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班制学生管理的几个注意点

时间:2024-05-07

许伯祥

摘 要 新的高考制度下,走班听课成为高中校园的一大新景象,如何防止走班制中可能出现的不和谐现象,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必须立足新现状,制定新措施,着眼走班制学生学习管理的几个注意点:走班听课要落实“点到”制度;作业收缴要讲究方法灵活;学科探讨要设置固定时间;考核表彰标准要大同小异。

关键词 走班制 “点到”制度 作业收缴 学科探讨 考核表彰

一、走班听课要落实“点到”制度

以往的高中教学中,因为存在固定的班级,“点到”制也就没有必要。新的高考制度下,班级的设置虽然也还会有相对的固定性,如:以某几门相对集中的选修课为基础组成班级,大多数科目可以在同一班级上课,这样就可以构成所谓的“行政”班,而走班听课,主要是那些难以在固定班级中完成的科目,必须以走班上课的形式集中在一起学习。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归属不同的班主任管理,走班上课,纪律问题往往让人担忧。有些不自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上课开小差、讲空话的现象;一些基础稍好的学生,在觉得自己有能力把握课堂知识的课上,会在课堂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觉得反正上课老师也不会关注到自己,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有甚者,一些学习和行为存在困难的学生,还会出现逃课现象。针对上述原因,走班制学生管理中,实行“点到”制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操作才能让这一制度落实到位呢?

1.固定座位。走班听课的教室中座位安排要有一定的固定性,来自相同班级的学生最好集中在一起,不能随意更换座位,老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能了解学生的出缺勤,时间一长,还能根据座位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这样便于任课老师管理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2.设置小组长。小组长的设置应以学生所在的班级为依据,小组长不但要以身作则,更重要的是帮助任课老师把握本班同学的动向,任课老师发现有学生缺集,小组长可以及时汇报该学生行踪,老师课后有什么事情也可通过小组长落实。

3.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任课老师在发现学生存在缺课现象后,应及时通知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在调查后可以及时教育学生;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出现不认真现象,任课老师应及时提醒,课后和学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应和班主任一起开展教育,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二、作业收缴要讲究方法灵活

走班制学生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作业的收缴,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班级,原来一门学科一个课代表,现在需要N个课代表,这样收缴作业时同一个班级需要收缴的作业科目多了,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教室变成一个杂乱而又繁忙的场所,学生不但要上交作业到课代表处,还要完成另外一些生活小事,时间就会变得非常匆忙,而课代表更是要收缴作业,还要送到任课老师办公室,基本上就没有时间上厕所以及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就会苦不堪言。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节课的预备铃响了,学生还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大大影响了班级的纪律。另一方面,课代表把作业交到老师办公室,因为人数增加,又会让办公室门庭若市,影响到老师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上述乱象呢?

1.由课代表收缴作业。每个“行政”班依然要有一个课代表,负责该班走班选修某门学科同学的作业收缴和其他事项。课代表规定同学上交作业的时间,作业集中后由他负责上交到老师办公室,同时传达任课老师的要求和任务,使其成为任课老师和选修课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2.设置专门作业收缴处。年段可以根据学校条件许可,在每个教室和办公室外面放置课桌,表明该放置的科目,一些分散的选修学科,学生下课自行把作业放到规定地点,由相关人员收齐上交到任课老师办公室或办公室外面的桌子上。

3.课后定时定点收缴。走班听课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上课教室集体完成作业,同一选修科目的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完成作业,并规定同学负责收缴给任课老师,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辅导和面批。

三、学科探讨要设置固定时间

在以往存在的固定班级中,学生所学的学科一致,大家一块上课,一块完成作业,作业中遇到困难,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学科中要求合作探究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抽时间在课余任何时间合作完成。走班制后,选修同一学科的同学,可能分散在不同班级,大家分多聚少,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探讨就出现了困难;尽管在同一班级中会有选择相同学科的同学,但由于多方面主客观原因:或因为同学间相互之间的相处关系亲疏,或因为各自对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的差异等等,能够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难题的可能性很小;请教其他和自己合得来的同学,也因为分散在不同班级变得很难;大家在课余时间去请教老师,又会大大增加任课老师的工作量,有时会出现好多学生围在老师周围,等到老师解决了所有同学的问题,已是累得筋疲力尽,而学生也会因此浪费许多的时间。因此,给选择相同学科的学生以固定的探讨和合作时间就很有必要。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课时。任课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每节课多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合作,解决学习难题,完成探究问题,当然还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2.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可以规定共同的自修时间。例如在上完选修课后,允许同一选修课的学生在上课的教室自习,完成作业、讨论问题,但必须要有学生干部或老师负责纪律监管,保证学生高效地学习和讨论,同时也保证整个学校教学的有序进行。

3.组织学生自行找时间进行同学科的探讨和相互帮助。学校在规定的课时外,还会有许多机动的时间,如中午饭后傍晚晚自修前,甚至在周末下午学生到校后,这些时间段,组织同一学科的同学,可以自发到固定的教室或学习场所进行同学科的探讨和合作。

四、考核表彰标准要大同小异

对学生学科成绩的考核,不同学校的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先进,所采用的学习成绩标准,也是根据同年段同学科的统一标准。选课制后,因为学生选课不同,不同组合的学生不能用相同的成绩标准来衡量,原先采用的文理科总成绩标准已经行不通了,与新考制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应该与不同的学科组合相对应。设置合理可行的考核表彰制度,不但可以激励学校整体学习风貌,还会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高中学生已经基本上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但毕竟大多数学生还是非常看重自己被认可的程度;老师们尽心尽力同样也希望自己所教学生取得好成绩,被表扬与肯定;学校对“行政”班各方面的考核,某种程度上也会使班主任老师十分在意所在班级同学的成绩。那么怎么样的考核表彰标准才算合理有效呢?

1.求大同。学科成绩的考核表彰应以学生选择高考的各组合学科的总成绩为依据,每一组合中,按学校规定的百分比确定学科成绩优秀的人数,选课组合人数多的学科表彰的人数也要适当增加,组合选择人数少的学科表彰名额也相应减少。当然学习成绩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其他各方面表彰的标准更是具有一致性。

2.存小异。有些组合人数很少,但为了鼓励先进,也应设置一定的表彰名额,相反,有些组合人数众多,那也要考虑控制表彰人数,以达到很好的表彰效果;对一些在不同层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可以设置特殊的表彰名额和表彰标准,来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3.保平衡。选课制打破了传统的分班模式,也使班级表彰的平衡受到冲击,有些班级可能会出现更多不同组合上的优胜者,而有些班级表彰的人数可能会大大减少,这样对“行政”班的老师管理和学生学习产生影响,因此,表彰先进时也要适当考虑平衡,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王 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