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高考改革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启示

时间:2024-05-07

摘      要 考试招生制度是基本教育制度,也是國家的重大公共政策。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可为未来完善新高考改革提供借鉴,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新思路。十年时间新高考研究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措施、理论实践和问题改进的研究;对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教学模式、育人方式转变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对新高考改革下高校招生和录取模式的研究;对新考试技术应用的研究。未来新高考研究关注的热点是运用跨学科视角丰富新高考研究的成果、利用大数据提高新高考改革的实证研究、加强新高考改革新旧模式和横向比较的研究。

关 键 词 新高考改革  高考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分析

李德铭.新高考改革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启示[J].教学与管理,2023(36):27-31.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也属于重大公共政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新一轮高考综合制度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新高考改革”成为我国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和完善教育评价的主要“推进器”。截至2023年,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其余省(市、区)均已启动新高考改革,其中浙江、上海等试点省份已完成完整一轮的改革实践,“新高考改革”成为教育界乃至学界重点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关研究成果呈现井喷态势。通过梳理和总结我国新高考改革的研究文献与发展趋势,不仅对决策和执行部门完善改革措施提供意见建议,还可以总结改革经验,为研究者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源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所获取的期刊论文。数据采集以2014年9月至2022年12月作为文献起止时间,设定“主题”为“新高考”“新一轮高考改革”“高考综合改革”进行检索,总共获取文献5080篇,关联内容包含“新高考改革”“核心素养”“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生涯规划”“选考科目”“走班制”“新课程”等40项。为进一步精选数据,设定筛选文献来源为“核心期刊”“CSSCI”“CSCD”获取核心期刊文献777篇,这些文献成果是本研究的主体数据。本研究利用CiteSpace、Bicomb2.0、Ucinet6.2及统计软件SPSS对搜集到的777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高频关键词统计、社会网络机构、热点变化趋势、热点多维尺度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基于此进行热点分类分析,目的是探究十年时间新高考改革研究的脉络和研究趋势,以期为决策制定者、改革执行者及相关研究者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

二、基于高频关键词计量上的研究热点和变化趋势

1.新高考改革研究高频关键词计量分析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能对特定领域文献信息进行集合计量与归类,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信息可视化分析应用软件。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检索的777篇文献中1930个关键词进行提取,统计词频≥6的53个高频关键词(见表1),占总词频的42.5%。

由表1可见,检索出的53个关键词呈现了本轮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学者的研究范围,频次及百分比体现了以“高考”为核心研究的热点及程度。除去新高考、新高考改革、高考改革、高考、高考综合改革等5个高考同类关键词外,前10个高频关键词分别是综合评价录取、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核心素养、考试内容改革、选考科目、选课走班、学业水平考试、走班制、高考命题,这10个关键词是十年时间新高考研究的热点。

2.新高考改革研究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2对新高考改革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得出十年时间新高考改革的社会网络属性,进而直观观察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和热点分布。十年时间新高考改革的研究成果明显呈现定性和定型状态。对比以往李宝庆[1]等研究学者对2015年至2018年新高考改革高频词进行的分析,等级赋分(等值研究)、高考方案、选课走班、科目设置等在改革初期遇到的难点所引起的研究热点,随着问题的解决,逐步冷却边缘化,而伴随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提高改革效率、提升改革质量等问题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进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比如,高考评价体系、核心素养、高考命题、生涯教育、试题评价等。同时,随着后续省份改革陆续启动,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课程改革等内容依旧保持热点态势。

3.新高考改革研究热点变化趋势

关键词突发检测可以系统地研究十年时间新高考改革的热点变化。运用CiteSpace软件判定节点突发性关键参数为γ,γ在0到1之间取值,取值越小,判定突发性门槛越低,提取到关键词数量增多。检测γ=0.4,得到19个突发词。

如图1,可以清晰观察十年时间新高考改革的热点变化。分类考试是最初热点,原因是任务相对简单,各省优先将此政策作为新高考改革的突破口。浙江和化学教学成为热点,原因除先行试点省份外,“一年两考”“选科选考”等环节设计不完善引起社会争论,从而引起研究学者对浙江方案的关注进而形成研究热点。随着改革的推行,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开始显现,选课走班、选科选考、学科发展以及新的志愿模式等引起社会各界对考试公平、招生管理等环节的广泛关注继而形成新的热点。到2020年,中部省份起步改革时,由于基础相对薄弱,高考命题为主要改革困难成为再次的热点。基本上说,研究的热点和改革的推行趋势基本吻合。

4.新高考改革研究热点多维尺度分析

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新高考改革的研究热点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可以绘制成热点战略图谱。图谱能够显示反映热点的强度和空间位置,改革内部各主题之间关系以及研究主题的集中度和稳定性。Stress=0.39836,RSQ=0.27400,所绘制的图谱与原数据拟合度良好。横坐标为向心度,表示类团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纵坐标为密度,表示研究主题在类团内部的影响强度。不同象限代表不同的研究趋势,热点距离越近,联系越紧密。

如图2,可以看出10年时间新高考改革研究的核心度非常高,具有明显的集中趋勢。第一象限包括等级赋分、人次选拔、高考新政、分层教学、多元录取等关键词,表明这些新高考改革研究成果较为稳定集中。第二象限包括学业水平考试、核心素养、生涯教育、走班制等处于研究的次级。学业水平考试、走班制、评价体系等在多个象限出现,表明研究类团内部结果松散,关联性较高,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高考命题处于第四象限,表明研究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新高考改革研究热点的分类分析

对新高考改革研究的777篇核心期刊和1930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的各类结果基本反映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以上分析表明,新高考改革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改革政策、高中教学、高校招生以及考试技术等四个环节的各个方面进行。

1.对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措施、理论实践和问题改进的研究

研究方向集中在方案分析比较、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设置、等级赋分机制、一年多考办法、改革评估措施等板块。边新灿[2-4]是较早研究各省改革方案的学者之一,也是首批试点省份的践行者,他以执行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观察本轮改革,对研究新高考价值非常高。他2015年对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方案从选拔模式、价值取向、改革内容等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2018年对6个试点方案进行再比较,凝练出“一体、四面”的改革价值取向,同时对各界关注的成绩呈现、选科选考、等级赋分等热点难点进行分析说明。2022年对21省的方案进行系统比较,提出新高考改革大局已定,只要后进省份处理好各类关系,改革一定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刘海峰[5]等从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内容、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改革的进展等方面,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和推进路径进行分析。李金波[6]等为研究代表分别以浙江、北京、江苏为例,对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效果、困难问题进行调研并进行评估,同时对改革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臧铁军[7]等从学业水平视角论述作为“两依据一参考”重要组成的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定位、制度设计及问题对策等。冯成火[8]等从高考发展史视角论述高考科目设置的历史演变和价值取向。

2.对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教学模式、育人方式转变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研究方向集中在选课走班、选科选考、核心素养、学科研究、生涯规划、命题技术、试题分析、外语改革、教学创新等板块。苏娜[9]等对新高考改革后高中学校育人模式转变和育人能力进行分析,从管理机制、高中师资、保障条件等角度提出改进意见。李军靠[10]等对选课走班教学存在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学生生涯规划、创新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资源等意见建议。各地教学教研人员对高考和学考命题及试题进行大量的分析。其中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对高考各科目命题思路和评析是比较权威的。任子朝[11]等从高考评价体系角度对高考命题、综合素养进行分析。董旺森[12]等从学科角度和命题技术方面对新高考核心素养和复习备考提出意见建议。

3.对新高考改革下高校招生和录取模式的研究

研究方向集中在招生制度改革、高考志愿模式、人才选拔机制、分类招生考试、综合评价录取、高校招生自主权、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板块。王新凤[13]等对新高考下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提出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招生与培养联动的观点。秦己媛[14]等从生源角度论述新高考改革后高中选课走班、选科选考等高校对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的影响以及人才培养的转变。雷棉炘[15]等对高考平行志愿进行建模,并进行算法比较。李政[16]等则对高职分类招生的路径、价值取向、实践逻辑、困难进行论述,提出高职分类招生评价低质、评价内容碎片化等破坏了作为一种高考形式存在的合法性,表明新高考改革政策对高职院校的冲击比较大。

4.对新考试技术应用的研究

研究方向集中在人工智能辅助评卷、大数据辅助决策、考试信息化建设、考试防作弊技术、试题题库建设、数字化考试、自适应命题组卷技术、“互联网+”和考试结合等板块。于涵[17]等提出在已有国家题库1.0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题库2.0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创新理论。何屹松[18]等将人工智能引入网上评卷,通过实践验证“人评”和“机评”的一致率达到99.5%,人工智能评分的应用性得到验证。蒋培杰[19]等提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大规模教育考试。汪张龙[20]等根据教育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和“教育新基建”的导向,提出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并对转型路径和应用进行阐述。

四、新高考改革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

为方便观察新高考改革前后研究热点的变化,笔者根据新高考改革推进的时间节点将本轮新高考10年的文献研究划分为试点时期(2014—2020)和全面改革时期(2020年至今),从研究内容、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比较和观察两个时期研究的脉络发展。

(1)研究内容

新高考改革研究呈现逐步集中趋势,但类团内部研究主题依然比较松散,不论是试点时期还是全面改革时期,研究对象还是围绕政策理论、高中育人模式以及高校招生三个方面展开。虽然目前新一轮改革在全国范围尚未完成,但是随着各省改革陆续推开,相关研究的路径和趋势已较为清晰,大体呈现四个方面:一是由宏观理论向微观实践转变;二是由顶层制度设计向措施完善办法转变;三是由试点省份经验推广向跟进省份改革成效转变;四是由考试组织向高校招生转变。

(2)研究力量

初期研究人员多集中在高校学者和已取得改革经验省份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者。中学研究多为走班教学、试题分析等具体教学经验,实践性较强但理论性不足。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开,新的研究方向逐渐呈现,后续改革省份取得的经验和新考试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关注,考试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新旧高考模式比较研究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3)研究成果

试点时期的研究数量比较可观,但总体研究质量不够,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偏少,可能与当前正处于改革进程中有关。研究成果偏向于宏观政策理论和试点改革区域的研究及经验,微观实证研究反馈明显不足,研究方法集中在访谈、问卷调查等,缺乏大规模数据样本支撑。

2.启示展望

基于高频关键词的计量发现,新高考改革研究热点主题总体呈现集中态势,但是团类内部研究主题有松散现象,未来研究还需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1)运用跨学科视角丰富新高考研究的成果

新高考改革是一场内容庞杂而又具有系统型改革,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当前研究仍侧重于教育领域和教育视角,鲜少有跨学科跨门类的研究文献。所以需要运用跨学科视角,加强学科交叉领域研究,丰富新高考的研究成果。

(2)利用大数据加强对新高考改革的实证研究

当前新高考改革模式已经基本确定,但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定性研究远多于定量研究,理论政策研究远多于实证分析。目前新高考改革的区域已经拓展到29个省份,前6个试点省份已经完成多个轮次改革,已经具备足够的实践成果来检验本轮新高考改革真实的效果和发展走向,所以需要加强此方面的实证研究。

(3)加强新高考改革新旧模式和横向比较的研究

目前新高考研究大多关注改革内容和改革形式,成果主要围绕先发省份面临的困难和改革的举措,但是对于大部分跟进省份而言,限于自身条件、改革能力、保障措施等区域性软硬件差异,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和相同效果需要再次验证。所以未来研究中,对新高考改革区域间协同推进、改革成效等进行评估研究。同时,新旧高考模式之间也需要进行进一步验证以拓宽研究的主题。这些均可以为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宝庆,魏小梅.新高考改革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03):79-90+202.

[2] 边新灿.新一轮高考改革浙江、上海方案深度比较研究[J].中国考试,2015(02):3-7.

[3] 边新灿.新一轮高考改革先行试点6省市方案比较[J].中国考试,2018(11):19-26.

[4] 边新灿.21省份新高考方案综合分析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1):131-139.

[5] 刘海峰.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J].中国教育学刊,2019(06):1-5.

[6] 李金波.新高考改革遭遇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9(07):48-53.

[7] 臧铁军,刘冰洁.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及调整策略[J].教育研究,2020,41(11):118-125.

[8] 冯成火.高考科目改革的轨迹与推进策略:兼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深化与完善[J].中国高教研究,2020(05):78-82+102.

[9] 苏娜,刘梅梅.新高考后普通高中育人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对31省1256所普通高中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21(01):54-59.

[10] 李军靠,丁一鑫,赵丹.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26-30.

[11] 任子朝,赵轩.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7-32.

[12] 董旺森,趙勇.高考命题应科学严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34):69.

[13] 王新凤,钟秉林.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成效、困境及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49-53+57.

[14] 秦己媛.新高考选科制对工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07):1-6.

[15] 雷棉炘,聂靖恒.突破科类制约的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模型构建探析[J].中国考试,2021(04):36-40.

[16] 李政.我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价值意蕴、问题表征与改革路径[J].中国考试,2021(05):40-47.

[17] 于涵,王蕾,佟威.国家题库建设:从1.0到2.0——新高考国家题库创新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01):94-100.

[18] 何屹松,徐飞,刘惠等.新一代智能网上评卷系统的技术实现及在高考网评中的应用实例分析[J].中国考试,2019(01):57-65.

[19] 蒋培杰,熊斌.人工智能赋能大规模教育考试五步曲[J].中国考试,2020(12):66-70.

[20] 汪张龙,李俊杰.新基建背景下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前景[J].中国考试,2022(07):69-76+94.

[作者:李德铭(1978-),男,甘肃兰州人,甘肃省教育考试院,中学高级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泽华】

*该文为2023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专项研究重点课题“凝聚思想伟力 办人民满意高考——以二十大精神引领甘肃省新高考改革实践研究”(GS[2023]GHBZ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