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刁晶辉 祝 钧
北京工商大学以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从服务面向、服务领域和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主动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重点建设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应用学科专业的同时,较早地提出了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初步探索出一条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与因材施教重点扶持相结合,学期、年度实践任务与假期、毕业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4年不断线的新途径,找到了全面提高文科类学生综合素质的突破口。学校通过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五个对接”,全面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为文科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理论的说教现实化、课堂的概念社会化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帮助,从而基本建立健全了在校内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仿真环境实践教学为辅;以普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结合重点扶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社团特色实践活动为辅;在校外以学校教学培养计划为主,结合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实训锻炼为辅;以学校专业实践教学为主,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辅;以境内实践活动为主,结合境外教学实践实训为辅的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新培养手段,实现校内仿真模拟环境实践教学与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对接
学校从培养方案、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建设及日常教学工作着手,以创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实践类课程的建设,以确保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和基本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及提高。
学校投资建成的设计合理、理念先进的文科实践中心,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3年中,该中心已经开设了各类实验课程25门,3,000多人次的学生在中心接受了仿真模拟环境中的实景训练,使学生通过实景性、模拟性训练,熟练掌握了现代服务业及相关行业的运作和业务流程。
学校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发展的变化,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在实习方面,与企业或相关单位共建实习基地,使学生直接接触企业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了解市场最新发展与变化;在实验内容方面,跟踪学科发展,引入科研成果,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学校通过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加大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灵活性,规定实践教学必修学分,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以及分层次有重点地设计和实施实验教学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实验和实践教学过程。同时,使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初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基础理论实验课、专业基础理论实验课、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研活动和科研训练、生产(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调查、军事训练、社会服务、公益劳动)和课外活动(实践创新、学术讲座、参加竞赛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全部纳入大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当中,切实做到了实践教学的特色化、专业化、社会化、普及化和培养目标一体化。
二、提倡因材施教,尝试重点扶持特色实践项目与常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
学校在坚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本科实践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提倡因材施教,尝试重点扶持特色实践项目。根据专业实力、市场需求、生源状况、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等实际情况,通过扩大选修课比例要求、开设实验班、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毕业实习一对一单独辅导以及鼓励教师利用第二课堂重点指导学生团队的特色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示范效果,真正做到在政策上有倾斜、措施上有保证,使实践教学在取得带有普遍意义效果的同时获得重点突破,为促进以点带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了有效途径。
学校在建立以课程实践、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公开发表论文等采取可按选修学分计算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创优。同时还统一在经管类专业设置企业资源规划实践、企业管理实践等必修课程,强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优才培养工程”中突出实践教学地位,通过创办会计专业全英语实验班、文科实验班和工科实验班等因材施教,制定专门培养方案,并且积极鼓励教师对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改革。通过几年的实践,实验班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了有效强化,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会计学专业全英语教学实验班是学校率先举办的实验班,在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践环境、实践指导教师等资源的配备上实行单独计划。从几年来的跟踪统计结果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及其他综合素质得到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学校鼓励和提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开放实验环境自主进行实验。学校还建立了实践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和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奖励基金,大力支持在实践创新中取得成果、在各种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在课外参加综合训练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拓展了人才的培养途径。
学校把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以开辟第二课堂的方式实现课堂专业教学与校内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按照“健全制度、加强引导、规范管理、鼓励创新、打造品牌”的原则,学校成立了8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了思想政治、学术实践、科普、公益、文体等领域,参与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80%以上,已成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把重点支持特色实践项目渗入到第二课堂的思路,在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各院系依托专业支撑打造精品活动,如法学院的“模拟法庭”,信息学院的“空中机器人”比赛,计算机学院的“网页设计大赛”,商学院的“对话精英”,外语系的“英语演讲比赛”,传播与艺术学院的“艺术节”,会计学院连续12届的“师生论文大赛”等活动,专业水准高,普及范围广。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期间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检验4年来“教与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提出具体标准和要求,强调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来自社会实践,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反映学科最新发展动向,注重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学校强调在该环节中对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尤其注重学生独立科研能力的训练、现代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基本表述方式的规范,强调提高选题的应用价值。根据首都经济建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鼓励学生选择合作单位提出的经济、工程或技术应用型选题;或让学生直接参与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或由学生依据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积累,自主设计选题,提高选题的应用价值。目前,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来自指导教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软课题等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不断增加,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外文资料能力、调查与实验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增强,特别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数量分析能力、文法类专业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工科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突破固有模式,推动校外实习实践教学与校内实习实践教学的对接
学校在不断完善校内教学实验室和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学校已建成81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可以接待实习学生3,000多人次,满足了各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需要,也使学校实践教学计划的全面落实得到了切实保证。
学校在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过程中,采取学校给政策,基层院系(部)组织落实,专业教研室设计特色活动,带队教师全程指导的模式,凸显基层教学单位在实践教学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广泛的社会辐射力。
学校在尝试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推进校外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以“请进来”的方式获得“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效果,邀请众多知名企业家到校讲授实践性强的课程,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搬进”校内的功能。学校还聘请著名企业界精英担任名誉教授,定期为学生作专题报告和指导。有的企业家认为,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把老板桌后的经验变为讲台上的案例,对为企业培养专业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四、建立多维体系,强化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实践的对接
学校把广泛的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延伸,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及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当中,规定学时和学分,鼓励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信念。学校明确了“围绕一个目标、确定两个主题、锻炼三支队伍、影响整个校园”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目标定位,通过“三亲自”(党委书记和主管副书记、副校长亲自出席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亲自与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主要领导交流沟通,亲自深入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了解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取得的成功经验)、“三到位”(院系与校外实践基地联系工作到位,选拔学生的带队教师工作到位,带队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到位)和“三个组织好”(组织好一个有特色有感召力的社会实践出征仪式,组织好一个有高度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汇报交流会,组织好一个有丰富内容有影响力的大型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的工作模式,在全校师生中牢固树立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育人功能的意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长知识、增才干,切实实现了“五个一”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即通过社会实践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形成具有一定数量、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一次触动从而有所收获;通过社会调查发现一批今后进行科研工作的研究课题;创新一些社会实践的好的做法。另外,“十乡百村千人行”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品牌。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为地方经济文化生活带来生机与活力。各乡镇在共建实践基地、接收学生实践团队等具体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社会实践团的实践方案切实落实——学生有收获,教师有收获,实践基地有收获,地方政府有收获,达到双赢或多赢。
五、拓宽国际视野,探索境外实习实践与境内实习实践的对接
学校瞄准国际市场需求,把安排部分学生境外实习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建立境外专业实习实践渠道,为学生创造参与境外实习实践的机会。学校先后派遣多批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哈福特学院考察实习,利用国外考察实习,不但进行专业实习实践,而且拓展了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提高了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开辟了学生走出国门开展专业实习的新途径。
学校的境外教学实践活动实行长期计划与短期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发挥校、院(系)两个积极性,分层负责建立境外实践基地,力争把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校办学资源。例如,会计学院广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为学生争取境外实践实习的机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的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境外专项实践实习。3年来,共有51名学生获得了赴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等地实习机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境外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覆盖面有限,却得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同,而且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适应人才市场国际化趋势等方面提高了层次,加强了适应性。它不仅是对校内和境内实践实习的重要补充,更起到了推动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打开新思路、开辟新途径、创造新局面的作用。
通过实践教学的“五个对接”,学校现已建立起科学、完整、立体、有序、交叉互动的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手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责任编辑:吴 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