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的领导干部,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为大家讲讲***总书记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各位有所启发。
早在1984年12月7日,31岁的***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题目就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文中引用了郑板桥的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来称赞老干部的价值。
在正定,***坚持只要不出城关就骑自行车,但却把正定县委仅有的一辆212吉普车配给了老干部使用。
南下福建后,1993年元月,福州长乐机场动建,一些部队老同志应邀参加动工仪式。动工前夜9点多,***特意让秘书通知基层干部,第二天风大、天冷,务必挨个打电话通知老同志,多带衣服、注意保暖。
到中央工作后,***仍然以各种形式和渠道关心老同志。
2009年新年茶话会上,***同志指出:“我们对老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建立的历史功绩永远不能忘,对老同志的光荣传统和崇高风范永远不能丢,对老同志尊重、关心、照顾的政策永遠不能变。”
2011年,***同志在出席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说:“忘记了老干部,就是忘记了我们党的历史,忘记了优良传统,忘记了根本。”
***总书记曾把自己比作“黄土地的儿子”,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除了重视老干部工作,对于普普通通的老年人,他也用自身行动抒写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2014年2月4日,***总书记来到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鸿瑞园店。这时,服务员盛好一份套餐,总书记说:“我也给老人端一份菜。”他端起餐盘,发现72岁的城关区汽车篷垫厂退休职工杨林太面前还没有饭菜,就径直走过去,递到老人手里,亲切地说:“请老人家吃饭。”
2013年元旦前夕,***总书记前往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他认真倾听老人们诵读《养生歌》,并鼓励老人们积极向上,活到老、学到老。与老人们合影留念后,总书记还细心嘱咐随行人员,照片要给每位老人家都送一张。
2012年元旦前夕,***总书记来到河北省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唐荣斌老人的家。唐荣斌事后回忆:“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大冷天的,我把火盆摆到炕上,想让总书记暖和暖和。他见我脱鞋上了炕,也跟着脱鞋上了炕,和我们越聊越热乎。”
不仅如此,***总书记对待其父母双亲,更是孝道可嘉,也正是他的孝行为其家风注入了阵阵清风。
在习仲勋“米寿”宴上,唯独缺席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因公务繁忙难以脱身,他抱愧向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他在信中深情地写道,他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
信中,总书记提到了向父亲学习的五件事。学习父亲坦诚忠厚的为人、学习父亲视辉煌业绩如烟云的风范、学习父亲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仰追求、学习父亲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的赤子情怀、学习父亲堪称楷模的共产党人的家风。
新华社发布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一文中透露,尽管公务繁忙,每当有时间一起吃饭后,***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天。
从署名文章谈尊老,到亲手为老人送餐,从处处为老干部着想,到拉着母亲的手散步,***总书记始终在用自身行动,上至国家层面下到社会细节诠释着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标杆意义。
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先哲孟子更是用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言尽人间孝道之本。“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曾经,彭丽媛的这首《父老乡亲》,伴着种种甘苦,随着岁月发酵。尊老敬老爱老孝老,这样深刻而温暖的传承,千百年来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绪,这是因为老一辈的记忆承载着我们的过去,他们的福祉关乎着我们的未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