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概述

时间:2024-05-07

王维审

摘 要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发展经过了若干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走势。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坚持实践路径,形成独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在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互动及共享中实现全面育人。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教劳结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7-000-0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方针性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引领着中小学劳动教育,探索出了一系列成熟的实践策略和模式。回顾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虽然一直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受重视的程度及实施效果是曲折变化的,而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始终未被作为“正统”的课程加以系统实施。因此,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化实施劳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的实践路径。

一、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过去与现在

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深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建国以后,这一思想始终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新时期,我国不断丰富“教劳结合”思想的基本涵义,积极探索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意义和措施,形成了科学完善的“教劳结合”实践系统。

(一)“教劳结合”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方针性政策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倡导工农教育,把提高工农文化水平作一项重要任务;革命根据地时期,“教劳结合”被当作提高工农文化水平的重要政策,在教育青年一代和改造知识分子过程中广泛使用,成为当时的基本教育方针;苏维埃政府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作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抗日战争期间,“教劳结合”成为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主要手段;建国后,党和国家确定了“五爱”国民公德,“爱劳动”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明确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2]这一讲话,引发了我国对“教劳结合”实践领域的全面探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教劳结合”也有明确的阐述,***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3]。这一论断丰富和完善了“教劳结合”的基本内涵,为新时代“教劳结合”创新实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劳动教育的导向与“教劳结合”模式探索

概括来说,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导方向大致有三个,并依托不同的具体模式进行“教劳结合”实践。

1.以提高劳动能力为导向的劳动教育

培养和提高生产技术能力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追求,属于劳动技术教育的范畴。建国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劳动能力教育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组织勤工俭学等手段进行实践。

(1)以劳动技术学科为依托的实践。1958年9月,第三次中小学课程改革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年,教育部规定设立生产劳动课,内容主要包括初中手工劳动和农业基础知识,高中农业实习和机械实习,并规定学生每年要参加14~28天的体力劳动。上世纪80年代初,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开设劳动技术课的系列教学计划,要求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明确指出开设劳技课的目的是“培养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上世纪90年代,各地相继成立县、乡两级“劳动技术教育中心”,负责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对学生实行“两证”(毕业证和劳动技术教育证书)教育。新课改以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以勤工俭学为依托的实践。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入推进,在中小学校中开始出现以勤工俭学的形式开展生产技术劳动教育的探索。最初,农村的中小学多以开展农业劳动为主要形式,城市中小学多以开展工业劳动为主要形式。随着城镇化的日益发展,开始出现工业和农业交互进行的形式: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开始设立农业实验基地,给城市学生接触和了解农业的机会;一部分规模较大的农村初中兴起校办工厂热,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参加劳动实习。校办工厂(农村实验基地)的兴起,让学生不出校門就有了接触、参与生产劳动的机会,也让学校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生产劳动项目、内容和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性实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校办工厂(农场)被逐渐淘汰。今天,勤工俭学开始成为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常态做法。

2.以培养思想品德为导向的劳动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这也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劳结合”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劳动教育的思想品德培育功能,主要通过开展学校团队(班级)公益劳动、校外社会实践等活动来实现。

(1)以社会公益劳动为依托的实践。在中小学校,社会公益劳动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些公益劳动往往和学校的道德教育要求结合进行,并借助一些节庆纪念日等组织实施。比如,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引导学生参与公共卫生,在植树节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学校文化日通过公益劳动美化校园等。除了学校层面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公益劳动多以小组(小团队)形式进行。比如,组建爱心小分队帮助病残同学,成立拥军小分队帮助军烈属,组建敬老小组照顾孤寡老人等。这些社会公益劳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而且也是学生了解与服务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看,这是当前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最为持久和普遍的一种行动方式。

(2)以校外社会实践为依托的实践。除团队和班级组织的活动外,中小学校还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侧重的不是直接劳动,而是与学生特长相结合的智慧型劳动。比如,在实践基地充当小解说员、小导游等。为确保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劳动锻炼,教育部统一要求各学校都应设立1-2所校外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在固定的场所、利用固定的时间开展益智型公益劳动。目前,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纷纷以县(区)为单位设立专门的综合性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轮流进行为期1-2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一种积极探索。

3.以完善自我品格为导向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另一项功能是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品格,这一功能的落实往往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来实现的。自我服务劳动属于日常生活教育的范疇,从个人的起居饮食到家务劳动和学校生活,都属于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载体,是劳动教育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

(1)以班级常规管理为依托的实践。班级常规教育主要包括班级日常生活和班级学习生活。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其常规管理往往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比如设置班级劳动和服务岗位,制定一些行为规范要求等。同时,班级作为最重要的学习单元,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也容易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大多体现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对接之中。比如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的劳动情感教育,文化学科中的实践性作业对学生的创新性劳动教育等。

(2)以家庭生活教育为依托的实践。近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合作越来越受重视。学校通过家庭对学生进行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不依赖父母和他人,以养成勤俭节约和勤劳朴实的生活习惯,形成生活适应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劳动教育任务。家庭生活对学生进行的劳动教育内容很多,如养成自我穿戴、打扫房间、整理床铺等生活习惯;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烧菜煮饭等。近年来,家校合作组织夏令营、游学活动等,也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共同生活习惯的有效措施。

二、形成独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概念,它与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整个教育内容体系中理应占有重要份额。虽然我国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就具体实践看,劳动教育自始至终处于被边缘、被融合、被异化的地位。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劳动只是一种与教育相结合的手段,未能被明确表述为培养目标之一。

(一)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的呈现与变迁

为了更好地分析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我们借助一系列文件来呈现教育目标在不同时期的文字描述。

“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3年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对普通中学宗旨和教育目标的规定)。[4]

“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草案)》)[5]

“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981年《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几点说明》)[6]

“促进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1984年《关于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7]

“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1986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六三”制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8]

“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9]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德、智、体”始终被作为培养目标,“美”有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劳”仅仅在1996年的教学计划中被确定为培养目标之一,并很快与“美”一起在1992年的教学计划中被“诸方面”所替代。很明显,劳动教育在培养目标中的“地位”极不稳定,作为手段的几率远远大于当作目标的几率。也正因此,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仅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虽然在某一时段也曾被要求以“课程”的形式出现,但真正的实践落实并不到位,更未能形成系统、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

(二)劳动教育应该何去何从

实践证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基本原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开展,大概可以从找准新的“结合点”、理顺新的“关系网”和构建新的“行动体”三方面进行。

1.找准新的“结合点”

实施“教劳结合”的关键在于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即教育该与劳动的哪一种属性相结合。建国以来,在“学习+劳动=教劳结合”的行动策略影响下,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大多是以“生产劳动”为直接链接点,即中小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在劳动中习得劳动技能并接受思想教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学与创新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科学技术”逐渐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的“结合点”,即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开始从体力劳动转向追求技术的习得。新课改后,“教劳结合”的实施策略也逐渐有了新的方向和领域,“综合实践”成为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育所倡导的“综合实践”课程,融合了生产劳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维度、多领域的生产力,在理念与实践上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也丰富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和方式。

2.理顺新的“关系网”

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明了劳动教育的功能及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这20个字从根本上理顺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之间的关系,也明确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中“劳动”的基本定位——劳动教育以其独特的融通性,有机地渗透在其他“诸育”之中。也就是说,劳动教育的作用在于诱发、激发其他教育方式的活力,丰富其他教育内容的维度。比如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在于增强学生的智慧,等等。而“以劳创新”则给了劳动教育一个新的界定,强调劳动教育可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贡献。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新命题的出现: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网络中,应该继续以网格线的形式存在,还是成为与德智体美并列的一项教育内容?笔者认为,以德智体美劳为基本内容构建教育的新型关系网,在德智体美劳的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和相互完善中实现教育理想,应该成为亟待确立的一种模式。

3.构建新的“行动体系”

确立劳动教育为“五育”之一的新型地位,构建劳动教育操作体系,是推动劳动教育步入教育现代化运行轨道,实现劳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1)构建劳动课程序列

课程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其功能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因此,落实劳动教育的首要做法就是构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其他学科渗透的课程序列,发挥课程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一是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二是创新开发劳动教育地方(校本)课程,各地区、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加强劳动教育,根据地域特色、学校实际、学生需要等,开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三是实施学科劳动教育渗透,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劳育”渗透。

目前,这一序列的理念基本形成,但在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在落实国家课程方面,应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开设,并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列为首要课程;要切实保证普通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教育课程的落地扎根,彻底改变通用技术课程边缘化的现状。在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要注重对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技术和劳动习惯的综合培养,切忌采用以劳动活动替代劳动课程的做法。在“劳育”渗透方面,要杜绝一刀切、生硬嵌入的浅层次做法,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劳育”内容。比如,在品德课、语文课等文科类学科教学中侧重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教学中侧重劳动技能的培养。

(2)构建劳动实践序列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劳动教育日益被淡化、被忽略,在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越来越淡薄,劳动能力越来越萎缩;二是劳动教育过分追求“高大上”,不重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盲目以高新精的科技展示代替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在这一形势下,重拾劳动实践对于学生思想形成、技能发展和习惯培养的意义,强化劳动实践对知情意行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奠基工程。所以,在全面要求、区别对待、有所侧重的基本理念指導下,构建由简到繁、螺旋渐进的实践序列,是当下劳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这一序列的构建,应遵循分层推进的基本原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劳动实践序列。具体来说,在小学低段,劳动实践要以“为己”为主,着重解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劳动能力;进行自我服务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在小学中段,劳动实践要以“为他”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培养服务他人的合作意识;在小学高段,劳动实践要以“为社会”为主,侧重公益劳动类的劳动实践,培养社会公德和公民意识;在初中阶段,劳动实践应从服务型劳动向创造性劳动过渡,在巩固扩展家务(班务)劳动、公益劳动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高中阶段,劳动实践应以创造性劳动为主,提升科技能力和科学理念。

概言之,劳动教育要始终遵循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方针,以课程化实施为主要手段,强化课程意识、构建课程序列、形成课程理念,在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互动、共享中实现全面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喜亭.新教育方针的确立步履维艰[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13.

[2]李培湘,魏胜,邬大渊.高师学生社会实践探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号),1992(3):63-68.

[3]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 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09-08(1).

[5][6]刘宇,张华.中国课程与教学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 上海教育科研,2008(10):9-12.

[7]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J]. 课程·教材·教法,1984(06):1-2.

[8]教育部.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J].课程·教材·教法,1986(12):3-5.

[9]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J]. 江西教育,1992(11):2-8.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