字面含义的深厚根源。《管子·形势解》中说“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近代的严复也提到“夫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强之效者,无目者也。谓不讲富强,而中国自可以安;谓不用西洋之术,而富强自可致……皆非狂易失心之人不为此。”[5]

第二,中国文化认同的载体和依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载体。中国文化认同更是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管子·兵法》中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谐既是现代社会提倡的也是中国文化中普遍的价值观。“和谐”被赋予了现代的含义,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进而抽象为现代中国哲学的一個重要概念,称之为“和合哲学”体系。《国语·郑语》有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中国古代哲学崇尚五行相配,才生百物。在哲学上理解,和谐并不是无差别,而是一种平衡,一种多样性的存在,和谐的存在不是要消灭差别,而是要保护这种不同。主张 “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对“和”的哲学价值判断。宋代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在《正蒙·太和》的矛盾观命题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解。”他认为,由阴阳和合所产生的万事万物,都有对、有仇,即都有矛盾。至于如何化解、解决矛盾,他提出了“和而解”的方法。张载的主张充满辩证法的光辉,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甚至给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有益启示。“‘和为贵与马克思主义也并非不能相容,这里有个辩证关系。”[6]

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

正如马克思认为,文化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7]。文化认同是在尊重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中的主体性,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使文化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班杜拉社会认知论的核心就是主体能动观。“人是自我组织的,主动的,自我反省的和自我调节的,而不仅是由外界环境所塑造或由潜在内驱力所驱动的反应机体”[8]。从此认识可以看到,人的能动性大约具有的特点是意向性、预谋性及自我反应性和自我反思性。人在认知行动中,不仅是行动的主人,更是自己能动性的主动考察者,是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调节自己的认知。因此,文化的引领认同作用就尤为重要。

第一,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价值引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的认同,价值观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实践中发自内心深处的选择与坚守。在现代信息社会,因为认知的主体性,灌输与强化难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来说,价值观是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

理想和信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中国文化认同是作为中国人在长期奋斗中的宝贵财富,涵盖丰富的理想信念因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9]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正确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指引的理想信念导向,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对大学生塑造道德情操和奋斗精神的道德教化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0]。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实就是一种道德教育。道德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又是实践的产物。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理论指出,“观察学习主要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其中观察者将有关示范原型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转换成符号表征,作为观察者以后表现这种行为的内部指导”“反应结果之所以能够引起学习,取决于人们对反应结果的功能价值的认识”。[11]可以很明显看到道德是来源于学习主体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中国文化中对于道德强调实践而不是教条。毛泽东就曾倡导“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的一种政治局面”[12]。孔子也认为个人意志可以左右自己行为,主张敬畏自然(“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重天道”);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有《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一方面,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化,更要实践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虽然充分发挥了专家學者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利用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宣传媒介等各种形式,但有些则忽视了从实践性的角度来增强个体的文化认知,也就是让大学生参加到文化建设中来的具体措施,忽略了以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来促进中国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改变实践活动的单调和流于形式。现在提到中国文化认同,运用的标语化和形式化失去了其应有的表现力,如形式化的学雷锋、访问敬老院和到边远地区支教,都偏离了中国文化认同的本意和文化所应传递出的行为示范作用。

第三,对大学生培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榜样激励

维果斯基[13]在其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强调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即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也就是说,蕴含民族独立,促进国家富强的历史和现实人物和典型事例,表象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量,会成为大学生处理国家、集体同个人关系时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重要价值理念,成为大学生个人道德规范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张岱年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那么中华民族也应有一个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先生又把这种精神称为“爱国爱族的牺牲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热爱祖国和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因此,中国文化认同就是要增强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中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一方面,注重理论引导,从大学生面临的国情和世情、现实和历史的双重角度了解国际和国内文化思潮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从鲜活的、有感染力的榜样们身上,感受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人格魅力,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效仿,从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认同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切迹象都指出,发生了文化危机,或者(就其本质来说是)价值危机。旧的道德秩序崩溃了,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能建立起来。”[14]文化认同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已经不能简单地分割,背后都是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紧密联系的。文化认同问题“足以瓦解一个民族的社会认同进而冲散民族的凝聚力。所谓‘欲灭其国,先灭其文化讲的就是这个深刻道理”[15]。因此,重视中国文化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将中国文化认同渗透进思想政治课堂,发挥理论核心课堂的重要功能。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将中国文化认同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积极促进中国文化认同内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思想,引导当代大学生最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

第一,中国文化认同要内化进教材

思政课教材内容的丰富和提取优秀中国文化的因素并不矛盾。中国文化的创建和确立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主流文化精神和主导的价值观,与流行文化样态和文化模式相比,主流文化精神和主导核心价值观更为稳定,并且深刻弥散在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思想理论课应该做到深化理论的同时,拓展中国文化承载内容的广度。

第二,中国文化认同内化进课堂

高校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必修课程中,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渗透中国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毛泽东的思想很多都来源于其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是来自于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原句。气势磅礴地阐释了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深刻哲理。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运用了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但心意壮阔高远,更有表现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更要对中国近代史上涌现的民族英雄和伟大人物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大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中国文化认同内化进思想

运用中国文化认同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使中国文化认同的理念真正地进入大学生和教师的思想,真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这其实是一个内化认同的过程,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及思想道德意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带领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对于实施中国文化认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因此,切实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大学生的心灵,转化为大学生的心理意识和价值取向。

同样,不能忽略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最开始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起步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往往能引导大学生在今后职业规划上的价值取向,才能开始将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认知和文化认同转化为现实动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各种社团组织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服务社区和贫困地区的群众;参观各种博物馆和参加各种社会的田野调查等。“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6],实践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中国文化认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达到的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3-03-03).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03/c64094-20656845.html.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 ,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和磊,王瑾,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3] 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

[4][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 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23.

[5] 王栻主編.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4.

[6] 张岱年.21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序言[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1):1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8] [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9]***.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2013-08-20).http://www.wenming.cn/xj_pd/ssrd/201308/t20130820_1422721.shtml.

[10]***.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htm.

[11][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12.

[1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98.

[13]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亦有翻译为维果茨基,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

[14]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M].北京: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148.

[15]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23.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5.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

[责任编辑:于 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