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丁立 刘红
摘 要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学校德育的价值基础。基于“先立其大、允执厥中”的核心文化理念,以“弘毅”育人目标为指引,通过打造德育课程化,课程生活化,生活细节化,细节习惯化的“四化”德育实践模式,促进了学生品德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学校文化;弘毅;课程化;生活化;细节化;习惯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3-00-03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创办于1929年,前身是广州私立大中中学,由十余名怀揣教育救国梦想的有志之士筹资兴办。1953年私立大中中学、嘉应中学合并为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私立大中中学创建时的校歌有“大中大中,先立其大,允执厥中”的歌词,“先立其大”出自《孟子》“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意思是有理想的人不会为名利所累而丧失远大理想。“允执厥中”出自《尚书》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一个人的言行要不偏不倚,坚定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校始终以“先立其大、允执厥中”为核心理念,以“大中”精神滋养“弘毅”品格,以“弘毅”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所谓“弘毅”,是指一个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胸襟,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气。毅,则是愚公移山的倔强,是铁杵成针的执着,是水滴石穿的坚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课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说有载体,推动德育课程化,实现课程实施的生活化,关注生活德育的细节化,从而实现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建构,才能让学生拥有有稳定的个性品质,学生不管身处何种环境,都会做出道德的行为。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以培养弘毅学子为目标,建构起德育课程化,课程生活化,生活细节化,细节习惯化的“四化”连贯德育模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弘毅”育人目标指引下,结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学校构建起德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军训与国防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公民基本道德纲要、中学生党校团校、升旗仪式教育及国旗下的讲话、成人仪式教育、高中生心理品质教育、学生成长规划、运动与健康、综合实践课、班团会教育等等。学校依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系统规划各个年级的德育课程主题。以高三学段为例,开设的德育课程有以下主题:
主题1:“扬起青春风帆——十八岁的追求”。此主题旨在使学生明白,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良好个性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把握青春跳动的时代脉搏,勇敢发展自我,培养个性;学会珍惜青春,锲而不舍,努力拼搏,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主题2:“人生能有几回搏”。旨在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明确目标,通过学习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毕业生事迹,认识到要为社会多作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就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扬艰苦拼搏精神,以求突破。
主题3:“调动非智力因素,学会主动发展”。旨在帮助学生在高三冲刺阶段,通过确立正确的动机、培养浓厚的兴趣、树立坚强的意志来提高学习效果,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主题4:“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旨在让学生了解紧张的复习期间出现不良情绪是正常的,学会如何战胜不良情绪。
不同学段可以设计相同的德育目标,但这个德育目标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变化。如,同样是培养学生树立与改革开放新形势相适应的科学人生观、国家观念、公民权利义务观念和主动发展观念,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在高一学段的课题有“做未来的主人”,通过观看祖国成就展的专题片了解当今祖国的建设、科技发展,帮助学生认识主动发展的意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高二学段的课题有“位卑未敢忘忧国”,通过邀请杰出校友来校座,明确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应有人生追求,每个人都应该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高三学段的課题是“肩负世纪重任,实践青春诺言”,通过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明确18岁成人所面临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全力以赴、顽强拼搏,实践青春诺言。
德育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弘毅”培养目标指引下,学生的道德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先立其大、允执厥中”的核心文化理念,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学校文化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此,学校德育在“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指导思想下,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
我们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模拟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或情境和学生一起探求处理家庭矛盾、人际冲突等问题的最佳方式;结合生活中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如利用国庆节组织学生查找祖国发展的重要成就,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元宵节、重阳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事件、社会关注度高的事件为教育素材,如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曾因游客不遵守管理规定擅自在猛兽区下车导致一死一伤的重大事件,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新闻视频并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明白尊重规则的重要性,及时开展公民教育等等。总之,将现实生活中的活教材引入课程中,使德育课堂生机勃勃富有时代特征。
德育的途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德育的方式应当重情感、情境,重实践、体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才能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德育课程生活化,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主管理,自主参与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社区是学生在学校以外的活动空间。与学校相比较,它是真实的社会情景,因此,充分利用节假日安排学生参与社区的各项服务活动成为了学校的常态。我们密切与空军后勤部、广州博物馆、广州慈善会、市少儿活动中心、区司法局、区交通科、区科协、街道、派出所的联系,拓展与学校关工委、校友会、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养老院、资助贫困儿童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些做法有效地实现了学校与社区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使德育课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以生活为中心,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教育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育过程的意义就隐藏在学校生活所有细节中,如果学校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被关注,教育就一定会显现其本真的品质,会变得更加美好。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应当从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着眼,注重细节行为,以小见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藉此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如上实验课的时候,老师规定学生实验完毕后要收拾好实验桌,把实验仪器摆放整齐,这是细节;教师进入校门时,主动回应问好的学生,这是细节;参加师生集会时安静聆听做好学生表率,这也是细节。又如,学校在全面推进礼仪教育时,除了邀请广州市礼仪教育专家刘树谦博士来校开设讲座普及礼仪的重要性,张贴《广州市第十七中仪容仪表规范》宣传版明确学生的着装要求外,还特别关注到学生穿着皮鞋时袜子的配色问题,这也是细节。同样是以礼仪为着手点,教会学生细心倾听低声交流,教会学生饭后自觉清理桌面为他人制造方便,这些行为细节的改变会使之在社会生活中有所得益。课室是学生活动的场所,课室优良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学校开展了“最美的教室”设计活动。从班级文化展示牌中格言的选取到课室内每一面墙壁该贴什么画贴什么字,字体的字号与颜色的选择都仔细斟酌。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校园环境建设顺天时地利,依山而建。“科技创造未来”大型浮雕,“历史长廊”和“百年奥运”壁画,既装点了校园,也陶冶了学生。信息技术数码长廊体现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催人奋进。在小花园辟出一角,创建“子园”,意在弘扬先贤思想,涵养莘莘学子。每一个场室根据其功能特点,给予装饰,开辟宣传栏展示学生的作业作品或是相关专业知识。通过环境的美化绿化,恰当的标语,主题鲜明的宣传栏,温馨的提示,悦耳优美的音乐、广播,营造文明、和谐、昂扬的学校文化氛围,这是都是学校环境建设中注重细节的体现,更是德育课程的展现。
有一句话说的好:“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中学生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将影响其当前学习和一生的发展。学校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要的德育工作,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和日常生活。
习惯养成首先是有赖于常规制度建设。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离不开自律和他律。好制度不是束缚人,而是帮助人养成好习惯,提高责任感,学会相互尊重,和平共处,让彼此都能有序、舒展、自由地生活、学习。所以学校从不搞一阵风的整改,整改前往往做好充分调研,理性、有序、稳妥地做好策划、宣传、试行、调整、常规运作的细节工作,确保常规制度和活动的可行性和长效性,形成制度后循序渐进地完善管理,顺势而为,慢慢让学生适应,形成常规习惯,使常规制度得到落实并有效持续。其次,习惯的养成需要选准时机形成氛围。如我校开展礼仪教育始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从做文明东道主学习观赛礼仪和鼓掌的艺术开始,每年坚持完善,到如今推行礼仪服,实行“礼仪日”,学生们行为举止在相互影响下更文明得体。去年开始,学校從饭堂用餐礼仪抓起,要求保持用餐环境的安静与清洁,餐后自觉清理餐桌并分类处理垃圾。一年下来,学生逐渐形成习惯,新生入校后通过观摩老生行为,也自然而然地遵守了用餐规定。第三,注重日常规范管理与评比。从考勤、仪表、卫生、两操、班貌、公物保管打造班风、学风,通过文明班评比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实现自主能动、多元优质发展。
在以“弘毅”为育人目标的办学思想引领下,强力推进“四化”连贯式德育,学生立志高远、胸怀宽广、品德优良、性格坚毅、敢于担当。学校也因此成为上级领导放心,社会媒体青睐,群众家长信赖的好学校。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十七中学 广东广州 51005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