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盛刚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材观亟待更新。就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如何落实“用教材教”的教材观是关键,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走进教材”和“走出教材”两个方面具体阐释“用教材教”的实践性操作路径,以期推进教学改革,服务学生发展。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教材观 用教材教 走进教材 走出教材
教材本来是中学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史料教学的地位日益重要,部分教师为迎合“史料教学”的潮流,抛弃教材,一味求“新”立“异”,引用新史料,运用新观点,甚至以“运用教材说话”为耻,这恐怕是对新课改的误读。笔者深感此种现象亟待纠正,教材应该回归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正确位置。那么,当代中学历史教师该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落实“用教材教”的教材观,实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呢?笔者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用具体教学实例说明之,以期抛砖引玉。
一、走进教材:灵活运用与深度挖掘
笔者将教材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显性知识,指教材明确叙述的史实、编者明确阐述的史识等;隐性知识,指教材没有明确记述但可以通过学习研究引申出来的相关内容。
1.显性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材中的显性知识是学生可以直接认读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变换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意识。
赵亚夫先生在《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讲座中提到:“学校历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8种主要的历史意识,即变迁意识、全球意识、史料意识、批判意识、建构意识、整合意识、存在意识、主体意识。”[1]其中,史料意识等同于证据意识。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表格填充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之后完成。
本环节设计运用表格形式归纳教材基本信息,意在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概括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实践并强化“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学习基本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证史能力。
2.隐性知识的深度挖掘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是学生不能直接阅读的、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发现”的知识。这一学习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知识转换能力,能够读出教材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的考试要求为:“(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三)描述和阐释事物。(四)论证和探究问题。”其中“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是学习环节中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变换能力。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第3子目“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时,教材记述了“丝绸之路”,但并没有关于“丝绸之路”的地图,笔者及时补充了“西汉丝绸之路”“唐朝丝绸之路”(略)“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略)三幅教学地图,并设置思考题:
(1)阅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为什么要开通丝绸之路?为什么能开通丝绸之路?此路的开通对当时的世界有何影响?
(2)读图2(略),结合图1,指出与西汉相比,唐朝丝绸之路有哪些拓展?原因何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世界地位及其世界影响?
(3)读图3(略),分析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是怎样形成的?就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4)你是怎样理解“丝绸之路”的?今天的“一带一路”与我们学习的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阅读三幅地图,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词,自选角度,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笔者指导学生完成上述作业,不给参考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一一交流,以期改进;优秀的学生作业,制作成电子版本在学校“历史学习群”中交流、讨论,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二、走出教材:适当补充与合作探究
教材是“编者根据一定的标准与要求经过筛选、改造、摈弃的结果,也是适当的、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教材的编撰过程是个“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选择过程”[2]。因此,教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编者的主观价值取向。这是教材编写不容回避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应对、科学处理、为“教”所用。具体而言,教师应学会“走出”教材,在记述留白处进行适当补充,在教材存疑处进行多維探究。
1.教材记述留白处的适当补充
限于篇幅等因素的制约,教材经常在恰当处“留白”。针对教材“留白”,教师应该结合学情进行适当的补充,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的认知。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时,我们发现:教材记述了从甲午中日战争后至194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但对1919~1927年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没有记述,教材此处采用了“留白”的做法。
阅读教材,发现在“学习延伸”环节展示了“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时间记述延伸至“1921年”,1921年后的情况如何?教师需要给出适当的补充。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表述“棉纺织业方面,由于意外的厚利,引起投资扩建旧厂和设立新厂的高潮。在1914年至1922年九年间,民族资本新设纱厂达54家。民族资本所有的纱锭自1913年的五十万锭增至1922年的一百五十万锭,布机由二千台增至六七千台。”[3]著名经济史学家杜恂诚指出:“1923~1927年这5年,新设企业共608家,创办资本共约10322.7万元。这5年新设企业的数量超过了1914年到1918这5年的数字,资本额也接近那5年的水平。”[4]由此可见,1919年至192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留白”内容应为持续发展,延续到南京民国政府成立时期。
教材留白的适当补充是必要的,它有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符合历史记述的时序性特征,是教师走出教材完善教学的必要环节。
2.教材存疑处的合作探究
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说过:“前人说的,权威定的,当然应该充分重视,但并非都是对的,更不是不能更动的。只有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5]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教材文本的过程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对可能存在的疑问,要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以期解决。
在学习人教版必修3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第3子目“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时,学生对教材关于“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象转播”的记述存在疑问。对于教材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和学生一起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形成共识。
(1)了解关键词的含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知,“直播”解释为:“广播电台不经过录音或电视台不经过录象直接播送。”[6]“转播”解释为:“(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送别的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6]可见“直播”与“转播”相比,直播具有及时性、真实性的特征。
(2)结合生活实际合理推测。电视具有传播咨询、娱乐、展示优秀作品和远程教育等功能,及时并真实的电视节目更加受观众喜爱,从技术层面分析,直播需要更高的技术因素。因为直播是原生态的传输,需要拍摄者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解说者现场即兴解说,传输者同步传输,所以应在录象转播之后出现。
(3)深读教材,查找有力证据。根据教材介绍,“1929年英国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侯选人的辩论场景”。虽然教材对英国首次播送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并未明确是“直播”还是“转播”,但1960年美国大选是使用了“首次”直播的说法,可以推断1929年英国的首次播送应为“转播”。
(4)得出结论。综上所述,教材“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象转播”的说法应该是错误的,有必要更正为“从实况录象转播到直播”。
通过與学生合作探究,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培养质疑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能力。
教材“指向今天,它承载着告知国民当代很多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它是吹散历史迷雾与误解的清风”[7]。历史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当代中学历史教师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今天,要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用好教材”,实践“用教材教”的教材观,既能“走进教材”,灵活运用显性知识、深度挖掘隐性知识;又能“走出教材”适当补充教材的留白处、合作探究教材的存疑处。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讲授、徐赐成、刘红梅整理.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6).
[2] 陈倩.试论民国历史教科书的价值取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5).
[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 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上)[N].东方早报,2013-10-8.
[5] 葛剑雄.求索时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 杨彪著.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郑雪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