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要警惕“主题先行”

时间:2024-05-07

王兆胡 刘克让

摘 要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新的问题逐次浮现。其中高中生物学科探究性实验教学中“主题先行”太过明显,束缚了师生探究的手脚,禁锢了学习者探究的思维,有违“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之理念,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精神之要求。本文指出警惕所在,以期同行注意,补益于课改实效课堂的打造。

关键词主题先行 探究 实验教学

一、“主题先行”思维务必要警惕

借用文学评论上的一个术语——主题先行,来反思理科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构建的课堂活动主题的合理性与实效性问题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学习者的响应程度情况。首先,课堂教学必须围绕着一个既定的主题展开,即教学目标,围绕着“三维目标”来展开一节课的互动交流和探究学习。当反思“三维目标”中究竟实施和实现了多少时,不禁困惑于精心预设的主题在落实过程中未必全部能达成,往往耽搁在许多临时性生成的问题上,或者是必要性的拓展中,或者是逼不得以的补救上。过度地施行“主题先行”导致把课堂搅和成“鸡肋”课。

其次,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并未系统地整理出来,绝大多数探究过程实际上并未完成,实验现象只能做客观描述,绝对不可评判,因此,现象可以不描述,结论往往不唯一的特点让教师需要谨慎对待,更需要“宽大”处理,这本身是符合教材编排意图的[1]。如果教师不引导或不会引导则会使学生对探究的体认无所适从。譬如,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中所编选的十一个探究性实验在实际教学中能按要求完成操作的不足六成。通常是将“做实验”无奈地简化为“讲实验”,或者观看实验视频。学生不情愿地体验这样缩水打折的课堂,会在课上敷衍塞责,课后消极怠学,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就无从谈起,最严重的就是会衍生出思维懒惰和“语言腐败”[1],从而破坏大教育生态。

再次,“主题先行”是教师偷懒的表现,课改务必警惕。探究性实验课堂的开放性更是全面考验老师教学素质的试金石。其实还课堂与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减少,而是课前课后工作量的加码;亦非误读为学生不学或者少学,也非被理解为教师悠闲度日。教师不能以“主题先行”的创举要么顽固地排斥课改,要么打着课改的旗帜将应试教育做到极致却忽视了素质教育。教师完全可以将二者兼顾,因为二者本来是一体两面的事,并不冲突,而是统一的。如果至今教师还心存芥蒂,对此还在讨论应不应该,那是对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要求没有吃透的表现。纵观近些年的高考试题,已在这方面牛刀小试,但得分普遍不容乐观,而这方面考察有所偏重则是今后高考考查的必然趋势。

最后,在探究性验教学中教者常会犯“教教材”的狭隘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错误,本身就是“主题先行”导致的认识上的弊端。没有有效地“用教材教”,而是致力于“教教材”。这和文学创作中的“主题先行”有类似之处。在没有学生熟知的任何材料的情况下组织整个探究实验,事实上的探究已经被架空了,将学生现有的对“自在世界”的认识抽离出实验探究实施的过程,仅仅是引导者与学习者合演了一场戏而已,学习者并不能从探究中获得除结论性的识记点外的任何知识、经验或者是技能之类的有效东西,从而也就无从讲究建构了。因此,学生对探究性试验基本上处于无概念、无思路、无准备的“三无”状态。这样老师就不必惊诧于无为而治的探究性实验课堂的效果往往会优于精心准备的“伪探究性”实验课堂。探究的内涵之意是在探究性思维精神的引领下挖掘校本实验素材来开展和实施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体验,从而获得科学真理的体认与认同感。

二、摒弃“主题先行”的探究性实验课堂的特点

1.不是先入为主的课堂

探究性实验课堂肯定有主题,但绝不先行。当学生将这一探究过程结束之后才能对预期的一个主题发生认识并校正和完善。事实上在高中理综的探究性实验课堂上真正能实施并能让师生满意的并不多。原因是:教师预先给了一个无可非议的主题是束缚学生思维和手脚的教学行为,不要忘了学生是带着“好奇”和“问题”才进老师的课堂的,也是带着“玩耍”之初心开始探究实验的。以普通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为例,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学生生物实验技能方面只给出了描述性的指导原则,并未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具体化,目前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和发展的目标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提炼和系统整理而形成相应的目标体系。这恰恰预留了一定的实验课堂教学改革余地,给一线教师一块很好的新大陆或试验田。

2.不是一針见血的课堂

探究性实验课堂上教师是“合理平等中肯的首席”,也是极其“先知先觉”的参谋、顾问,更是随叫随到的高级助手。不可以一针见血地点破学生要探究的“秘密”,或许学生的探究是与教师心目中的探究成镜像关系的。组织一节探究性实验课临近下课时一定要得出个无人质疑共同认可的“真理”吗?如果将意犹未尽的好奇延续到课下又有何妨呢?实验课堂中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一针见血,而对学生所探究的主题则是不愤不启。

3.不是不允许犯错的课堂

在主题先行的前提下想让学生犯“创新性”的错误恐怕都很难。绝大多数学生会将探究实验过程和步骤当做实验操作指南一样遵照做完,恰恰就是在这个忠实的操作过程中诞生了令学习者费解的“错误”结果。在他们看来,查找错误原因是很艰难的,结果的无法耦合与预期都是无法释怀的,知识的获取进程停滞,挫败感很强,这便是主题先行的后果。放手让他们犯属于自己的错,收获的正好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反例”经验和教训,见证的恰恰是师生期望的真理[2]。我们何不把探究性实验课堂上的“失败”称之为“循环重构”呢?现在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的死穴恰是堵死了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和空间[3]。

4.不是“学八股”模式的课堂

实验课堂的课改不论是在方法上还是方法论意义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亟待寻找出路,这才是课堂改革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核心革命。过去评课中关注的环节已经不能够给予现代课堂高效的保证了,教师要重新审视和思变了。反对八股由来已久,在探究性实验课堂上也要反对“教八股”。不论在分组实验中还是单独实验中都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硬性规定,除非这是关乎实验操作中人身安全的事项。最令学生费解的是实验考试题总喜欢拿错误的问题反复考察,无形中强化了错误实验操作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事实上这是考察的下下策,这种考察方式的思维定势就是在钻“主题先行”的空子,亟待改变。课改到最后是将“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转变为“教师怎么教高考就会怎么考”。主题先行不会引领课改黄金时代的到来,它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将来这个国家就是低想象力的国家,培养不出创造力[4、5]。

5.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课堂

当阅读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时是否会关注到最初此书引进中国时严复先生将其书名译为《群己权界论》?那么在探究性实验课堂上给予学习者的民主和自由又是什么呢?基于元认知理论的高中理科实验课堂策略还能有哪些呢?高中理科实验教学力促学生逐步认识实验在理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重视实验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生对理科学科全过程的理解,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重视学生对学科实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作风。只要是这些还成立,还是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通常欣赏的“标准答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就要慎重对待了。真理往往不在多数人的手里,更何况是一节时间有限的探究性生物实验课,课堂内少数学生从中发现了客观的东西,有一大部分未必全身心投入或者有实际收获,如果真正算是探究的学生凤毛麟角,恰恰就是这少数引领了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反而熏陶和影响了“局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生成。这就是现在课改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课的现状,堪忧堪虑。

三、规避策略

为了避免犯“主题先行”之谬误,笔者所在学校理科各学科组通过国家新课程培训学习和摸索,讨论达成如下共识:“基于方法观传授知识、基于过程观培养能力、基于综合性提高创新意识”作为实验教学理念,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目标新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探究实验和创新设计实验三个层次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警惕以下最坏的结果:组织失败的实验课堂变成闹场;各行其是的“伪自由主义”猖獗;实验者“拿来主义”盛行;实验者“在场主义”盛行;无谓和无为的浪费行为抬头。教学本身是一项实践活动,教师备课时要尽量克服“主题先行”的顽固影响,不能局限于教材和教师用书,从校本条件和乡土条件出发来思考探究性实验课堂的教学组织,切忌从本位主义出发将一切看作是“本校”的局限思维抬头乃至甚嚣尘上,时时关注高考新动向,重视探究性实验课堂的改革探索,研究探究性实验课题的检测方法,备考探究性实验检测试题的训练[6、7],以期将素质与应试一体两面做到兼顾双优。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探索中教师重视授权、协作、试错、独立思考,基于把学生当作一个创新者看待所不可缺少的四样素质:好奇心、合作、关联性或整体性思考、行动和试验的偏好。

警惕在高中理科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先行”现象关键在于教师对探究性实验本身和探究性实验课堂的省悟与驾驭。“主题先行”在中学生物探究性试验教学中逐渐暴露出令师生不满的端倪不得不注意。教师在这类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意在笔先的顾问。改革与问题是相伴而生,课改人无需回避和掩饰,要提高警惕、勇敢面对、理性反思、积极化解。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基层中学教师中的教育理想主义者正用静悄悄的方式开启着一场教育改革,课改是需要“低调的理想主义者”所警惕的。

参考文献

[1]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第1版)[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 丁晶.高中生物学“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初探[J].生物学教学,2014(12).

[3] 托尼·瓦格纳.创新者的培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 肯·罗宾逊.让思维自由起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5] 托马斯·弗里德曼,迈克尔·曼德尔鲍姆.曾今的辉煌[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

[6] 曾德添.與时俱进,联系实际开展生物学教学[J].生物学教学,2015(4).

[7] 池淮清.通过“思考与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生物学教学,2014(12).

【责任编辑 郭振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