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再恐惧着我的恐惧

时间:2024-05-07

郑丹

我班学生小明,周日晚撬开校体育办公室,上网至凌晨三点多。被发现后,他即离家出走;经多方努力,直至第二天下午才找到。当时,我和他父母及全班同学寻找未果,他父母急切报警,弄得沸沸扬扬,还被猎上了“今日头条”。

彼时,我正在阅读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书中写道:“我们只有认清了自己的恐惧才能洞察学生的恐惧。”这句话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使我对这次学生出走事件有了清醒认识。读帕尔默之前,我常常把学生出走归咎于其父母溺爱,很少反思我身为班主任的责任。在那次事件之后,我着力先寻找、直面、清剿“自己的恐惧”。

首先,我恐惧承担学生出走的责任。在我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里,最担心的就是学生出走,尤其是离校出走。在家校关系敏感的当下,学生出了问题,即使与学校无关,家长都要与学校扯上关系,何况还是从学校出走。他父母要求报警,我如果阻止,万一孩子失踪不回,责任也负担不起。很多年前,我工作的学校就发生过学生出走未归事件,学生家长大吵大闹,大年三十还待在校长家不走。因为放大了这种恐惧,遮蔽了我的判断,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推卸责任,保护自己,而不是分析小明出走的原因及可能回归的概率。

其次,我恐惧自己的名誉受损。“今日头条”一发布,路人皆知,我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作为学校“知名班主任”,昔日美丽的羽毛溅上了污渍。这种名誉受损的恐惧使我火冒万丈,并把愤怒投射到被找回的小明身上。我粗暴地指出他的错误,并逼他保证不再逃学。我的恐惧披上了权威的外衣,我以为小明会被镇住从而束手就擒。谁知,我的恐惧反而加深了他的恐惧,更让他想逃之夭夭。

最后,我恐惧于自己的无能无知。此前,小明不写作业,我已经找他谈过多次,但他屡教不改。内心深处,我为自己的无能愤怒;但我从外部找原因,认为是他妈管教無方。正好他爸在外打工回来了,我以为他父亲能改变现状。周一让孩子在家反省,已让孩子产生恐惧;周二让父母一起到校,更让他惊恐,极度恐惧之下只好逃跑。被找回以后,父母也没有好脸色。此前的娇生惯养到现在的怒目相对,境况急转直下,他怎么可能反思自己的问题?等他到了我面前,他的出走带给我无法控制的无能、无力、无奈的糟糕感觉,令我遮蔽了自我,切断了与自身真实的联系。我把连日来感受到的焦虑、恐惧、愤怒转移到小明身上。我的内心漆黑一团,自然无法把光明投射到小明心里。我恐惧着我的恐惧,导致充满恐惧的小明防范着恐惧的我;我又惶恐地防范着小明,从而陷入恐惧的恶性循环。

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帕尔默说:“我总会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我的恐惧之中。”当出走事件发生后,除了恐惧,我还有希望、同感、悲悯等其他真实的感受,我要让这些感受共存,而不必无限放大来自外界的恐惧。当光明和黑暗同在,自身处于完整状态,我才能够放下心中的铁锤,以同理心感受他的恐惧。小明的内心极度惊慌、焦虑、惶恐、孤独、无助,像一只惊恐的小兽,在众人的围追堵截中四处逃窜。只有我们停止“追赶”,他才能慢慢平息。

放下恐惧后,遵从正面管教理论,在我见到出走归来的小明和他父母后,我没有恶语相向,而是平静地对小明说:“你看,这几天你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头,几天都没吃上饭,晚上也没地方睡,也没有朋友和你说话。这么冷的天,又饿又冷,心里还孤独害怕,真不好受,是吧?”我还告诉他,我自己有一次因为弄丢了东西,怕我妈打,躲在村边的草堆里过了一晚,又饿又冷,想回家又怕妈妈打;第二天,我被妈妈找到了,吃饱喝足,妈妈也没打我,只是告诉我东西丢了,逃跑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弄得更糟。从那以后,我遇到问题再也不跑了。我又说:“你也一样,遇到问题逃避不是办法,值得同情,但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我将自身的经历与他的情境深度联结,表达出我对他的理解。我恐惧着他的恐惧,让他感受到我的呼唤,他才会积极回应我,产生相依感。

接下来,让他关注于解决问题。我和他一起讨论如何解决:“你第一次离开家是因为一个人寂寞想找人玩,忘记了时间没写作业,担心老师找,干脆不回家。最近又爱上了打游戏,于是跑到体育室上网,以后应该控制玩耍的时间。第二次离开学校,是担心没完成作业和撬了办公室的锁被老师惩罚,以后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能逃避。”而且,我也向他表示老师要反思作业量是否过多、是否有趣,要帮助他及时完成作业而不是一罚了之。当然,也提醒他父亲,遇事要民主听取家庭成员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小明及其家长传递出这样的观念:遇到问题逃避只会错上加错,只有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正确之道,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成人也不应恐惧孩子犯错,而是要把犯错当作更新自己的时机,当作不断迈向接近自我真实与完整的途径,和孩子合作,改正错误。

丘吉尔说过,恐惧的最大敌人是恐惧本身。不再恐惧于我的恐惧,而是勇敢地承认恐惧,真诚地对待恐惧。以此为出发点,开放自我的感知,洞察学生的恐惧,把学生犯错当作更新自我的契机,彼此合作,和学生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当然,这是一条漫长的自我修炼之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