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余爱娟
培育民主与法治意识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而“班级是学生感受与实践民主生活、培育民主素养的基本场域”。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以班级民主生活为主线,立足班级建设这一载体,引领学生理解参与班级事务与自身成长的关系,指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提出的责任意识、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培育,着力培养民主参与意识与能力、程序意识等。
我们聚焦“班级活动”对本校高段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存在“不公平”现象,活动大多由班干部做决定,多数学生难以参与,而且班干部存在“小团体拉票行为”;二是“透明度”不够,活动组织较随意,缺乏公开的程序性活动,缺乏参与监督;三是缺失协商与合作环节,多数学生的意见无法得到尊重和理解。基于此,我们在本单元“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一课教学中进行了新的探索。
在班级这一“微缩”的公共生活中感受公平公正的对待,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而班级民主生活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正是学生真实的“公平公正”经验,我们注重链接这一生活经验,通过自主评论、辨析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表达意愿。
1.聚焦民主生活问题,唤醒“公平公正”经验
我们从班级生活的“不公平”现象入手,提炼其中“有失公平”的小故事,并以镜头的方式呈现。以此链接学生经验,为将激发其“公平公正”的民主意识做好铺垫。
“班级小镜头”:
记得有一次运动会我们要举行入场式比赛,可老师只询问了一部分同学的意见,我很想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但就是没有机会。慢慢的,有些同学也和我一样,不愿参与班级活动了。
在评选班级先进同学的时候,老师让班干部组织投票。但是班干部只找了一些同学来投票,我们有些同学根本不知道有投票这回事。
辨析引导:(1)这些同学碰到什么问题了?(想法没有得到重视,没有提案的机会……)(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是怎样的心情?(失落,沮丧……)(3)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班级事务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民主?
这些来自学生真实生活的民主案例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纷纷讲述自己的类似经历,“在场”理解镜头中的人物心情,自然产生了班级活动要“公平公正”的诉求。
2.评析民主生活案例,深化“公平公正”多维理解
“公平公正”要落到实处,就要让学生具体理解其含义,即明确知道公平公正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从“提案”“意见”“投票”三个方面选择了三个经典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提案现场”“意见现场”“投票现场”;并扮演“小小评论员”的角色,对案例展开评论分析,从而深入、全面地理解“公平公正”。
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很快找到了民主生活“公平公正”的要点:每个人都有提案权、发表意见权和投票表决权。我们趁势抛出“公平公正我坚持”这一话题,引入本课教学主题:在协商班级事务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请围绕以下不同角度进行讨论:班干部角度——如何组织活动?普通学生角度——如何参与活动?朋友角度——如何进行投票?鼓励学生自主创生案例,讲述或以小品的形式,进一步理解、把握公平公正的班级民主生活方法及其意义,从而为后续的问题解决做好铺垫。
民主生活需要规则来保障,当班集体生活中的公共权力得到了监督和平衡,民主生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因此,公开透明、保证监督是决定班级事务、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原则。针对班级活动“透明度”不够,活动组织较随意,缺乏公开的程序性活动,缺乏参与监督的问题,我们采用模拟践行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班级事务解决过程,体验体验公开透明的民主程序。通过践行公平公正的班级事务决定过程,提升民主生活能力。
1.角色扮演,模拟“公开透明”民主程序
教学中,我们根据前述学生讲述的“不公平”经验,提出了“春游活动”的提案,创设程序模拟情景,请学生扮演主持人和提案人,在角色扮演中充分感受“公开透明”的民主程序。首先,由主持人履行职责,宣布会议主题和会议议程:今天的会议主题是“春游活动”,我们的任务是制定春游活动方案;接着,提案人介绍提案内容(每组推选一位提案人,向全班介绍小组的提案内容);然后,出示所有提案,让学生充分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大会表决,公布投票结果。
如此,以班委会组织的活动为载体,在具体的活动流程中初步感受“班级事务决策程序”,让学生在充分发表意见的过程中体验“公开”的民主价值。这一情境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感悟和共鸣。教师进而围绕“公开透明”的民主要素设计问题(见下表),采用课堂采访的方式,让学生及时表达,深入思考、理性提炼“透明”的具体表现,强化“公开透明”的价值认同。
内容 问题提案过程中的公开透明 提案内容:提案人如何介绍提案?表决结果:如何计票?如何监督?活动过程中的公开透明 如何知晓活动进度?如何监督?
2.事务解决,落实“公开透明”民主要素
“公开透明”的价值认知要落实在具体的班级民主生活行为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认同。教师就此布置课后实践:围绕班级生活,开展“班务公开栏”的共同设计。围绕这一班级事务的解决,教师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着手:班级管理层面、班级活动层面、学生学习层面。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班级事务的解决过程,发挥创意,设计的班务公开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班级公约、小学生守则、活动公告、班级活动进展公告、课程表、光荣榜等,热爱班集体、有责任心的品质内涵其中。通过这一班级事务的解决过程,学生践行“公开透明”的民主要素,这将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民主价值的认同。
协商合作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也是学过公平公正民主生活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实践中,我们注重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班级民主生活任务,即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协商与合作的探究活动,通过完成任务提升民主生活能力。
1.设计问卷,自主建构“协商合作”认知
我们设计了以“合作”为主题的“名言俗语大搜索”活动,借助资料搜集、汇总的体验过程,引领学生自主建构协商合作的概念。教师着重立足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如具有动物特色的合作名言:孤雁难飞,孤掌难鸣;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发挥集体作用的名言: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传统经典著作中的合作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学生完成搜集、汇总任务后,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小组是如何通过协商合作完成任务的?这次协商合作完成任务对班级和个人成长有什么启示?”促使学生将活动中的合作体验进行提炼总结,深化对合作的多元认知。
在此基础上,开展“班级工作积极性”问卷调查。教师指导学生从三方面设计问卷:组织者层面(是否愿意承担班委工作)、参与者层面(是否配合班干部工作)、原因分析(为何不愿意承担班委工作,为何不愿意配合班干部工作)。问卷设计并不追求科学性,重在让学生经历协商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设计的问卷(见图1)注重从不同侧面深入了解活动者的想法,体现了对同学意见的尊重。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的过程,学生切身体验小组协商和合作,明晰了协商合作的现实意义。
2.策划方案,实践“协商合作”民主生活
班级活动方案策划需要凝聚全体成员的思想和力量,其策划过程中离不开成员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我们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些主题方案策划活动,为学生践行“协商合作”民主生活提供平台。以“班级公益活动”方案策划为例,学生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方案,如图2:
围绕这一策划案,学生主动提出班级事务与个人安排之间的矛盾,针对方案本身展开讨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1)双休日两天都要参加学校乒乓球队训练,时间有冲突。(2)要考虑天气因素, 天气预报说周六有雨,时间可以改为周日。(3)方案可以补充一句:如遇雨天,另行通知。(4)开展各种小活动,要先计划好活动内容。
全班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协商,对方案进行了修改。教师则从旁补充,着重引导学生提出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没有敬老院的联系方式,怎么办?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总结了“回家询问家长、打114电话查询、上网查询”等解决方法。在方案策划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策划-提意见-协商-修改的过程,深刻体验到了协商合作的重要性,更加愿意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同时,班级决定的约束力和效力得以强化,班级也变得更加团结融洽。
面向“真实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了民主,民主素养培育得以实现。而这将为学生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