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国际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4-05-07

侯虹++韩春英++苏海佳

摘 要:教育国际化是当今高等教育的潮流,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是高校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和核心。北京化工大学在2013年暑期尝试了国际化课程教学改革,旨在将特色教学与国际化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不用跨出国门,就可以接触到国际一流教师、聆听到国际一流课程。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丰富的效果和经验。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

高校国际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将推动高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缩短国内高校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差距,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北京化工大学从2013年暑期开始,尝试开展国际化课程教学,正是顺应当下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改革态势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思想观念、文化自觉和多元课程几方面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意义与目的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要高等教育为国家提供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社会的紧迫需要及发展趋势。为了推进学校全面建成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现代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改革进程,学校深入分析教育变革的发展动态,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学的发展目标,作为重要举措之一—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建设国际化课程的主旨是:以国际化课程建设作为平台,加强学校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拓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国际视野;变革教学理念;加快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升级;跟踪并贴近科技发展前沿。进而带动学校在Teaching(讲授)、Learning(学习)、Research(研究)、Service(服务)和Management(管理)等方面实施广泛的、开放性的变革与提升,全面与国际水平接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效果与经验

追溯学校国际化课程的“前身”,一个是“北化—世界名校暑期海外项目”,项目启动于2010年7月,鼓励学生“走出去”(Student Output),进行为期20余天的访问、学习和交流,全面体验世界名校的学习生活,学生要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合格后获得相应名校的学习证书;另一个是学校化学工程学院在2010年开始设立的“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特色班,将国外知名教授“引进来”(Teacher Input),使学生有机会与国外专家面对面交流,亲身体会国外启发式研讨型教学过程,除了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的学习之外,部分国外专家还就如何撰写英文科学论文、开展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这些国际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学校国际化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水平,对学校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的机会。

学校在组织和运行国际化课程的过程中坚持国际一流的标准,以开放、交流与合作为主题,各院系通力配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利用科研合作或教学合作关系,通过电话、网络、函件联系授课专家。在全球范围内聘请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大多来自国外知名大学及各类研发机构,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熟谙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尤其是课堂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知识领域涵盖了学校理工、经管、文法等专业。

2013年,全校开设国际化课程数量为36门、2014年为27门、2015年为26门,呈现逐年压缩的趋势,原因是要求各学院开设的国际化课程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课程”,且申报课程必须经相关专家审批;取消讲座类课程及与专业培养计划雷同的课程;学科覆盖面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度。从以上三年的数据统计分析,开课数量较多的学院主要集中在信息、文法、经管等学院,所以今后还需加大引进化工、化学、材料类国际化课程的力度。随着国际化课程的效果逐渐被学生认可,学生选课的数量逐年递增率由7%跃增到35%。而学生选课比较集中在信息、经管、理学、文法学院,下一步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找出属于学校的优势学科,如化工、材料类专业的学生选课数量偏少的原因。从开课教师来源国家分析,近70%的教师来自北美,约15%的教师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占约15%,所有教师均来自国外高校,职称均在副教授及以上。

学校拨出专款为国际化课程建立了专项经费。同时,本着开放共享的原则,学校还加大了国际化课程的校内外宣传力度,制作宣传册并发送至80余所国内高校,吸引其他兄弟院校学生来感受国际前沿学术氛围。此举不仅引起校内师生的强烈关注,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

1.强化了建立国际化大学战略的认识

国际化课程的实践,使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得以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专家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所属学科和专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与未来发展的方向,增强对建设国际化战略的认同,为学校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国际化课程建设也为学校树立了锐意改革、追求卓越的品牌形象,通过精心设计与宣传,学校国际化建设在国内高校群体中产生较大反响,得到了《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新华网等许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并给予报道,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与知名度,为学校全面建设一流大学奠定了舆论基础。

2.明确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国际化课程的实施,为师生和教学管理团队演示了国际先进教学模式的运行,启发了教学改革的思路。许多青年教师感受颇深,表示在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借鉴和尝试。因此,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逐渐由大班灌输式向小班互动式、研讨式和案例化教学转变,鼓励教师开设研讨课、双语课、全英文课程,以问题为核心开展教学设计,引入“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思路、新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思考、质疑和应用;提高研究性示范课程覆盖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争取到2020年覆盖率达到100%。

3.推动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进程

学校在2013年启动了由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教授领衔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师生之间频繁的互动和平等的交流探讨,让学生从另一个学科的视角审视原有学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三年来,学校共创建17个学科交叉班,受益学生近400人,每个学科交叉班人数均控制在15人左右、学生跨专业数量均在4个以上、负责人头衔均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学校争取实现2020年达到10%的跨学科教育本科学生比例。除此之外,依托学校化工、材料、应用化学等优势学科,2015年开始,学校设立了四个拔尖试点班,采用小班授课模式,建立高标准、国际化、重实践的课程体系,通过富有挑战性的科研实践、优秀科学家的指导及各种渠道的国际化交流等手段,将学生培养成化工科学领域的杰出研究人才。

4.提升了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效果

国际化课程的成功实施,带动了学校多个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对学校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立国际教育合作的长效机制及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为北京市首批认定的13家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于2015年9月获得北京市批准正式运行, 5年为一周期,每年给予中心1亿元的经费投入。该中心设软物质科学、生命软物质、能源转化科学与工程三个研究方向,致力于成为软物质科学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基地和工程开发技术创新的孵化基地,以及在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汇聚和培养基地,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推动其产业化应用。同时,中心还引入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校多个学科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5.引发了对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思考与探索

国际化课程的顺利实施,不仅是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而且也是学校各相关部处及学院通力合作的结果。所以,全新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对整个教育管理流程提出了全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给学校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解决和满足这些新需求的过程中,也让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团队引发了对管理与服务模式探索的思考,积累了一些实用的经验。例如:为了顺应国外教师提前规划工作时间的习惯,学校将当年开设的国际化课程的申报及审批提前至前一年的圣诞节之前,并在当年的4月份之前完成选课工作;在国际化课程授课期间,学校要求每门课至少配备一名本校教师全程听课、助课,负责日常的教学秩序维护及各种教学辅助工作的完成。诸多服务改进措施将为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创建更为先进科学的外部环境,必将推动学校管理的全面提升。

改进与提升

学校国际化课程建设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同样存在着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每学期学校都会对国际化课程效果进行质量评价并举办研讨会,并提出高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改进意见:

1.明确国际化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总体设计

国际化课程是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服务的,高校要紧密围绕这一终极目标来加强国际化课程的总体设计与规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国际化课程反映出比较松散、目标指向性不强、脱离学科发展需求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其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国家和社会经济改革的需要。同时,国际化课程建设也要接地气,认真分析学校自身在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的优劣势,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国际化课程的设计规划,切勿好高骛远,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只有这样,国际化课程建设才能真正起到预期的作用。

2.国际化课程的组织要更加严密与科学

一流的教学组织安排,不仅是保证国际化课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例如:在小学期组织国际化课程教学,存在着时间短、较密集等特点。高校是否可以尝试在正常学期也开设国际化课程并常态化?同时,学校修改对国际化课程的学分认定细则,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水平,可提前准备下发课程的相关资料;教学计划中是否应该体现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强制性”;如何考虑两地办学的地理分割特点,合理组织教学;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与国际化课程的时间安排冲突问题;加强国际化课程教学秩序管理,保障出勤率,体现国内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等。这些环节需要高校进一步统筹组织,以提升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3.授课专家的选聘管理要更加规范与高端

国际化课程授课专家的选聘,将直接影响国际化课程的效果。虽然各学院在选聘专家的实践过程中给予了充分重视,大多数专家还是得到师生的认可,但仍存在个别专家学术水平欠佳、不适应国内教学、学生不认可等情况。要发挥院系和学校两级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与各名校或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专家库、利用中介推荐等方式,在选聘环节上规范制度和扩展渠道,实施有效管理,保证选聘专家的先进性和匹配度。同时做好对授课专家的服务工作,确保有能力、有水平的专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国际化课程教学工作中。

4.国际化课程的推进更加开放

国际化课程的设计、组织及运行,要求我们要更加民主、透明、开放。首先,要建立渠道吸引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听取学生和各级管理部门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意见,由他们来决定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相关流程与标准;其次,可以选择在国际化课程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学校,确定关键指标,推进对标管理;最后,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要更加开放,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将学校的国际化课程和“慕课”“微课”有机结合等,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施进程。

国际化课程工作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方向是正确的,且效果显著,为高校的国际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国际化课程建设刚刚起步,机遇和挑战共存,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升的空间。高校需要秉承开放、交流、合作的态度,深入研究、发力赶超,不断提升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大良,李联明. 研究型大学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特点与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6(2):4-8.

[2] 曾祥斌,曹陈晨,鲜映霞. 浅谈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责任编辑:翟 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