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九天揽月,中国迈向航天强国

时间:2024-04-24

姜浩峰

9月,对于中国航天来说,不是寻常的月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9月26日,国际宇航联合会接纳我国为会员国。整整28年以后,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实现了杨利伟之后的又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011年9月29日,随着天宫一号的发射升空,中国载人航天迈入了全新的里程。

报国志大于卖茶叶蛋

“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杀猪刀。”回忆起改革开放之初的举步维艰,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想到的是这句话。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8年。包括钱学森等老一辈归国学人,以及更年轻的戚发轫等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国航天事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国门甫开,经济搞活,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科研人员待遇比不上个体户、生意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改革的阵痛。但继承钱学森衣钵、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的戚发轫不这么看。他费尽心思组织起一批胸怀报国志的人才,开始了艰难的探索。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他们啃下一个个硬骨头,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回想那些艰苦岁月,戚发轫一句带过:“我们白天做晚上做,星期天星期六也做,过年过节也做。”轻描淡写的话,背后是科研人员默默奉献的无数个日夜。

“我们汽车上最好的发动机是进口的,船舶上最大的内燃机是进口的,但是中国航天火箭上、飞船上的发动机,全是自己的。”他说,“这是逼出来的自力更生。”

1980年代晚期,从为美国休斯公司发射卫星开始,中国火箭开始一些商业发射,一边积累经验,一边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口碑。报国之志大于卖茶叶蛋,那些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太空人”梦逐九天

1995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中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就是在那时和另外11名飞行员一起入选的。紧接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

通过8年准备,2003年9月中旬,全体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进行最后的训练和选拔。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3人组成的首飞梯队进行了“人—船—箭—地”联合检查演练。

最终,杨利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太空人”—2003年10月15日,他搭乘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梦逐九天。

此时,翟志刚、聂海胜也同样通过了体检,通过了各项测试。聂海胜在两年以后的2005年10月,与费俊龙一起搭乘神舟六号升空。

翟志刚成为“太空人”,是在2008年9月25日。当天,他和景海鹏、刘伯明三人一组,搭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的神舟七号升入太空。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59分,翟志刚完成出舱太空行走,成功返回轨道舱,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更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于北京时间17时36分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太空探索,并非一帆风顺。神舟七号原本计划于2007年发射,最后推迟了一年到2008年9月下旬发射。

根据神舟五號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的回忆,这样的推迟,并非工作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工作周期决定的” 。

神舟七号火箭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工作周期,首先要进行单样技术攻关,攻关合格后再设定方案、原理考核,之后进入抽样阶段。这一阶段要解决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通过性能指标测试,二是原材料、加工等工艺能力要在工厂的生产能力范围内。抽样合格后,再修改设计,做试样生产,再进行产品实验,最后进入工厂生产。此外,还要请相关专家进行测评。因此,“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天上宫阙待客来

又一个金秋,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入“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这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已经有能力拥有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

从2011年发射升空,到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后返回,天宫一号已完成历史使命。之后,它开始了超期服役,直到2016年正式终止数据服务。今年4月2日,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其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升空。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于当年10月19日与神舟十一号飞船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

10月23日早晨7点31分,天宫二号的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在释放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手持摄像机从舱内拍摄到了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下方百米之外掠过的视频。之后,天宫二号上展开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

《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显示,2011年后的5年,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新一代的长征七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相继首飞成功,使中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升级换代,擎起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未来的中国空间站,也期待新的客人到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