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真正的师德

时间:2024-05-07

俞增生

当年,马老师是常年坐守高三的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在我们学校,马老师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学校倚重、家长信赖、学生敬畏。

接手我们班时,马老师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生,那年高考成绩开创了我们学校的历史:两个学生考上清华,一个学生进了北大,多名学生考上中山大学 、武汉大学等名校。我们学校虽然是县级重点中学,但能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并不多,最近的一个还是三年前的事了,而马老师一个班一年就考取了三个清华北大!其“轰动性”可想而知,而马老师在我们学校的“明星地位”也可以想见。

“我只欣赏上进的学生,只有上进的学生才值得褒奖。”见面伊始,马老师就毫不讳言自己的“偏好”。他不仅这样说,而且马上就落实到位。第一次月考后重新编排座位,所有同学被要求在教室外面等候,马老师手拿月考成绩排名表,一个个安排落实:“刘彬(化名,下同),第一名,进教室,所有位置任意挑选;范东阳,第二名,剩余位置任意挑选;李蕾,第三名,剩余位置任意挑选……江抱志,最后一名,剩下那个位置就是你的。”马老师身姿挺拔,声音洪亮,神情严肃,目光坚毅,位置编排的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所有同学从讶异到顺从,并不愿或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谁让他是优秀教师、刚刚教出清华北大学生的高三把关教师呢?

“选到好位置的同学不要骄傲,位置不好的同学也别泄气,下次月考后,重编座位,好位置永远属于上进的同学。”马老师撂下这句话后,转身而去。十余分钟后,课室里仍然鸦雀无声,其震慑力可见一斑。

我那次月考排20名,同桌排26名,在班里居中等层次,我俩都暗下决心争取在下次月考中取得更好成绩,班里持相近想法的不在少数。虽然这种座位编排方法过于“残酷”,但为了高考,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与顺从。对马老师,我们这种成绩中等的学生心情极其复杂,既暗恨他的威严,又期待他的欣赏。

“要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上进的学生是从来不做与学习不相关事情的,你知道我上届学生都是怎么考上名校的吗?他们吃饭的时候都在学习,晚上宿舍熄灯后还躲在被窝里看书。”马老师强调苦学,刚开始大家有些不习惯,后来,大家觉得连说话都变成了一种可耻的行为。大家从不敢讲话,到慢慢地不想讲话。很多人同桌一年,除了不得不说的几句话,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我们都得承认,学习这件事多少还是有些天赋因素的,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从未考进过前十名,也就从未选到班里的黄金位置——中间两组的二、三排。

更让我们感到绝望的是高考百日誓师后发生的一件事。原本和我们一起住在拥挤、潮湿的学生宿舍的刘彬、范东阳、李蕾三位同学,突然有一天搬出校外居住去了,每个人一个单间,光线充足、干净卫生、设施齐全。房间是马老师自掏腰包租的,原因是刘彬、范东阳、李蕾三位同学成绩优秀,有考清华北大的潜质。这件事让我们这些中等生嫉妒不已,也让我们彻底明白了,马老师不是欣赏上进的学生,而是欣赏成绩好的学生。

马老师的这个选择沉重地打击了我们,尤其是成绩接近刘彬、范东阳、李蕾的几位同学。因为他们感觉在马老师眼里自己并不是考取清华北大的种子选手,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宣判了“死刑”。然而,让大家诧异的是,受到马老师重点关照的三位同学也未表现出自豪欣喜的神情来,反而显得小心翼翼、压力重重。

一年后的高考,成绩与往年相去甚远,全班无一人考取清华北大,成绩最好的也只考取了同济大学。三个种子选手考试成绩均不理想,其中一个还发挥严重失常,最后选择了复读。

多年后,同学们重逢时,谈起当年往事我们才了解到,原来中等生固然有中等生的自卑失落,作为种子选手的刘彬、范东阳、李蕾又何曾摆脱过患得患失与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呢?而谈起班主任马老师,我们一致认为他只欣赏成绩好的学生,这种欣赏是否彰显师德,我们略感怀疑。

有感于自己的求学经历,登上三尺讲台后,我就立志做一个不以成绩好坏评判学生的老师。我编排座位从不以成绩为依据,而且两个星期轮换一次,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坐到课室的“黄金位置”;我对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极尽鼓励,但除了口头奖励之外,从未有特殊照顾;我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极其关照,努力让成绩差的、家境贫寒的、自卑孤僻的同学感受到我的关注和鼓励。

由于在高中求学时感受过自卑与被冷落,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要让“悲剧”在学生身上重演。我带每个班级时都会细心观察,以发现那些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成绩差的我激励他不抛弃理想、不放弃奋斗;家境贫寒的我勉励他人生实苦,但一定要足够相信;自卑孤僻的,我开导他放飞自我,勇于展现。

我甚至从不避讳于对这些学生的关照。有一位同学非常刻苦,周末很少回家,留在学校自学,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我留心观察,暗地打听,了解到她留在学校一方面是因为要学习,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境贫寒,少回家可以节省往返学校的公交车费。而由贫困带来的自卑,让她在与同学交谈中鲜有共同话题,对其学习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她虽然花了比别的同学更多的时间,成绩却无起色。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把她塑造成一个励志榜样在班会课上宣讲,号召同学们为她捐款。我还常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辅导她学习,并安排了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轮流辅导她。一个学期后,她的成绩显著提升,开始主动和人交往,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逐渐获得一些荣誉,诸如县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等;我带过很多届毕业班,成绩均不错;我关照过很多成绩差的、家境贫寒的、自卑孤僻的同学。我以为这些能彰显师德,我以为我很优秀。

后来,那位女生大学毕业后回来见我,说起当年往事,除了表达感激之情,她还问了我一个问题:有没有注意到她当时的活跃是刻意的?有没有注意到班里有几个女生对她有敌意?我说我没注意到。她说老师你的帮助可能无意中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嫉妒,她们或许会想,成绩落后、家境贫穷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受到更多照顾吗?这不也是对成绩好的、家境普通的同学的伤害吗?她说她能理解她们的心情,所以她刻意对这些同学表达好感,努力平息她们的怨恨。

我听了五味杂陈,她的这种成绩进步、刻意讨好被我看成了走出自卑阴影的象征,并被我视为自己的成就。我完全忽视了因为我的帮助而让她陷入的艰难处境,忽视了其他同学的感受,造成了另一种不公平。那一刻,我忽然发觉我成了另一个“马老师”。

美国教育家乔治·华盛顿·卡弗说过,所有学习的过程都是理解关系的过程。其实再放大一点,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建构和处理关系的过程:一个人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他并没有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一个人自卑孤僻、情绪管理不好是因为他没有建构好或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所传何道、所解何惑,不过就是两方面:一是学习的道理,一是做人的道理。其目的不就是帮助学生或建立良好的学习联系,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

教师的师德首先在于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良好联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言。比如激励成绩好的同学奋发向上,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像马老师对待他的“种子选手”一样;关心帮助家境贫寒的、自卑孤僻的同学,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帮助她们建立自信,像我对待那个女生一样。

教师的师德更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他与知识、他与自己、他与其他人良好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提倡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人際互助关系,来间接帮助而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学习联系,建构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换句话说,教师的师德不仅在于给他知识,更在于引导他自己习得知识;不仅在于给他阳光,更在于激发他自己去寻找阳光;不仅在于拉他走出困境,更在于鼓励他自己开启心灵之门。一言以蔽之,真正的师德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良好联系。

(作者单位:东莞市常平中学广东东莞 52357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