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前法律教育”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4-05-07

李艺

摘    要

三年级学生形成了基本的文明素养、行为规范、道德基础,但是,“法”的概念对其而言依旧比较抽象。法治教育教学须从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入手,创设多种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整理与提升法治生活认知,体悟法律价值;找到道德与法治的融合点,从道德视角帮助儿童理解法律,并与儿童的行为实践相结合,促进其法治认同和践行。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前法律教育”;安全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2-00-0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着重开展大众化、普及性的法治教育,尤其是中低段法治教育是一种“前法律教育”,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容,法治意识教育内容分散在教材相关内容之中。[1]三年级学生经历了低段前法律教育,形成了基本的文明素养、行为规范、道德基础。但是,“法”的概念对其而言依旧比较抽象。这要求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注重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从而为其法治意识的建立奠定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的道德成长。我们以第8课“安全记心上”为例,进行了“前法律教育”教学尝试。

一、立足认知“盲点”,感知“法”护安全

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起点,让儿童在能感知的生活事件中感受法律、理解法律,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对法律的认同感,才能使法治教育变得更鲜活、具体、有效。这就要求进入课堂教学的法治教育内容,除了要具有现实性和时效性,还要具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2]在法治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使用生活中的法治教学资源,在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相关教学点。

“安全记心上”一课与道路交通法直接相关,充分彰显了法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小学生不具备相关法律知识,更因“习以为常”而存在认知“盲点”。比如,三年级学生知道如何正确过马路,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行为与认知未必能保持一致。因此,教学应从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入手,帮助学生整理与提升生活,从而认识到“法”的存在。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如下导入环节:小朋友们,你们今天早上是怎么来上学的?在马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有不同的行驶或行走区域。咱们先來看看今天早上我们学校门口的一段记录。你有什么发现?他们有没有各行其道?是不是遵守了交通秩序?

课前,教师在全班进行了一次小调查,了解学生上学期间的出行方式,并拍摄当天早晨校门口繁忙的交通景象,将真实发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呈现于课堂之上。熟悉的生活瞬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过程的呈现让学生学会“发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警觉到身边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视频中安全问题所反映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辨析,并相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如此,学生自然领悟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像过马路这样的生活小事也有法律法规在保驾护航,“法”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每一个人。

二、聚焦安全“问题”,体悟法律价值

道德与法治倡导引领学生开展基于生命经验的道德学习。教材设计的各类活动,目的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利用、加工、丰富、提升,“前法律教育”亦是如此。三年级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规则、规范已有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被动接受,加之小学生难以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容易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因此,教学要立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创设多种体验活动,深化其对规则、规范等的生命体验,从中感悟道路交通等生活常用法律规则保护生命的价值。

“安全记心上”一课教材设计了出行安全涉及的电动车、过红绿灯、人行天桥等场景,提示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出行实际展开教学。就本班学生而言,的确有部分学生是由父母骑电动车接送上下学。“乘坐电瓶车是否要戴头盔”“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等安全细节,学生和家长经常麻痹大意,容易忘记佩戴,或是佩戴不规范。对此,教师设计了现场小实验:出示两个大小相似的小香瓜,以此模拟人的头部;请学生为其中一个香瓜“戴”上安全头盔,另一个则不戴头盔;再请学生将两个香瓜砸在地上,模拟人从电动车上摔下的瞬间。

结果不难预料:“戴”着头盔的香瓜完好无损,而另一个则破碎不堪。直观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深受震撼,自然认识到“乘坐电瓶车一定要戴头盔”,进而对“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产生了探究愿望。于是,教师请四位同学演示佩戴头盔的方法,而后请全班同学分组体验,掌握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

法治知识本身源自于生活,也运用在生活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这一实验体验,学生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更加用心地学习安全技能和相关规则。这样的安全规则意识教育才能“走心”,有效指引其日常安全出行,学会珍视生命,真正引领学生的生活。

三、以“德”观照法律,深化法治理解

法治认同的养成是小学生了解法治知识、养成尊法、守法行为的关键,小学生只有从观念上认同,才有可能将良好的行为落实到行动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找到道德与法治的融合点,帮助学生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法治认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融合”不能生硬地呈现,应注重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精神力量紧密结合,深化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

“安全记心上”一课教材设计了“对酒驾说不”的故事情境,这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相关事件也常见诸新闻报道。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酒驾违法并不缺乏认识,但是,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罚款等内容,出现了认识偏差。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在情境探究后,出示酒驾相关法律规定,再请学生说说酒驾的危害。对此,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逃避法律责任、避免金钱损失等倾向。这启示我们,在法治教育过程中,如果只关注显性的法律知识教育,而忽视其道德关怀,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功利化”。对此,我们调整教学设计,通过情境模拟,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酒驾的危害。

班上一些同学通常是爸爸妈妈开车接送上学的,今天放学后等了很久爸爸都没来,你给他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通了,听爸爸怎么说?你会怎么回答爸爸?(爸爸喝酒了无法按时到达)为什么喝了酒就不能开车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出示驾驶员酒后驾车在十字路后睡着的新闻)。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答略。

师:是呀,酒驾真是太危险了,一旦发生交通意外,不但会威胁到驾驶者自己的安全,还会给别人带来伤害、给社会制造混乱。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借用“给爸爸打电话”这一常见的生活场景,以一段酒驾视频为抓手,直观向学生呈现了人在醉酒后的状态,引导学生思考酒驾给自身、家人、社会带来的危害。如此,引领学生从道德视角理解法律,将学生的关注点从个人的得失上升到社会责任的层面,在培养其生命意识、法治意识的同时,塑造社会公德意识,而这样的心理根基正是法治认同生成的基础。

四、落实安全践行,促进法治内化

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重在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中低段法治教育更多观照规则和规范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道德教育等,这些都需要与儿童的行为实践相结合,促进其在生活中践行。

在“安全记心上”一课学习结束前,教师设计了课外小任务“安全五色花”,以课外学习单的形式,请学生在爱心贴纸上写一句安全提示语,再将其送给身边的人。每送出一张贴纸,就集齐一片任务花瓣。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感受用笔记录下来:

生1:我寫的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我想把安全提示贴贴在我爷爷的车钥匙上,因为我爷爷很喜欢喝酒,我想提醒他喝酒后不能开车。酒驾实在是太危险了,我希望他看到提示贴就能够想到我的提醒。

生2:我写的是“头盔护安全”。我想把提示贴送给小明同学,因为他上星期坐电动车上学没戴头盔。我想把提示贴贴在他的头盔上,让他以后不要忘记。

如此,用课外任务单为学生的法治实践提供抓手,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践行安全规则,实现法治意识的内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用道德滋养法律,用法律支撑道德。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发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和道德情操, 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法治教育的新途径,才能让“德”“法”相长,皆为自然。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5.

[2]方丽敏.小学低段法治教育的课程理解及教学建议.中小学德育,2018(04):4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