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 要
“专递课堂”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优质均衡视域下乡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优质课程,回应了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目标。通过文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发现,“专递课堂”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主讲教师的“替代效应”、外部资源的“挤出效应”以及教师技术恐惧等现实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专递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建设的客观现实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外部数字化资源本土化、转变技术使用观念三条突破路径,以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 键 词
优质均衡 专递课堂 信息技术 乡村教师
引用格式
高凯凯.优质均衡视域下乡村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的困境及突破[J].教学与管理,2023(33):19-23.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为了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加快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2]等一系列政策,意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优质教育资源跨时空配置的难题,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递课堂”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流动的行动,是辅助乡村学校建设国家规定课程的具体行动方案,为各地教育信息化创新實践指明了方向。通过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与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让受教育者获得平等、适宜的教育,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3]是建设专递课堂、推动专递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的初衷。实践表明,在师资力量不足或师资配置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专递课堂是能够有效的解决乡村学校课程建设问题的重要方式,其建设与应用成效对于促进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基于优质均衡的视角,从达成2022年全面实现“专递课堂”在中小学常态化按需应用的战略目标出发,围绕专递课堂常态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探索其消解路向,以期满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与乡村学校“专递课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诉求,实现专递课堂本土化创新发展,使乡村学校的“专递课堂”真正走向常态化教学。
一、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的问题审视
“专递课堂”作为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课堂形式,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十分契合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因此吸引众多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专递课堂的关注。但在实现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1.主讲教师的“替代效应”
早期研究认为职业教师应当具备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但实践研究发现两位学术水平相同的教师,采用相同教学法教学效果差异显著。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Stanford大学L.Shulman教授提出教师应当具备学科教学知识,即教师在面对某学科课题教学时,将特定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或能够掌握的教学形式的知识[4]。主讲教师替代效应主要源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水平即教师把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表征形式的水平。在专递课堂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同一科目的教学工作。教师面临相同的学生便存在潜在的竞争替代关系,主讲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熟练掌握各种知识表征方式,能以形象的类比、图示、解释与示范等知识表征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切性的编码,使所授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乡村教师将讲授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以机械重复的应试训练作为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未能顾及学生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较而言主讲教师不管是知识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还是授课内容对学生均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主讲教师授课,乡村教师在专递课堂的参与度、存在感会逐渐被主讲教师替代。但“专递课堂”并未纳入既有课程体系,也未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独立的课程体系,主讲教师偶尔进行授课,辅助教师仍然是乡村学校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之间的替代效应会破坏传统课堂系统中的教师角色,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上降低辅助教师被主讲教师替代的危机成为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外部资源的“挤出效应”
“专递课堂”自2012年被教育部首次提出到2020年《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政策的发布,已然成为促进乡村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关于“专递课堂”的相关研究在各地区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均有涉及,其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单向递送阶段、双向交互阶段以及双师协同阶段[5]。专递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引入大量城市本位的数字化资源对本土课程资源与既有课程体系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开发“离农”。专递课堂建设的基本模式是以县域学校为中心围绕着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后向乡村学校输送,教学内容以城市文化为基本导向,以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课程开发理念的直接嫁接脱离了乡村的实际生活,忽略了乡村社会所形成的乡土资源。目前,专递课堂课程设置的衔接只是研究者、教师、社会所期望的形态,课程开发理念、目标、内容以表现城市生活为主,乡土文化、乡土情怀等本土课程资源逐渐被城市本位的课程资源所取代,体现了明显的“离农”倾向。另一方面是既有课程资源的退出。专递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造的新教学场景,在这个新的教学场景中课堂关系、师生关系、教学资源等元素发生了重组。重组后的教学系统集中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优质师资、优质课程、先进的教学理念等,但资源集中后并未充分考虑学校实际的接受能力、教师内化课程资源的能力便过度地向乡村薄弱校快速输送,使得未经本土化处理的教学资源充斥着整个课堂,乡村学校既有的本土化课程资源在课程中占据比例减少甚至完全消失。由此可见,“专递课堂”资源供给面临的挑战是引入外部优质资源会对乡村薄弱学校的既有资源产生“挤出效应”影响本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6],弱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3.主辅教师的技术恐惧
技术的深化发展不断逼近人类的认识极限,迫使人类从自然生存模式转向技术生存模式,生存模式的变迁在教师群体中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技术知识的变迁,技术不仅具有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互动的工具属性,而且具有影响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文化属性。教师对技术的二重属性模糊不清使其难以应对新兴科学技术使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造成教师难以理清其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无法对不能预见的技术性难题进行规避,无法减少技术使用频率等问题,这种长期对技术本身以及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负面认知、消极态度以及规避技术使用的行为模式会积淀成文化层面的技术恐惧。技术恐惧是技术问题引发的人们对技术的恐惧,是人与技术关系的一种反映[7]。这种人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对技术感到不适、消极接受甚至抵制技术、对技术持否定态度、与技术产生摩擦直至破坏技术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模式[8],技术恐惧在教师身上体现为对技术使用的不接受或者排斥心理。一方面,阻碍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专递课堂这种以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场景中,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术恐惧的影响下,教师难以平衡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规避技术介入的教学或实践活动,从而阻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阻碍专递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的步伐。已有研究表明,技术恐惧会影响教师的技术接受度、使用技术的积极性以及在线教学评价[9],这将使技术为支撑的专递课堂在乡村学校的应用更加难以推广。乡村教师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固定的教学认知,凭借自身经验的强化,教师对线下教学模式产生了“路径依賴”[10],担心技术介入会阻断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引发教学事故。这种技术使用的不确定性强化了教师技术设备使用的抵触心理。因此,众多教师表现出技术介入的抵触情绪,不愿让技术手段过多的介入课堂教学,以免发生无法预料的教学事件。
二、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的突破路径
对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审视,有助于理清它的实践路径,但严格来讲,作为发展中的事物,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根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于专递课堂而言,矛盾的缓解可以使教学要素的配置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最优的状态,满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1.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是“专递课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专职教师要拥有较好的技术接受性,能够独立承担起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课堂教学活动。加强“专递课堂”教师队伍建设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持续完善专职教师的培训体系。教师是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者,培养承担专递课堂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是推动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破解“替代效应”的根本途径。当前,乡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专递课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乡村教师普遍缺乏信息化设备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发展、学科教学知识更新等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因此,参照教师的分流培养模式,在专递课堂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根据在职教师的意愿与职业发展需求对教师进行分流,对一部分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胜任专递课堂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尝试在本科师范教育阶段根据就职意愿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分流,开设差异化课程,提高职前培养的针对性,为学校输送真正符合教学实践需要的专职教师。专递课堂本质上是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软硬件设施、教师、学生、教育资源等形成的一个跨时空的新型教学结构。技术的迭代升级与快速更新对参与专递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的学习能力、技术接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职教师的职后培养尤为重要。专职教师的职后培养应当采用案例培训模式,通过对案例的平等、客观、深度剖析引发教师的自我反思,找出以往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中的不足,逐步探索并完善适合专递课堂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以保证专递课堂的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的共享、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全面改革,使乡村教师能够独立承担专递课堂的教学活动。二是双师协同促进乡村教师快速成长。专递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空间,使新手教师向专职教师快速蜕变。在长期的双师协同过程中,主讲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打破乡村教师狭隘的教育认知,拓宽教育视野。为此,双师协同发展是破解“替代效应”的必要途径。在交流互动中乡村教师结合自身具体的教学实践发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见解,主讲教师重点阐述教学设计理念、课程内容组织以及线下教师配合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双方在共同协作的基础上建立课前备课、课中互动、课后辅导与反馈四个环节良好的交流互动机制——相互协作却又互不干扰,明确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责与义务,保质保量地完成专递课堂的教学活动。
2.促进外部数字化资源本土化
每个区域经过长期的生产活动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环境与传承体系,优质教育资源的直接嫁接挤占了对既有教育资源,弱化了文化环境与传承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外部数字化资源本土化需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正确看待优质校的资源供给。正确、理性的优质校的资源供给是破解“挤出效应”的基础,教师对“互联网+”资源的正确认识决定了教学应用中它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对优质教育资源有深刻的认识、精准的把握[11]是促进既有教育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作用的基本前提,这需要教师拥有相应的识别能力。二是优化教育资源的引进机制。良性的外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引入机制是破解“挤出效应”的保障,促进外部优质资源本土化,应当以“适用”的理念为指导,以乡村学校的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转变将外部数字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唯一来源并全盘接受的理念,建立辩证科学的引入机制,合理整合引入资源与既有资源,促进乡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优质资源供给与本地既有资源的融合创新研究。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地既有资源的融合创新研究是破解“挤出效应”的关键,是改善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充分做好教育资源的融合创新关键在于一线教师,一线教师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直接接触者与使用者,因此,为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创新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强化教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解,而且要提高一线教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识别能力、获取能力、使用能力。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外部引入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对本土既有资源的影响,实现资源引入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
3.转变技术使用观念
一般来说,由于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技术恐惧总是在“生成—缓解”之间徘徊,是难以消除的。就教师个体而言,技术恐惧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技术恐惧来源于对技术二重性的混淆不清,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认知偏差,但在复杂的教学系统中技术产生效用并不是单纯的技术因素,它与人的存在密不可分,教师技术恐惧就生成于教师、技术、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之中,因而,在实现“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的进程中,应当重新建构教师与技术的关系。自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以来,教师对于技术的认识就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技术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滥用,另一种是盲目的悲观情绪甚至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拒绝[12]。借助理性思维反思教师与技术的关系建构及其发生机制,是实现人机交互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成效的关键[13]。第一,正确认识技术恐惧。在众多的主观选择与客观实践中,技术恐惧是一种客观存在,教师要直面恐惧,避免技术恐惧的蔓延与放大,在与技术恐惧的博弈中获得深刻的认识。技术恐惧并非只能以一种悲观的情绪对待,它是我们评估、规避教学风险,走向教学自由的契机[14]。在当前关于教师与技术主客体关系尚未明朗的时代,技术恐惧更能激发教师对技术使用的理性思考,使技术应用实践引领教育技术的革新,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第二,重构教师与技术的关系,建立共生技术观[15]。技术观是指人们对技术问题的总体看法和观点[16],正确的技术观有助于教师重构与技术的关系,正确理解教育技术的二重属性,克服技术恐惧。在专递课堂这个全新的教育场景中,应当建立一种新的技术观念,即技术承担的角色不仅是工具、信道等与其他客体建立单向关系的事物,而是建立师生双向互动,教师—机器—学生立体互动等复杂交互关系的重要载体。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将专递课堂构建的教育场域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的教师、学生、技术、资源等共同构成一个共生系统,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其中技术是实现跨时空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载体,是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渠道;教师与学生是技术应用的受益者,但教师还承担着技术创新教育应用场景的实践者与重要推手的角色,即教师不仅借助技术手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推动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正确认识教师与技术的关系是建立正确的技术观,让教师不再陷入技术迷途,实现专递课堂在更大范围内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石。
概言之,乡村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升是当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17]。随着教育数字化在乡村教育中的持续转型,乡村薄弱校与教学点的建设作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其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实现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必经之路。专递课堂作为提升乡村薄弱校和教学点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为了充分发挥专递课堂在改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需要警惕的三个方面并给出了依托现实基础的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04):118-125.
[2] 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17):71-73.
[3] 郭少榕.论学校教育的微观公平[J].中国教育学刊,2018(10):68-72+81.
[4] 陳冬丽,张颖之.教师PCK内涵和模型的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59-66.
[5][6] 郑旭东,饶景阳,贾洋洋.“三个课堂”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演进历史、战略价值、关系解析与概念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21(06):14-22.
[7] 赵磊.从《启蒙辩证法》的批判逻辑看技术恐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6):166-174.
[8] 赵磊.技术恐惧的哲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33
[9] 吴颖.技术恐惧下的在线教学该何去何从[J].宜宾学院学报,2022(05):76-83.
[10] 周序.“应试主义教育”的“应试规训”及其消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03):153-159.
[11] 杨富毅.教育供给侧视角下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及其本土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9(07):18-21.
[12] 丁卫泽,熊秋娥.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04):226-231.
[13] 卓毅,肖伟.从工具理性到行为意义: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9(02):66-70.
[14] 覃泽宇.教学技术恐惧的内涵、生成与化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7(08):78-81.
[15] 王世进.多维视野下技术风险的哲学探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16] 吴瑕.哲学取向的技术观及其对学校技术教育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169-175.
[17] 杜尚荣,田敬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特征、功能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04):22-33.
[作者:高凯凯(1997-),男,安徽淮北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郭振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