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文/+任世雄+胡广杰+江晓
何静,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分别于1996年、2003年和2006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马普煤化学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奖,科技部“十二五”稀土材料重点专项总体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贵有恒
1991年,硕士毕业的何静来到北京化工大学继续深造。在这个人才济济、精英荟萃的地方,何静努力地从身边的科研前辈和同事的身上汲取精华,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积累经验,探索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趋势。由于工作努力、态度端正,何静很快便成为了实验室的科研骨干。
“搞科研最忌讳三心二意,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是她的口头禅。平时,除了参加相关的业务研讨会和必要的会议,何静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实验室,她说这是作为一个科研人的本分。作为项目负责人,何静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为系列丛书型期刊Structure and Bonding、国际重要刊物Chem. Commun.等撰写多篇综述性论文,多次受邀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上作报告;以第1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件,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件、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以第1完成人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面对成绩,何静显得淡然,她表示:“只要能坚持潜心做学问,成果自然水到渠成。北京化工大学历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把有限的教育资金投入大部分用于引进人才和改善科研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把工作做好。”
合作为王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与良好的团队协作密不可分的,在科研中更是如此。”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何静十分注重科研团队建设,“科研事业是个集体的事业,成绩是大伙儿一块干出来的,就像木桶效应那样,短哪一块板也不行。我自己就是带个头,与大家协同作战,把头带好,把事干好。”她所在的团队格外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准。用全球视野、国际化方法招聘国际尖端人才,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现建有三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海外引智基地和一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还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形成了“长期、实质、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模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国际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何静带领的团队坚持“以科研项目带动国际合作,以国际合作带动人才培养”,通过专兼职结合、长期合作与短期讲学结合、合作申请项目与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举办国际会议等不同方式,广泛引进智力资源,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多名留学归国人才以及国内著名大学的多名青年学者,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队伍。注重采用国际化学化工前沿思想和手段,解决化工资源有效利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集成原理,提升了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水平、国际影响力以及人才培养能力。
2011年以来,实验室共培养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实验室新增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新增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服务社会
身为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的何静,近年来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化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何静所带领的实验室密切围绕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化工资源有效利用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集成原理,充分利用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化工和材料三个一级学科的优势,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整合,针对“化工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形成了组装化学、可控聚合、过程强化三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建成了“无机资源有效利用的技术创新平台”“生物资源有效利用的技术创新平台”以及“先进电子封装杂化树脂制备中试平台”三个优势学科平台。实验室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计划共计400余项,累计到款额近4亿元;建成产业化生产线20余条,40余项成果实现转化,通过关键技术推广,推动了相关行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何静所在的实验室还非常重视履行其作为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科学咨询与社会服务职能。由段雪院士负责、重点实验室成员参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项目《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于2011年提出了开展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青海省政府通过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海省联合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专项(科技部“973计划”)、建立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工作站等方式将咨询报告所提各项措施建议落到实处。此项目为青海盐湖循环经济、盐湖镁资源有效利用、节能环保、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规划咨询、课题研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年,启动了 “塑料制品中限制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项目。
何静教授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直在奋斗,她也期待着和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事们一起努力,为中国化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作出更多贡献,让我们的世界因为化工而美丽。
[责任编辑:李艺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