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 要 新时代乡村教师发展的重要症结在于身份认同。在外群偏好、群际偏好、个人偏好的综合影响下,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具体表征为:作为“经济人”的职业认同危机,作为“社会人”的社会认同危机,作为“自我实现的人”的价值认同危机。其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生根源于其相对应的三大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因此其应对之策要从乡村教师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以及成长需要三大需要着手,以化解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促进乡村教师发展。
关 键 词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 认同危机 教师发展
董振敏.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与应对之策[J].教学与管理,2023(36):45-49.
教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乡村教师则是一种特殊的身份象征,同为教师,本不应加以区分,而这样的地域区分则凸显出了乡村教师所处的尴尬境地。乡村本应是文化符号与情感纽带的标识,如今似乎成为“落后”“偏远”的代名词,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凸显,其危机转化与身份重塑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乡村教师发展的重要症结在于身份认同
乡村教师首先面临着“我是谁”的拷问,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张力下,乡村教师逐渐成为城市里的“边缘人”,乡村里的“局外人”,城市优渥条件的“拉力”与乡村不受欢迎的“推力”形成鲜明对比,在推拉作用下乡村教师处于迷茫与徘徊之中。在这种迷惘与忧虑中乡村教师面临着“我的价值在何处”的诘问,“逃离”或是“留下”,这是艰难的选择。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为何在多举措促进乡村教师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乡村教师留不住、下不去的问题,重要症结在何处?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凸显,而教师群体呈现城乡二元之分的态势日益加剧。城市的繁荣却伴随着乡村的凋敝,乡村学生流向城市,教师也流向城市。在大势所趋之下,乡村教师的发展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不仅老师下不去,甚至下得去的老师也是因为诸多原因,一有机会就奔向城市,谈何留得住、教得好?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针对乡村教育振兴、乡村学校振兴、乡村教师发展的激励政策推陈出新,旨在为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从乡村教师的数量补充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提升给出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效益的举措,例如,提高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县管校聘、建立荣誉制度等举措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积极响应,乡村教师的数量、质量上的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然而,新时代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已不再是那些看似重要的数量质量、学历学位、待遇地位等问题,而是身份认同问题[1]。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不是仅提供优厚的待遇、提升教师的地位等就能真正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教师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的公共认同双向合力,共同化解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找到其病症的良药,进而改变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乡村教育窘况。
二、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影响因素
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以及自我价值产生了怀疑,身份认同危机也日益凸显。新时代乡村教师发展的重要症结也逐渐从可视化的工资待遇、职称评聘、数量质量、学历学位转变为身份认同。
1.外群偏好:外群对乡村教师身份的“污名化”现象严重
外群观念的偏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的“污名化”,“落后”“偏远”“素質低”等类似的标签逐渐成为乡村的代名词。乡村教师的身份、形象也在此种标签的映射下被“污名化”。早在196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首次提出“污名”[2]这一概念,并且认为污名是社会歧视的起点。乡村教师经历了从知识精英到“乡村人”甚至“差教师”的污名化标签[3]。在过去,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乡土伦理的守护者、乡村文明的创造者,在乡村社会中深受欢迎。如今,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渗透下,乡村教师面临着“双重污名化”的危险。
首先,乡村教师群体受到其他外部群体的污名化指向。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成为判定一个人身份地位高低的重要尺度。教育功利化倾向促使更多人选择工资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职业,工资多寡象征着一个人经济资本的多寡,也形塑着身份的高低,这似乎成为了普遍的共识。尽管《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是教师的社会地位仍然比不上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国家加大力度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但是就其隐性福利来讲,乡村教师仍旧是“体制内的穷人”,不论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不及其他职业群体。
其次,乡村教师群体是乡村社会的“局外人”。当下,乡村社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振下态势渐好,但是其“空心化”现象仍旧凸显,村里留下的是老人、孩子,大部分年轻人都向城市流动,受教育群体向往大城市的发展前景与优渥条件,文化程度低的乡村人向往大城市的高收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似乎都比乡村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要高很多。乡村教师的“文化人”身份在拥有高经济资本、高社会资本群体面前略显卑微,乡村教师日益成为乡村社会的“边缘人”,乡村社会的排他性增强,乡村教师对乡村的归属感减弱。
2.群际偏好:教师群体内部的身份偏差
教师群体内部的群际偏好是乡村教师身份偏差产生的重要根源。这种身份偏差是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之间的博弈导致的,从根源上来讲,是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发展所致。
从数量上看,相比于城市学校,乡村学校对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的需求更大,然而更多人在抉择中仍会选择城市学校,成为城市学校的教师,城市教师供过于求与乡村教师供不应求之间的矛盾是乡村教师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而从质量上看,城市学校的教师质量远高于乡村教师,不论从教师的来源、专业成熟度、情感价值取向上看,还是从教学的质量、教育的成果上看,相较于乡村,城市更胜一筹。这种身份偏差不仅是由客观的经济、社会因素导致,更是教师群体内部的文化因素导致。过于崇尚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取向,导致了乡村教师价值的迷离,一种文化无“根”性成为乡村教师由盛转衰的重要症结。标准化的学科教学知识、缺乏乡土气息的教学环境、脱离乡土实践的教学方式等,在真实的乡村场域中逐渐消弭了乡村教师原有的教学热情和教育追求,产生极强的身份偏差。
3.个体偏好:个体对乡村教师身份的认知偏差
教师自身对于乡村教师这一职业身份的认知偏差是影响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主导因素。个体偏好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重要决策。教师作为个体人的存在,对自身的职业选择有最终的决定权,“去”或是“留”并不是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必然结果,留在乡村并不是一定认同乡村教师这一身份,可能是出于功利性考量,也可能是“躺平式”观念的影响,在乡村学校,学生少,工作压力不大,还能享受很多优待政策,而一有晋升的机会可能就会流向城市,这种驱动力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逃离乡村一定是对乡村教师的身份认知偏差导致的,乡村教师也是教书育人的师者,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责,还有着传承乡土文化、创造淳朴乡风文明的使命。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旨在消除这种认知偏差,形成正确的身份认知,以吸引更多人留在乡村,守护乡村教师“文化人”的身份。
三、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表征
深受外群偏好、群际偏好以及个体偏好影响的乡村教师身份认知偏差是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影响因素,三种偏好影响的身份认同偏差与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也深受三大人性假设理论以及五大需要的深刻影响,因此从其入手探寻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重要表征。
1.作为“经济人”的职业认同危机
乡村教师是需要满足其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理性经济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中也提出,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他们工作。
乡村教师首先是一份职业,既然是一份职业,就需要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以满足其养家糊口的生存需要;其次乡村教师这份职业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会产生社会比较,同时也会与其他职业群体的工资报酬进行比较。不论是基于自身已获得报酬的绝对值,还是进行比较后的相对值,都会发现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等满足其基本需要的总值都是低于其他职业群体的。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在现实中,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仍旧很低。有一项调研表明,目前有96%乡村小学教师和92.5%乡镇小学教师对现有工作不满意[4]。还有调查显示,在职乡村教师有2/3以上不满意自己当下职业,或者准备转行,或者希望调往城里,认为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关键[5]。
因此,乡村教师会产生对于自身身份的职业认同危机,由国家统一分配、任命和管理的体制内人员却有着相差甚大的社经地位,对于乡村教师的生存来说无疑产生了一种阻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无法满足自身的基本生存、缺乏住房保障,其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教师投入工作的时间、情感、精力便会大打折扣。判断职业身份的高低不仅是工资报酬,而且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职业身份也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在作为“经济人”的眼中,基本的经济报酬是决定其选择这一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乡村教师“理性经济人”身份导致其产生职业身份认同危机。
2.作为“社会人”的社会认同危机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他在生活工作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乡村教师作为“社会人”得到应有的尊重、有其归属感是促使其进行社会身份认同的重要保障。
乡村教师是具有教师专业身份的“专业人”,教师是传道授业的职业,经过长时间学习进而掌握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获得相关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准入的门槛,此外,还要通过编制考试获取编制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在编教师。以往,乡村教师的专业身份凭借其知识还能获得相应的认可,然而,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评价的影响下,乡村教师的专业身份无法得到本应有的认可与尊重,乡村孩子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往城镇学校读书,认为在城镇会拥有更优质的师资,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受教育成果。
乡村教师是具有知识分子属性的“文化人”。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就是指乡村教师代表的文化性和公共性[6]。乡村教师应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具有极强的社会意识和公共服务的精神。在城乡文化二元结构的深刻影響下,城市文化价值观逐渐消解乡村教师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好像只是课堂里的、学校里的,一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其知识分子的文化人属性微乎其微,社会意识和公共服务精神也逐渐衰弱。
乡村教师已然成为身处乡村社会的“陌生人”。乡村教师就像游走于城市与乡村的“候鸟”,白天工作在乡村,夜晚生活在城市,他们向往城市的优越条件,留在乡村或是无奈之举。守护乡土文明,传承乡土伦理,参与公共事务的责任已成为过去,以往的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文化人,如今蜕变成为乡村社会的“陌生人”,其身份价值被边缘化。
乡村教师的“专业人”身份无法得到信任,“文化人”身份受到城市文化价值观的消解,陷入“逃离”与“坚守”的困顿,成为乡村社会的“局外人”,面临着严重的社会认同危机,其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然得不到满足,对其身份认同产生深刻影响。
3.作为“自我实现的人”的价值认同危机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这是个体追求未来最高成就的人格倾向,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乡村教师通往自我实现之路也是其身份认同危机转化之路,在一项关于乡村教师的个案考察中指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经历了从生存型教师的无奈到生长型教师的崛起,再到生命型教师的坚守[7]。身份认同往往伴随着价值认同,乡村教师通过对自身价值的内在认可,形成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和取向,决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这又回到对“我是谁”“我的价值在何处”“教师是我的理想和追求吗”的灵魂追问,生命型教师的形成有着极强的生命自觉,从教师主体内部审视自我身份,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关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乡村教师真正扎根乡村,留乡任教必然需要有强烈的价值认同,真正认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认同自己作为乡村教师能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重要价值。然而,达到自我实现,形成对自身身份的价值认同往往要经历很多困难与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往往会产生“逃离式”的身份认同危机,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乡村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设立都为乡村教师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挖掘潜力,提升自己。然而,其价值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还在于乡村教师主体本身,其内在的主观驱动力、自我坚定与生命自觉都内生性地形塑着乡村教师的价值认同,进而形塑其身份认同。
四、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应对之策
新时代乡村教师发展的重要症结在于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其身份认同危机有多重表征,因此,要实现身份认同危机的转化就需要多方位、多主体、多举措去应对。正是由于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存在作为“经济人”的职业认同危机,作为“社会人”的社会认同危机,作为“自我实现的人”的价值认同危机,因此需要从乡村教师的三大需要着手去化解其身份认同危机。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尔德弗在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激励理论—ERG理论,此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三种需要,首先是生存需要,即提供一个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是相互关系需要,即维持人与人之间友善关系的愿望;最后是成长需要,即人们希望得到发展的内心愿望[8]。乡村教师存在的三种身份认同危机正是其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的结果,因此需从满足其三大需要的激励措施着手找寻应对之策。
1.满足乡村教师生存需要:加大薪资福利支持,增强其职业身份认同
要在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其稳定收入,应明晰的是,工资与收入并非同等概念,工资是收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很多乡村教师存在其工资水平提高,但稳定收入并不高的数量差异,例如,往返于城乡之间的乡村教师的通勤费用可以予以补贴,加大对乡村教师的住房保障力度,在其贷款还款利息上可以予以优惠,对其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的缴纳可以给予补助等,这将在原有工资水平上增加其隐性收入,提高乡村教师的收入总水平。
要将乡村教师的显性福利与隐性福利进行综合考量。可见的工资水平提升在稳步提升,但并不是其拥有的全部资本,乡村教师由于身处乡村地区,其拥有的其他社会资源(如文化资源、子女可利用的资源)与城市教师存在差距,一些隐性津贴、福利等也存在较大差距;此外,由于资源有限,向乡村倾斜的职称评聘、编制等都受限,无法享有城市教师所享有的社会资源,这也导致乡村教师的发展受限。因此,加大对乡村教师的隐性福利政策扶持将更好地促进其职业认同。
同时,要打破职业不平等的观念认知偏差。乡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是振兴乡村的重要人力资源。与其他职业相比,在工资收入上可能相形见绌,但是其社会地位不能仅凭工资收入体现。正确认识乡村教师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是增强其职业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缓解乡村教师流失的重要方面。乡村教师流向城市成为一名城市教师,这仍旧身处教师这一职业当中,如果乡村教师流失成为其他职业的一员,那么这不仅是乡村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危机,更是教师这一职业的身份认同危机更加凸显。因此,要打破职业不平等的观念认知偏差,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
2.满足乡村教师相互关系需要:构建合理社会关系,增强其社会身份认同
在学校场域内,领导者、管理者要与乡村教师群体形成和谐的关系,打造充满活力、人性化、有温度的合作氛围。首先,领导者要树立好的榜样,要在乡村教师的心中形成“跟着好的领导者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的未来倾向,教师对于校长的信任度将影响其对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其次,相关管理者要真正为乡村教师群体着想,而不是唯“规章制度”,唯“人情关系”,要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有温度的管理,改变“规训式”的管理方式,增强教师的主体性,充分满足教师的需求。此外,乡村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师者,要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增强其课堂教学的归属感,既有利于维护其师道尊严,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学校场域外,要给乡村教师提供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加强学校与乡村社会的联系,通过相关村务活动的开展促使乡村教师参与公共事务,例如,宣传一些普适性知识,发挥好乡村教师知识分子的文化作用,形成紧密的联系纽带。同时,乡村教师本身也要明晰自身身处乡村社会,要积极学习乡土知识,融入乡土文化,主动成为乡村社会的“局内人”。此外,乡村教师与家长也要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教书育人最终指向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打造乡村社会的家校合作模式,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才能更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真正教好书,育好人,为乡村学生提供平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学环境等。
不论是在学校场域内,还是在学校场域外,需要不同的主体共同发力,形成合力,构建合理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乡村教师自身要发挥其主体性,真正“留下来,教好书,育好人”,为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师振兴贡献力量,形成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
3.满足乡村教师成长需要: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增强其价值认同
在城乡教育呈现很大差距的现实情况下,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乡村教育的发展,但关键在于教师的整体水平。应明晰的是,乡村教师并不是不去追求专业成长,而是缺乏提升所需的交流环境。因此,打造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满足其成长与发展需要,这是增强乡村教师价值认同、逐步自我实现、成为专家型、生命型教师的重要通道。首先,要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统整各方资源,对乡村教师进行精准培训,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质。例如,发挥骨干教师的中坚作用,骨干教师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可以通过学习共同体这一平台和载体促进乡村青年教师的成长,骨干教师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其次,要优化乡村教师的评价机制,将其考核、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等与专业发展状况相结合,增强其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专业学习、专业培训中逐渐提升自我的价值认同,促进自我实现。最后,要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乡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范围,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整合,以拓宽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时空阈限,随时随地学习,以实现终身学习。要通过不断地交流、沟通,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的专业学习组织文化,在不断学习中促進自身的专业发展,满足其成长、发展需要。增强乡村教师对其身份的价值认同,将进一步促进其以坚定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为目标,形成积极的情感价值取向,并自觉内化为内生动力,践行乡村教师教书育人、振兴乡村教育的使命。
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是制约乡村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着眼点也发生了转变,不仅要从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等出发缓解其身份认同危机,也要从价值认同等出发促进乡村教师增强身份认同进而留乡任教。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三大偏好因素,从乡村教师作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出发对乡村教师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以及成长需要提出相应的激励举措以化解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三大危机:职业认同危机、社会认同危机、价值认同危机,旨在从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动态建构中形成乡村教师对身份的正确认知,增强其身份认同,以促进乡村教师发展,疏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之难。
参考文献
[1] 容中逵.新时代乡村教师发展的逻辑起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20):3.
[2]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62.
[3] 黄晓茜,程良宏.城乡张力间的彷徨: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4):80-86.
[4] 焦岩岩.西部地区城乡教师职业吸引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宁夏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04):176-181+187.
[5] 郝文武,雒强,贺璐璐.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关键指标和特殊措施[J].教育与经济,2022,38(02):46-52.
[6] 王勇.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J].教育探索,2013(02):88-90.
[7] 吴凯欣,毛菊,张斯雷.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的多向——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基于X省D教师的个案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3):39-45.
[8] 萧浩辉.决策科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74.
[作者:董振敏(1998-),女,山西长治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
【责任编辑 武磊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