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时间:2024-05-07

朱冉月

70年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已经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学业上表现出能够坚持、轻易不放弃,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则表现出学习态度消极且自卑。该理论被提出后,教育教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学者从归因观来讨论,认为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归因指导。有教育家从学习策略角度来研究,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来帮助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如何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在英语课堂上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达到此目标的第一步。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环境中,师生间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创造出新鲜的事物。

怎样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做到师生和谐?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不少论著中都提到,教师应时时与学生亲切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应是相亲相爱的朋友。如何在外语课堂体现教师的爱,做到师生和谐呢?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调整、改进外语教学方法不失为一个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好办法。因为传统的单一的外语课堂教学法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性,师生间缺少深入的情感交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如此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不和谐的,师生之间也是不平等的。

事实上,现代外语教学法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比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功能法、全身反应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等,并且学科与学科之间还有互相交叉、互相借鉴的总趋势。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在各种教学法中择优去劣、博采众长,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课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教授一节英语阅读课,我们可以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完成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学习,同时,也可以使用交际法锻炼学生的实际领会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作为教师,若能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那就可以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也只有在最合适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师生和谐,并且使学生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众所周知,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生迫切希望学习并掌握这门语言,但是由于学生的智力、能力、个性等等的不同,在英语学习的种种评价中,总会出现差异,有的学生表现得很出众,有的学生则很普通。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调动每一个活泼生动的个体?如何让他们的眼神不再空洞和漠然?如何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内在学习”的概念: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力,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这种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发学习,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见解,有的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有的教师注重教学环节的设置,有的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笔者认为给学生制定英语学习目标,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学生学习不主动,成绩落后,往往是缺乏上进的目标,拥有一个明确的英语学习成长目标是激发学生自我实现内在动力的基本条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笔者曾经开了“影视英语”这门选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用“成长袋”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成若干阶段,大目标分成一个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减少难度的同时也燃烧了他们奋进的热情,尤其是一些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因为每次实现了一个小目标而快乐不已。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成长袋里有课程学习目标、学习的阶段成果、家长评语和教师的评价等等,成长的脚步,清晰可见。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一步一步往前进,最终迈向了预设的目标。“影视英语”选修课中,笔者和学生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学完这门课,1.你应该能用英语简述该电影的内容;2.你应该能够给该电影精彩段落配音;3.你应该能写影评……

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需要激励,同时更需要合适的激励方法。让他们有目标,并且是跳一跳就能实现的目标,不失为一个调动学生内驱力,激发学生自我实现内在动力的好办法。

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的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要从了解问题的根源入手,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朱小蔓教授也曾经提出: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显然,情感教育辐射了教育的各个方面。

让学生生活在爱和关心中,是教育的本真,是所有学科的基本责任。笔者任教的班上曾经有个学生,自我感觉很差,在课堂上缺乏自信,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这对于英语课堂来说,是很糟糕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能够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如果学英语不开口说,那很难把英语这门基础学科学好。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创造了一次和她偶然相遇的机会,并且借着这个机会和她聊聊天,问问她的生活情况,听着听着,笔者明白了。原来她是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小学阶段从未接触过英语,当她在课堂上听到同班同学们的流利英语时,她胆怯了,以至于不敢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任何观点。

了解了她的情况后,笔者开始刻意地培养她在英语课堂的归属感。上英语课时,提问她的问题,都是事先为她准备的,预设她能回答出来的,当她回答正确或是取得一些进步时,都及时给予表扬。课后一遍一遍地教她音标的发音,复习课文的内容,探讨合适的学习策略,告诉她成功是努力的结果。除此之外,笔者还特意叮嘱课代表多和她交流学习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她开始在英语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开始抬头面带微笑地听笔者上课,开始主动要求在英语黑板报上画画,甚至开始下课到笔者办公室来问问题。所有这些都让笔者无比欣慰,只有爱,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师生之间的爱存在巨大的潜在的教育价值。

每个班上都有“特别”的学生,虽然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低自我效能感,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多倾听、多关爱每个个体生命的成长,那么我们的学生也会在激励和赏识中获得教育的满足感,从而更加自信和有责任地面对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生活,自我效能感也自然会增强。

教师的生命价值永远体现在课堂上,在课堂上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让教师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优秀的英语教师,可以体现在潜心研究外语教学法,用爱点燃学生的内心学习的火焰,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三个方面。最终在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拥有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吕良环主编.外语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希贵.学生第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 束定房,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 王月锋.英语新课程“任务型教学设计”中的任务设计原则.英语教师,2010(1).

【责任编辑 郭振玲】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