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三维逻辑

时间:2024-05-07

叶小利 麦家美

摘要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标规定,该课程基本理念即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构建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前教育界尝试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但鲜少从课程知识逻辑生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现试图探索课程知识的学理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内涵,以更好地從学生认知、生活实际、时事时政等角度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情境,设定议题,引导学生在构建知识框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讨现实问题中发现真理、提升能力,以期更好地达成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目标,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教学效果  学理逻辑  历史逻辑  现实逻辑

引用格式

叶小利,麦家美.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三维逻辑[J].教学与管理,2022(31):54-58.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完成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明确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1]。高中政治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强、时政性强,以及育人的特点。因此,为践行新课标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国情的、国际的、辩证的、文化的眼光去应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然而现阶段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不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没有为学生建立知识框架,而是将知识点单独讲授,使学生只是碎片化、零散化地记忆知识,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教师没有追溯到知识点的历史踪迹,以至于没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知识点,未能有效整合知识点与课程资源;教师的课程资源未能很好地与时俱进,未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到将知识、时事、生活深度融合,难以培育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为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核心理念,现试图从课程知识生发,探索其内在的学理、历史和现实逻辑,并以此为基础整合课程资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学理逻辑

学理逻辑是指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依据知识点的特性来确定重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情境、设定议题,依据知识点和议题的不断推进,引导学生构建逻辑清晰的知识架构,同时通过对难以理解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辩证思考,以突破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复杂且庞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课程知识的脉络和特性,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框架。

1.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构建知识框架

新课标的提出和新高考的革新要求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然而,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靠死记硬背去学习政治,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维持短暂的记忆,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且不利于学生内化较为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构建知识框架,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思维和知识间复杂的逻辑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学生还可以将新知识内化至已有的知识体系,把零散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整理起来,提高学习效率[2]。

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复杂多样的,如平行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对立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等,从而导致知识框架的类型也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教师在厘清课程知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明了知识的学理逻辑关系,以构建知识体系,整合课程资源,这有利于纠正学生碎片化、杂乱式地记忆政治知识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以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例,其中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体现了知识的并列关系和交叉关系。教师通过设置议题,列举与知识点相对应的、贴近学生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国家电网公司等国有企业、农村的瓜果蔬菜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混合所有制经济;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求。通过对议题的探讨,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一框题的知识逻辑(见表1)。为了呈现一种更为立体直观知识框架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树干与树枝的方式,即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棵大树,公有制为主树枝,表示占据着主体地位,里面包含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私有制为分树枝,分别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个体、私营和外资成分(如图1)。教师用这样一种直观的知识框架样式,可以帮助学生明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地位。

2.根据知识的特性确定重难点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编排逻辑顺序一般是按照知识的属性,即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其中“是什么”是指知识的基本概念;“为什么”是指原理;“做什么”指取向行为。高中政治四本必修教科书的知识模块和知识内容都有其特定的属性,有些重难点在“是什么”,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有些重难点在“为什么”,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等;有些重难点在“做什么”,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等。

受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年龄阅历等因素影响,学生不能自行分辨出知识的重难点。若教师不能对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和总结,学生吸收知识点则会存在一定的障碍;若教师不能突破重难点,就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概念和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把握政治学科的模块特点和知识属性,在设置议题的时候将探讨重点放在学生难以理解和易混淆的难重点上,以攻克重难点。

以高中政治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例,其中的重难点内容是让学生懂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及其基本观点”,但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较少接触相关事件且理论较为抽象、繁杂,在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容易混淆概念或理解有偏差。因此,教师应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为学生讲解清楚这两种对立的哲学思想的差异。教师可以以“各个国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做法”为议题来突破重难点(见表2),列举如印度将牛尿奉为“抗疫神药”,巴西总裁声称上帝能使疫情消失、呼吁国民一起祈祷,中国提倡人人戴口罩和打新冠疫苗等案例,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截然不同的防疫措施。课堂上教师还要带领学生总结以上措施体现的哲学观念,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各个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引导学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通过教师讲述这一知识点,学生可以感知到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科学精神核心素养。

总之,高中政治重难点教学是一项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工作,首先需要教师先理解和总结重难点知识,继而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师在确定难重点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情境,设定议题,通过对抽象概念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辩证思考、探讨,以突破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高中政治学科每个模块的特点,根据知识的特性确定重难点以整合课程资源,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架构和体系,培育科学精神。

二、历史逻辑

历史逻辑是指教师用历史的眼光去发现知识点相关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抓住相关历史事件的时空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设定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在历史时空背景下思考、探究知识,从而让学生体悟和认同社会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广泛、深入的学习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点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相关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中外历史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创设相对应的历史情境和设置学生活动,将历史和政治完美契合来讲解知识。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接受政治知识的感染和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进程,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增强学生对国家制度体系的认同,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3]。

为了培育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基于课程知识的历史逻辑,依据知识点相关理论整合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感的时空情境和设置議题,引导学生以历史眼光看问题,从知识的历史渊源来阐述、论证政治学科中的概念、规律和原理等,以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以高中政治教科书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中“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课为例,教师应该运用历史逻辑去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一连串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经受过历史的考核、被人民肯定了的,而不是自我的设定。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且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执政能力的政治认同感。

教师可以创设生动具体的历史时空情境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描述曾祖辈、祖辈、父辈、自己四代人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知以前的历史状况,以小见大,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观点去分析社会呈现出来的表象,培养学生在比较中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本质的思维和能力(见表3)。

教师运用历史逻辑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引导学生厘清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的历史渊源,找到历史在当代的映照。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到启发,寻找攻克现实难题的解决之道,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4]。

三、现实逻辑

现实逻辑是指用国情的、国际的眼光探析与知识点相关的现实问题,利用时事与时政等课程资源去探寻现实生活中的新挑战、新问题的解决之道,并在此基础上创设相关的情境,设置相关议题,使学生在探讨现实问题中发现真理,提升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时,依据与知识点贴合的现实问题,创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化的情境,设置关注现实问题解决的议题,并通过议题的开展来推进对知识的步步解构,最后通过对议题解决之道的探索来完成知识的整合,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架构和培养其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依据知识点及其相关时事与时政等现实问题以整合资源,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情、用国际眼光来解答和解决问题,培育其公共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教师在课堂中主动运用生活中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紧跟时事时政热点的案例设置议题,引导学生探究其中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问题,并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国情、国际眼光来解答和解决个人和社会的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例如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全民守法”的内容,尽管对“如何推进全民守法”的表述已经非常清晰,但教师还是要将理论与贴近学生实际的时政时事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理解过程不乏味。因此,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意义”,教师可以展开“向校园欺凌说‘不,如何保护少年的你”的议题式教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会碰到或听到校园欺凌事件,因此,如何应对校园欺凌是学生生活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和电影台词导入,为学生学习创设能感同身受的真实情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校园欺凌的新闻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其生活经验,让学生从欺凌者、被欺凌者、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思考“校园欺凌为何屡禁不止”,并对案件中的行为产生的危害和解决方法积极发言,进而引出“法”的概念和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必要性(见表4)。

在展示事例和学习知识点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频、影像等方式直观展示法律条文,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内容,增强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欺凌到《未成年人保护法》,本节课选用的时事时政遵循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原则。这不仅能体现课堂知识紧跟时政,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法律体系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传递全民守法的良好风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法治,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为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从贴合学生认知、生活实际、时事时政等角度,从课程知识生发,厘清课程知识逻辑关系和事件的历史脉络,依据知识点及其相关理论来整合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并以此设置贴合学生认知水平、紧跟时代步伐的议题,从而引导学生依据知识特性去构建知识框架,明确知识点的历史渊源以及历史经验,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积极思考如何用知识去解释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及其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2] 林芳.思维导图助推学生思维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10):34.

[3] 李新月.高中政治与历史学科融合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4] 刘石成,苏嘉婷.思政课教师深度备课的五个融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7):3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